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792fafff1ad46e4803ec92960fc96a0\" img_width=\"500\" img_height=\"500\" alt=\"交銀全球自然資源清盤 袖珍QDII數量增加 投資區域變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紅週刊》記者統計,在現存的150只QDII基金中,二季度末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的基金數量仍有32只,而規模不足一億元的基金數量已經多達56只。綜合記者採訪的觀點,實際目前公募的QDII圈存在着惡性循環,因爲規模製約着基金公司的投入,QDII的研究和投資都有費力不討好之嫌,導致人才外溢,流向滬港深基金等相關的產品領域。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紅刊財經 曹井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7月31日,交銀全球自然資源正式清盤,根據此前發佈的公告,該基金已經觸及了連續六十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的清盤條款。此外,2019年開年迄今,南方恒生國企精明和招商全球資源兩隻QDII基金也已清盤。\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792fafff1ad46e4803ec92960fc96a0\" img_width=\"500\" img_height=\"500\" alt=\"交銀全球自然資源清盤 袖珍QDII數量增加 投資區域變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紅週刊》記者統計,在現存的150只QDII基金中,二季度末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的基金數量仍有32只,而規模不足一億元的基金數量已經多達56只。綜合記者採訪的觀點,實際目前公募的QDII圈存在着惡性循環,因爲規模製約着基金公司的投入,QDII的研究和投資都有費力不討好之嫌,導致人才外溢,流向滬港深基金等相關的產品領域。 進入8月,今年前7個月各類基金的業績排名亦出爐;受到港股市場整體表現平平的影響,香港恒生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爲7.48%,導致投資港股的QDII基金相對滯漲;同時,因爲年內油價的大幅波動,導致部分跟蹤油氣類的QDII基金排名墊底。從目前QDII的發展走勢看,未來QDII基金的主流或爲被動指數化產品。 \u003Cstrong\u003EQDII基金清盤危機繼續發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31日,交銀全球自然資源進入清算程序。根據基金二季報,該基金二季度末的規模僅有0.32億元,且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 接受《紅週刊》記者採訪時,格上財富研究員張婷分析:“由於業績平平,長期以來該基金規模都在1億以內。2018年,該基金的淨值回撤了13.57%,基金規模進一步縮水至5010.61萬元。今年上半年,基金的業績依舊欠佳,只取得了5.82%的淨值增長率,投資者不斷贖回,疊加其5月29日開始暫停了申購,致使其最終清盤。”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立之初,該基金重倉過美國、加拿大以及香港等多市場的股票。但似乎隨着基金規模愈發迷你,其投資範圍也基本只圈定在了香港市場;與此同時,《紅週刊》記者也注意到,或許是資源股主題投資標的選擇受限的緣故,近年來該基金投資還頻頻出現風格漂移。 以今年二季度末重倉股爲例,其中非自然資源相關股票就有中國金茂、小米集團-W以及舜宇光學科技等7只,但它們二季度的股價也大都出現了下跌,上述3只股票的跌幅分別爲5.22%、12.13%和13.06%,同時該基金的淨值增長率也僅有-2.84%,從而未能成功地改寫基金的“命運”。 除了交銀全球自然資源外,今年以來清盤的QDII基金還有南方恒生國企精明和招商全球資源2只。同時,截至7月31日收盤,歷史上清盤的QDII基金數量已經達到了20只。即便在現存的150只QDII基金中,不在少數產品的規模也頗爲迷你。根據Wind數據,其中有31只產品今年二季度末的規模都位於清盤線以下,佔比逾1\u002F5,而這一數字較去年同期也增加了9只。 《紅週刊》記者結合Wind資訊數據統計,在諸多類型的QDII基金中,主動型QDII(包括普通股票型QDII和混合型QDII)的迷你化程度較高:目前主動型QDII共有58只,而規模在清盤線以下的基金數量達到了15只,另外還有8只基金的規模在清盤線附近徘徊。就此推算,有近半數的主動型QDII都面臨着規模危機。 其中,國富全球科技互聯網、華泰柏瑞亞洲企業以及信誠金磚四國二季度末的規模分別爲512萬元、924萬元、953萬元,它們不僅在主動型QDII基金中墊底,也在全部QDII類產品中位於規模後3位。 實際上,在內地的一衆擁有QDII基金的公募基金公司中,業績表現差別還是頗爲巨大的。《紅週刊》記者獲得的一份統計顯示,基金公司方面,在QDII基金數量超過3只的公司中,上半年QDII平均收益率低於10%的有8家,包括海富通基金、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華安基金等。