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8月2日,也就是今天,全世界的人們再次向這位與牛頓並肩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表達崇敬與紀念。在他唯一到訪過的中國內地城市上海,“啓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向公衆正式開放。\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010568c374a40b1ad9d32468cdbaff1\"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87\" alt=\"中國首次愛因斯坦特展,97歲楊振寧教授大談未來物理\"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啓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海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著名的廣義相對論論文手稿原件、愛因斯坦1905奇蹟年的四篇論文、以及愛因斯坦與羅素最後的書信等人類歷史上最珍貴的文物將首次來到中國大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注意的是,\u003Cstrong\u003E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u003C\u002Fstrong\u003E出席開幕式,並接受了採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開幕演講中,提到與愛因斯坦的數面之緣,楊振寧非常有感觸。1949年之後,愛因斯坦生平最後五場學術演講,楊振寧每場都去聆聽。那時的楊振寧,還是一名年輕的博士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楊振寧眼中,愛因斯坦不僅是一位了不起的物理學家,也是一個有趣的人。“他的非科學文章很短,但很中肯。我尤其佩服他在居里夫人去世時所寫的那篇文章。短短几百字,他將居里夫人的人格、世界影響力等都簡明扼要地作了論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日全食、引力波到黑洞,愛因斯坦百年前的預言一一成真,這是物理學的榮耀,也對未來物理學家提出了挑戰。楊振寧表示,現在基礎物理學的重要問題,就是完成愛因斯坦的夢想,即把物理世界中的“四個力”統一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目前爲止,科學家已經完成了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和電磁相互作用力“三個力”的統一。楊振寧說,什麼時候把引力聯合起來,什麼時候就完成了物理學的“大一統”。“或許三五十年內這個問題都不會解決,但我們仍然期待着未來的愛因斯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的確,也只有\u003Cstrong\u003E“愛因斯坦後的第一人”\u003C\u002Fstrong\u003E楊振寧能說出這樣有深度的理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什麼說楊振寧是\u003Cstrong\u003E“愛因斯坦後的第一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000年世界頂級學術週刊《自然》\u003C\u002Fstrong\u003E評選了人類千年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全人類只有20多人上榜:\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包括牛頓,愛因斯坦,麥克斯韋,薛定諤,波爾,海森堡等這些逝去的偉人。楊振寧在這個評選中排名18位,他是這個榜單裏唯一一個活着的物理學家!也是唯一一位華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可以說,楊振寧是在世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在學術界裏也習慣於把楊振寧排進歷史前十甚至前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可能也有很多網友會質疑:爲什麼是楊振寧?你把霍金擱哪裏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無可否認,霍金的一生十分令人敬佩,無論從罕見病,從暢銷書,還是從學術成就的角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在前沿物理學領域,霍金的物理學成就並非頂尖成果。就連霍金本人也曾表示:希望在有生之年,黑洞理論能夠得到驗證,從而拿一次諾貝爾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於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關於他的“諾獎級別” 成果就已經有十三項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A)統計力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變理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體問題)。\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楊-Baxter方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維δ函數排斥勢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溫度的嚴格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B)凝聚態物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導體磁通量子化的理論解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B2. 1962 ODLRO(非對角長程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C)粒子物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受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C2. 1957 T,C andP (時間反演、電荷共軛和宇稱三種分立對稱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實驗的理論探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恆的唯象框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D)場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D1. 1954 Gauge Theory(楊-Mills規範場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D3. 1975 Fiber Bundle(規範場論與纖維叢理論的對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引自:Beauty and Physics: 13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of Chen Ning Yang, Int. J. Mod. Phys. A 29, No. 17, 1475001 (2014)\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fa6c41b57b744afbd48f312631cf1c7\" img_width=\"1125\" img_height=\"446\" alt=\"中國首次愛因斯坦特展,97歲楊振寧教授大談未來物理\"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按照美國物理學界的權威評價,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物理學全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20世紀50年代的條件下,中國的科研水平和條件還比較落後,可鄧稼先卻站出來說“中國人也可以造原子彈”,而與此同時,楊振寧也站出來說,“\u003Cstrong\u003E中國人也可以獲得諾貝爾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難體會,這給當時中國人帶來的精神衝擊是突破性的,\u003Cstrong\u003E給了中國年輕一代科學人很大的信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u003Cstrong\u003E楊振寧還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u003C\u002Fstrong\u003E,而且是在1957年!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這件事的意義也絕不亞於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爲了探索最前沿的物理領域,學習更多西方先進的知識理論,他遠赴海外。雖然身在海外,卻爲祖國的科學事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8年3月,在楊振寧等人的倡導下,中科大創建首期少年班。\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中科大少年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亞勤:34歲成微軟首席科學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陳曉薇:前中華網高管 40歲成女總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馬東敏: 與夫共創百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郭去疾:谷歌中國創始人 36歲上榜《財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一男:27歲成華爲副總裁,就是那位和華爲一較高下的不甘於平凡的天才少年。\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1980年,楊振寧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發起成立“與中國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中國學者去該校進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3年12月28日,楊振寧向鄧小平建議:“國外認爲,搞軟件15—18歲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設立了計算機軟件專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84~1986年,楊振寧倡議的“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吳健雄物理獎”和“陳省縣數學獎”相繼成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97年,在楊振寧建議下,清華大學決定根據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經驗,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楊振寧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3年,回國後的他絲毫沒有懈怠,在應該退休安享晚年的時光裏,選擇了奔波於各大高校,爲科研教育工作發光發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回清華後更是發表了27篇SCI論文和2本專著,其中一半以上設計科學史和物理學史的研究,物理學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論演變的詮釋,以及對物理學大師的評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楊振寧如今儘管已經90多歲,卻依然會給本科生上課,用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啓發指引着這些中國科學界的未來人才,爲祖國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被問到如果有時光機,最想穿越回哪個時代時,他沒有正面回答,不過他說,\u003Cstrong\u003E最幸運的是能夠看到祖國崛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f2ddb28ed144201806433a0709a69c1\" img_width=\"640\" img_height=\"756\" alt=\"中國首次愛因斯坦特展,97歲楊振寧教授大談未來物理\"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58343986875649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