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鳳凰湖2號湖及蕉門河試點範圍濱水步道、景觀節點等均已基本完成。"\u003Cp\u003E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趙雪峯)7月31日,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目前鳳凰湖2號湖及蕉門河試點範圍濱水步道、景觀節點等均已基本完成。

"\u003Cp\u003E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 通訊員 趙雪峯)7月31日,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目前鳳凰湖2號湖及蕉門河試點範圍濱水步道、景觀節點等均已基本完成。廣州已全面啓動了市級碧道試點工作,每個區都安排了5公里以上的碧道試點任務,計劃2019年全市建成103.98公里試點碧道。目前,已有20.7公里的碧道試點項目開工,98.13公里碧道試點項目啓動前期工作。力爭2022年底,高質量完成約462公里三縱三橫骨幹網建設,同時全市建成碧道1000公里以上,最終形成“千里長卷,最美廣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廢棄採石坑升級成城市景觀 蕉門河重現舟渡魚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南沙區水務局總工程師周瑛介紹,鳳凰湖2號湖原本是歷史遺留的大型採石坑,平均深度30米。鳳凰湖2號湖2014年完成前期的設計和規劃,2015年動工,歷時兩年完工。2017年向市民開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蕉門河通過蕉門村湧連接鳳凰湖,屬於南沙區碧道試點的組成部分。記者瞭解到,蕉門河此前有大量的禽畜養殖場所,水質污染嚴重。經過整治後,蕉門河已經重現水清岸綠,舟渡魚躍的景象。南沙區南沙街道村居級河長周春松告訴記者,平時節假日,還會有遊客乘遊船沿河觀賞蕉門河的風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碧道建設讓周邊的居民受益不少。在鳳凰湖2號湖附近居住的周阿姨表示,有這樣的環境,散步休閒方便了很多。“以前沒有這個公園,散步要到蕉門河那邊去,現在這個公園建好了,一下樓就能到公園散步。在家裏還能看到鳳凰湖的風景,天天心情都很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鳳凰湖2號湖及蕉門河試點範圍濱水步道、景觀節點等均已基本完成。鳳凰湖2號湖周邊城市道路基本形成,道路交通便利。湖區周邊已完成截污工作,且湖區已與蕉門河水系連通,水質良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河岸2公里範圍內納入碧道規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的碧道建設完成後,將會連成“碧道網”。“就比如像綠道建設,綠道是相互連通的。碧道最終建設完成後,也可以通過水域相連,不過連接的方式或許不同。有些地方不連通,可以通過渡輪坐船的形式連接。碧道建設完成後,從東山湖碧道一路到從化流溪河碧道或許也可以成爲現實。”按照規劃,河岸2公里範圍內都納入了碧道規劃建設的範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廣州碧道試點情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廣州碧道示範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規劃在從化區太平鎮至溫泉鎮約43.4公里的流溪河段建設廣州碧道示範段,涵蓋城鎮型、鄉村型、自然生態型碧道。以“灣區生態源、樂活廣州北”爲目標,通過挖掘沿岸的自然風貌和本底特色,重點打造“流溪九灣、一灣一景”,帶動沿線特色小鎮發展和鄉村振興,與古驛道、古碼頭、古村落、綠道互聯互通,構建最美主題徑,兩帶融合重構遊憩系統。南段塑造大地花田、碧水灣環,建設古村、古渡主題徑;中段融入多類濱水活動項目,實現從單一漫步到綜合體驗;北段串洲連島,建設自然體驗徑,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的動植物生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其他碧道試點項目\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城鎮型:增江碧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位於增江雁塔大橋至初溪攔河壩段,試點長度約6.3公里,爲二級水源保護區,水質爲III類,灘塗衆多,建有人造沙灘、初溪公園、溼地公園等多種休閒場地;其中鶴之洲溼地公園和聖皇洲有兩處巨大鳥巢,鳥類多達一百多種。擬對護岸、景觀、魚塘、灘地進行提升建設,貫通濱河慢行系統,提煉“增江晚渡”、“鯉橋春浪”、“別情洲(聖皇洲)”等歷史典故,完善停車場、溼地科普展示、觀鳥塔等配套設施。總投資約6310.12萬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自然生態型:海珠溼地碧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位於海珠溼地公園(一期、二期)內,2014年8月建成,佔地4140畝。其中,水面1024畝,2015年成爲國家溼地公園,由半自然果林—河涌—湖泊等構成複合溼地生態系統,具有“城在水中起,水在城中行,城在園中,園在水中”獨特的都市溼地生態文化景觀,被譽爲“中國唯一的繁華都市中的江心洲湖泊與潮汐河流溼地”。試點長度6.8公里。區內有石榴崗河、土華湧、淋沙湧、後滘湧、西碌湧、北濠湧等,溼地內水質爲III類,部分指標達到I 類水質標準。今年還將啓動溼地品質提升行動,強化溼地功能,提升溼地綜合展示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都市型:蕉門河碧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包括鳳凰2號湖(原爲採石坑)、蕉門河,試點長度約6.26公里,水質III類。2018年3月完成整治任務,清拆了兩岸的爛船、窩棚和違章搭建,採用了自然緩坡的生態堤岸,建設了護欄、濱水棧道、停車場、驛站、遊艇碼頭、親水平臺、廣場、照明系統以及人行道、綠地、園林小品等,綠化面積約18萬平方米,包括80多種喬木、60多種灌木、10多種地被植物及草坪,是南沙區的“城市客廳”。\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53537626547866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