最低的是中銀基金,平均收益率爲5.11%。在其納入統計的QDII中,表現最好的是中銀標普全球精選,但上半年收益率也只有10.11%。若將QDII進一步劃分,權益類QDII整體表現最爲遜色的則是諾安基金,平均收益率僅爲9.96%。 \u003Cstrong\u003EQDII基金投資區域逐漸收窄\u003C\u002Fstrong\u003E 據《紅週刊》記者瞭解,近年,QDII基金大有專注港股投資的趨勢。實際上,由於規模迷你的緣故,許多名字中帶有“全球”或“環球”等字樣的QDII基金也難免縮小了投資範圍,淪爲單一市場的投資基金。 除交銀全球自然精選外,長盛環球景氣行業實際上也是其中一例。該基金最初的募集金額爲3.4億元,成立後基金規模經歷了迅速縮水,不到半年時間就縮水到了1億元以下。而最初其投資標的覆蓋了美國市場的蘋果公司、VISA、摩根大通等,英國市場的英國宇航系統,以及香港市場的中國海洋石油和京信通信等。隨着基金規模日漸迷你,近年來,基金重倉幾乎完全集中在了香港和美國市場。 而從滬港通開通之後,該基金的投資標的就直接聚焦在了港股領域,近4年來的重倉股幾乎是清一色的港股,以今年二季度的重倉股來看,除了阿里巴巴外,其他重倉股建設銀行、中國平安和騰訊控股等皆爲港股。不過專注港股的投資策略並沒能取得亮眼收益,從萬得的數據來看,開年迄今該QDII的淨值增長率僅爲6.61%;同時基金規模也一縮再縮,如今只有1668萬元。 無獨有偶,海富通海外精選也將投資目光聚焦港股。今年二季度,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悉數爲港股。而近3年,該基金重倉的其他市場股票也只有阿里巴巴一隻,幾乎成爲該基金的“標配”;港股方面,該基金則“標配”了騰訊控股。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經理在二季報總結中只對港股市場出現回調進行分析,似乎也默認了單一市場的投資方式。但讓人不解的是,該基金卻將MSCI中國指數作爲比較基準,這似乎與基金的投資範圍有較大的差距。 二季度,多隻內地的QDII基金將關注港股的視線不僅集中在騰訊和內房股領域,包括國產體育品牌的地位也已提升。當季,安踏、李寧等港股進入內地QDII的重倉序列,甚至還包括了江南布衣和爲阿迪耐克代工的申洲國際。 不容迴避的是,QDII基金逐漸將陣線收縮至港股與近幾年大出風頭的滬港深基金有關;雖然QDII基金與滬港深基金愈發類似,但是QDII的競爭力似乎遠不如滬港深基金。根據《紅週刊》記者統計,名稱中明確含有“滬港深”“港股”“互通”等字樣的滬港深基金有140只,其中主動型滬港深基金的數量爲95只。經計算,今年二季度末,主動型滬港深基金的平均規模爲7.35億元,而同期主動QDII基金的平均規模爲5.29億元。此外,主動型滬港深基金中,規模不足1億元的基金佔比爲31.58%,低於主動型QDII39.66%的佔比。 \u003Cstrong\u003EQDII基金日漸沒落 基金經理性價比變低\u003C\u002Fstrong\u003E 對比來看,在近年內地公募基金創新型產品頻出的情況下,無論是規模還是市場熱度,QDII都逐漸下降。例如去年大熱的ETF基金,今年以來已經有8只首募金額超過10億元的股票型ETF基金相繼成立;而今年的養老FOF基金也十分火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沉寂已久的FOF基金規模已經激增了80%。此外,更不用提近日因科創板掛牌交易而燃爆的公募科創主題類基金。 反觀QDII基金,其在目前市場的熱度無法與上述產品相提並論。具體說來,在今年成立的QDII基金中,募集金額最多的爲銀華美元債精選,其首募份額僅爲8.71億元。還有的QDII基金設置了募集份額上限,例如易方達中短期美元債,設置了14億份的募集份額上限,但其實際的募集份額只有5.17億元。 天天基金網馮鵬飛指出:“受限於國內投資者對海外市場的瞭解及QDII額度審批,QDII板塊規模仍較小。但作爲海外資產配置的重要途徑,QDII基金未來仍有較大發展。特別是FOF基金的發行對於QDII基金髮展的推動作用大於競爭效應,FOF基金重視資產配置,而海外資產是分散風險擴大收益來源的重要配置方向。” 張婷也表示:“未來,QDII基金要不斷地根據投資者需求打造產品,同時降低各種費用。目前QDII基金的各種費用仍然較高,如何能夠有效降低各種費用是其中重要一環。” 在QDII基金面臨着降費以轉型的前提下,首當其衝的自然是QDII基金經理們了。據記者瞭解,QDII基金經理多爲海歸,而且平均薪酬也高於其他類型產品的基金經理。但在基金公司付出高成本的情況下,基金經理卻無法爲公司帶來可觀的規模效益,處境逐漸變得尷尬。 如是前提下,QDII基金的掌舵人們實際上也是頻頻變動:例如中銀美元債成立9年間已經先後經歷了6位基金經理,而南方全球精選迄今已經先後被9位基金經理所管理過了。 此外,從今年離職的QDII基金經理們來看,他們下一步的歸宿也暫時成迷。例如今年4月3日離任南方香港成長的葉國鋒,除了南方香港成長外,他唯一管理過的基金就是南方全球精選了。但早在去年12月7日,他就已經卸任了全球精選的基金經理。從公開資料來看,他目前管理的基金規模已經降至爲零。 此外,《紅週刊》記者也注意到一點,如今有的基金公司已經不再看重QDII基金經理的資歷。易方達今年發行的易方達中短期美元債就啓用了祁廣東和周怡兩位新人。​\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76537165512756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