摘要:清華團隊:1300年,中國已落後意大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其實,別說1300年了,可能在更早時期,就有歐洲邦國生活水平超過中國,但這說明不了什麼。清華團隊:1300年,中國已落後意大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而且,退一步來看,即便意大利或英國生活水平超過元明,這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公元1300年,馬可波羅回到意大利的第5年,中國正處於元朝元成宗統治期間,遊歷中國的馬可波羅所寫的《馬可·波羅遊記》,讓整個歐洲轟動,都在盛傳東方的“黃金國度”,那種羨慕嫉妒恨溢於言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清華經管學院以及北大經濟學院的中國經濟史研究團隊,前兩年卻有了一個“黑色幽默”般的結論,即:1300年,中國經濟就已落後意大利了!這難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馬可波羅是不是太有國際精神了,如此貶低意大利,將與意大利差不多的中國,吹成了一個流淌着黃金、可以秒殺意大利的國度?\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8acac62d5104a0eabce60010b9009dc\" img_width=\"582\" img_height=\"386\" alt=\"中國何時落後歐洲?清華團隊:1300年,中國已落後意大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這兩所大學的中國學者團隊,基於官方和民間記載資料,用生產法系統測量了宋明清的總量GDP、經濟結構、增長格局及公共財政等情況,最後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宋朝,中國生活水平世界領先。1300年,中國落後意大利。1400年,中國落後英國。1750年,雖然中國部分地區與西歐差不多,但中國整體卻已落後西歐!\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1750年,中國之所以整體落後西歐,研究團隊指出:人口增長速度超過資本、土地的積累速度,導致勞動生產率不斷降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客觀的說,除了“1750中國整體落後西歐”的結論(參看馬嘎爾尼訪華時的描述,可以看到中國生活水平的確大幅度落後西歐),不讓人驚訝之外,“1300年中國落後意大利”和“1400年中國落後英國”的結論,都足以顛覆傳統認知。\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870da21060f42e7bb6fd204d9f68356\" img_width=\"605\" img_height=\"375\" alt=\"中國何時落後歐洲?清華團隊:1300年,中國已落後意大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一般認爲,明朝中後期,中國開始慢慢落後於西歐,但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大約到清朝時期,中國才整體落後西歐。但這一團隊,卻將中國落後歐洲的時間,向前推進了200多年,那麼這麼說有沒有根據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規團隊研究,自然有其根據,不會胡說八道,然而這一結論卻有值得商榷之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宋元明清,中國不僅可以輕鬆維持一支數十萬人的常備軍,而且固定的進行大規模基建,尤其是明初,因爲元朝拆毀了大量宋朝城牆(防止漢人據城造反),所以明初大規模建城牆。在這些舉動的背後,從側面反應出社會生產力,以及社會富裕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反,元明時期歐洲各國能有幾千上萬常備軍,就非常了不得了。至於因爲一次戰爭而債臺高築,乃至把領地都抵押的小國,更是數不勝數。另外,歐洲當時也沒有什麼基建,只留下一些中世紀的歐洲城堡,又如何與明朝城牆相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論維持常備軍,還是基建項目,背後反應國家綜合能力,尤其是富裕程度。\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658dae283b84eb8818fd66b0e6313bf\"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03\" alt=\"中國何時落後歐洲?清華團隊:1300年,中國已落後意大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而且,退一步來看,即便意大利或英國生活水平超過元明,這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因很簡單,中國太大,且東西南北地區經濟差異很大,意大利(1300年沒有統一,公國林立)或英國這些古代小國的生活水平超過中國,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因爲整個中國體量壓下來,可以秒殺這兩國若干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歐洲以城邦國家爲主,彈丸之地,中國是龐大的大一統國家,兩者缺乏可比性,也沒必要比較。某個小國富有,生活水平超過中國也很正常,就如同瑞士人均GDP超過美國一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時歐洲富裕的是港口城市,多數地區卻很野蠻落後。當時,除了巴黎、威尼斯、倫敦等城市較爲相對富裕之外,絕大多數都極爲落後,工商業極度不發達,農業則因爲層層領地和貢賦制度受到極大制約。顯然,從整體上看,至少在1500之前,歐洲還是比不上中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f1dd63dc5a34f1aa2ea5446dc529af3\" img_width=\"952\" img_height=\"578\" alt=\"中國何時落後歐洲?清華團隊:1300年,中國已落後意大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其實,別說1300年了,可能在更早時期,就有歐洲邦國生活水平超過中國,但這說明不了什麼。但這只是數字上的生活水平,而實際生活水平,依然會低於中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舉一個例子,假設1300年意大利某個家庭,平均年收入50兩白銀,中國的只有40兩,那麼誰會生活的更有滋味?一般來說,中國的生活水平會更高,原因很簡單,從絲綢、瓷器、布匹、美食、書籍等來看,中國的成本要遠遠低於歐洲,40兩銀子買到的東西,在歐洲可能價值200兩。絲綢、瓷器這類商品,是歐洲人需要的,但當時歐洲卻沒有什麼中國需要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由此看中國古代經濟,又如何被意大利在1300年超越?\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0d1978c511d49b9aa1beebf8ea7b538\" img_width=\"636\" img_height=\"440\" alt=\"中國何時落後歐洲?清華團隊:1300年,中國已落後意大利\"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根據《馬可波羅遊記》的記載,1275年馬可波羅與叔叔來到北京,面見忽必烈,受到忽必烈的喜愛,隨後留在中國做官,1292年馬可波羅與叔叔等告別中國,1295年一行回到歐洲,1299年完成《馬可波羅遊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這本遊記中,馬可波羅將中國描述成了黃金之國,羨慕的不得了。然而,《馬可波羅遊記》刊行一年之後,按照這一團隊研究,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就低於意大利了。相信不僅中國人難以理解,估計馬可波羅也無法理解吧。正因如此,網友才一針見血的調侃馬可波羅。\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869612762280807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