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由国画而入油画,由西北而到江南,水墨宣纸、油彩画布,大漠孤烟,江南水乡,大跨度的中西融合,大背景的迁徙生活,大视野的绘画理念,加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认知和深厚的国学诗词歌赋积累,就使得思有先生挥洒画笔时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淡妆浓抹总相宜。"\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情系河西·意蕴江南——赵思有油画艺术展观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王民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前些日子,当代中国杰出油画家、教育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河西学院祁连学者特聘教授赵思有先生,在百忙之中打来电话,邀请我参加他在河西学院举办的油画艺术展开幕式,我受宠若惊,欣然答应。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情系河西·意蕴江南——赵思有油画艺术展观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王民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前些日子,当代中国杰出油画家、教育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河西学院祁连学者特聘教授赵思有先生,在百忙之中打来电话,邀请我参加他在河西学院举办的油画艺术展开幕式,我受宠若惊,欣然答应。画展开幕那天上午,正好有个行政会议,左右为难之下,我还是拜托别的领导参会,约了友人去拜望赵思有教授,看了他的油画艺术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赵思有先生出生成长在祁连山下乡村农家,负笈求学于洪水河畔黑河岸边,辗转深造于西北师大、中央美院、南京艺术学院、清华美院,师从于著名油画家苏天赐等名师门下。先后执教于河西学院、苏州职业大学、无锡商业学院和无锡江南油画雕塑院,多次在张掖、兰州、南京、上海、苏州、无锡、泰州等地成功举办个人油画艺术展览,应邀参加全国和省市级各种美展。部分画作精品被国内馆藏或海内外识家收藏;历年来发表美术作品二百余幅,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频获全国艺术理论奖和省级艺术作品奖;结集出版了多种书法、油画作品集,并出版美术理论研究专著《东方神韵.时代风采——中国杰出油画家苏天赐》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和思有先生相识相交亦有三十多年,我觉得他最大的特点是扎根泥土,不忘来路,心有灵犀,视野开阔、腹有山河,胸有成竹,善良厚道,朴实无华。作为一位具有深厚艺术理论功底的知名油画艺术家,你和他接触,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洋”味,更没有那种恃才傲人、孤僻清高的所谓艺术家的“酸”味,分明就是一位睿智随和、幽默风趣的邻家大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思有先生最早学的是国画,于书法方面也有深厚功力,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就专攻油画。他特别注重学习借鉴,这些年他采风写生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以及海外诸国。他就像是一块海绵,如饥似渴的吸收和学习前人同辈师友的长处;他又像是一只勤勉的蜜蜂,精研艺术理论,遍观名家绘画,遍览大好河山,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积累了丰厚的艺术原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由国画而入油画,由西北而到江南,水墨宣纸、油彩画布,大漠孤烟,江南水乡,大跨度的中西融合,大背景的迁徙生活,大视野的绘画理念,加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认知和深厚的国学诗词歌赋积累,就使得思有先生挥洒画笔时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将西方的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精神努力融合,作品就有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艺术效果。正如思有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我探索的是中国意象油画风景之路,我希望我的作品给人以愉悦幸福和诗意的沉思,希望观赏者能从我的油画风景和水墨山水画中感受到民族特色、东方神韵和诗境魅力。总而言之,艺术必须是真诚和发自本性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江南大学教授、美术学博士黄培杰先生曾经在《姑苏晚报》撰文评论说:赵思有先生在大西北生活多年,在辽阔粗犷的西北大漠文化的熏陶中,已融铸成了具有剽悍辽远的西北特色的油画风格。而后又移居“地润无尘,人多精艺”的江南水乡,在江南婉约的土地上,他的油画艺术又有了一些质的变化,更加耐人寻味,更有文化冲击力。显示了他对中国绘画艺术、书法艺术和油画艺术的独到理解及中西合璧的深厚艺术造诣,在油画语言中国化、民族化方面的探索达到了新的高度,在中西合璧,南北相承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写到这里,我想起多年以前,赵思有先生到我家里作客时,即兴挥毫给我写的一句话:男儿当有豪气在,河西边塞树大旗。惭愧的是,我辜负了他的期望,凡夫俗子,一事无成,点点豪气,早已在平凡庸碌的生活中消磨殆尽,更谈不上树什么大旗了。倒是思有先生,兢兢业业、孜孜矻矻,在名家如林的当代中国画坛,成功地扛起了中国意象油画风景的大旗,并勇敢的继续探索前行着,借此机会,祝愿思有先生艺术之树枝繁叶茂,蔚成大观。\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7749695271081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