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628142a03794bef956dc0ef3655a259\"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666\" alt=\"探秘云南江川安化彝族跳乐\"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跳乐的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旧时盛行于安化彝族群众中的传统习俗在时代的发展里,有的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dd42748a724433aa06e2ad094fef2c8\"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666\" alt=\"探秘云南江川安化彝族跳乐\"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跳乐的由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近期,天气的变化着实叫人捉摸不透,原本还是晴天的安化乡安化社区,转眼便大雨倾盆。

"\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bf5a8c29611451aa4ec91da839da3da\"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559\" alt=\"探秘云南江川安化彝族跳乐\"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 跳乐是云南江川区安化乡彝族群众主要的娱乐方式。当天色渐渐暗下来,村中男女便会背上月琴,寻觅一个较为宽敞的地方,点起篝火,并在月琴的伴奏声中围成一圈,翩翩起舞,其节奏明快、舞姿洒脱。由于舞曲极具感染力,以至于当地有“听见月琴响,心慌脚杆痒”的俗语。行至安化,记者在当地人的讲述中,探寻这种彝家传统舞蹈的艺术魅力。\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dd42748a724433aa06e2ad094fef2c8\"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666\" alt=\"探秘云南江川安化彝族跳乐\"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跳乐的由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近期,天气的变化着实叫人捉摸不透,原本还是晴天的安化乡安化社区,转眼便大雨倾盆。与当地人聊起彝族的跳乐,人们都能说出个一二,但仅仅是舞蹈的内容,这种舞蹈如何起源,知道的人却不多。很多古语名言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起源、发展等自然规律,想必舞蹈亦是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雨渐渐小了些,记者行走于街巷中,开始寻觅跳乐的起源。路边,一个造型古朴的凉亭内,坐着几位老人。其中有一位老人叫张秀祥,今年68岁,她虽不是安化当地的彝家人,但经常从大街到此与老友相聚,跳乐对她来说也非常熟悉。她说:“老友们是彝族,她们经常会叫我来这里玩。对于这里的彝族跳乐也曾听她们说起,还和她们一起跳过。在玩的时候,她们告诉我,跳乐好像是由古时人们简单的舞蹈慢慢演变而来的,至于是什么样的简单舞蹈就不清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张秀祥话音刚落,另一位老者接过话说:“我也听老一辈人说,跳乐是由旧时人们简单的娱乐舞蹈发展而来的。以前这里的彝族先民因住在深山之中,过着贫穷的生活。由于交通不便,村寨之间很少往来,而匪盗、野兽常常会袭扰他们的村寨。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彝族先民以村为据点,将身强力壮的男青年组织起来,防御匪盗和野兽的袭扰,要是男的不够,女的也要加入其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据了解,当彝族先民将本族男女组织起来,集中防御袭扰后,值守之人需要日夜巡视。其间,值守的人常常会在闲暇时以简单的舞步作为消遣,一来可抵御深山寒意,二来可自娱自乐。慢慢地,这样的娱乐方式被人们所接受,并流传开来。而在岁月的变迁中,这种简单的乐趣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并以月琴相伴,逐渐发展并演化成为既能娱乐尽兴又能交流情感的活动,成了如今的跳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对于跳乐的由来,记者翻阅了当地部分文献,并没有找到清晰的表述。或许,真如人们所述,它源自古时彝族先民的一种娱乐活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628142a03794bef956dc0ef3655a259\"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666\" alt=\"探秘云南江川安化彝族跳乐\"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跳乐的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旧时盛行于安化彝族群众中的传统习俗在时代的发展里,有的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跳乐则在其发展中成了当地重大节庆和以前男女青年“串玩”时举行的娱乐活动之一。那么,跳乐是如何“跳”的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对此,当地人安树能表示,跳乐一般会选择较宽敞的地方进行,并由斜挎雕花龙头月琴的琴师伴奏,通常用一把月琴,有时也会用两把月琴,称为合弦。参与跳舞的人数不限,天黑后人们围着篝火,在月琴所奏的旋律中,以双掌击拍为节奏,双脚有规律地移动,而且步伐是一致的,先出的是左脚。另外,掌声、舞步与琴声要合拍。跳乐的琴声优雅、节奏明快,很有感染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记得我们以前跳乐时要到晚上才跳,如今只要遇到喜事,吃完饭也会跳。从老一辈到现在,跳乐究竟有多少年历史我们也说不清。不过,现在跳乐的人已经没以前多了,这可能是因现今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了。为了更好地传承好当地文化,我们这里也注重对小孩子的民族文化教育。”安树能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地跳乐一般都以《颠乐》开头,《白话》结尾。其间,会穿插多种舞曲,其流传的舞曲就有《颠乐》《一个老倌八十八》《火烧山》等。而在时代的发展和跳乐的传承过程里,民国时期的跳乐一般只在彝族群众“串玩”时进行,平时很少。新中国成立后,跳乐得到了发展,并成为人们聚会、节庆的文化娱乐活动之一。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它已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艺术,被当地一些业余文艺宣传队搬上了舞台,并多次参加文艺汇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跳乐这种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丰富了精神世界,也必将在文化的传承中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源:江川发布 玉溪日报 顾世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编辑整理:西部移动传媒\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5312018848205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