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I》的MV,也是黄子韬和韩国导演金志镕的合作,这首MV有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既让黄子韬“一人分饰两角”,平行世界的黄子韬在彼此音乐世界交集探索。它在《AI》这首MV里,代表着过去与未来、时间和空间、现实与幻想,正是因为这种二元化意象的冲突、碰撞,最终以视觉的方式,完成了这首作品的二次创作。

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及时地更新他们关于黄子韬的印象备注,一直还只是把黄子韬当成一个歌手,而不是那个音乐属性很强的唱作歌手。对于这些歌迷来讲,备注的更新需要赶紧安排了,或者还可以跨过唱作歌手这个标签,直接备注成音乐人即可。

vicon

因为,在连续几年的C-POP音乐实验和推广之后,最近上线的《AI》MV版本,实际上更是延伸了黄子韬的音乐属性。虽然,MV是视觉的一种呈现,但在当时的音乐语境里,MV早已经成了音乐表达的一部分,是一个音乐人构造自我音乐世界,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而在看过《AI》这个MV之后,我们可以意识到,黄子韬的音乐世界,更大了。

先来简单说一下《AI》这首作品。

《AI》是一首Trap曲风的歌曲,有着Trap音乐特有的迷幻氛围感,除了音乐结构之外,这首歌曲真正的特点,还在于黄子韬音律上的处理。用Ya这种语气词作为韵脚,并且通过声调的变化,进行上下句的衔接,也让整首作品既有抑扬顿挫的律动魅力,又能形成一种似断实连的一体感。

歌,已经是好歌,但在经过《AI》的解读、渲染,或者说延伸的创作之后,你又会发现《AI》这首歌曲的另一面,或者说黄子韬想要表达的更深层理念。

《AI》的MV,也是黄子韬和韩国导演金志镕的合作,这首MV有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既让黄子韬“一人分饰两角”,平行世界的黄子韬在彼此音乐世界交集探索。

两个不同的黄子韬,一个像是音乐制作人,一个又像是舞台上的Super Star,一个低调、一个耀眼;一个似冰、一人如火。

这其实恰恰是现实中黄子韬的缩影。虽然,大多数人所知道的黄子韬,是舞台上那个俏皮、可爱、活泼、开朗的黄子韬。但另一方面,黄子韬却又是一个创作了近四十首作品的唱作人。

创作,无疑是最孤独的工作。它需要灵感、更需要努力,尤其还需要忍受很多的冷言冷语,以及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困苦。知道这一点,才能了解作为唱作人的黄子韬,对于音乐的付出有多少,也能够更准确认知黄子韬这个音乐人。

与此同时,“一人分饰两角”其实也是对二元化的一种寓意。它在《AI》这首MV里,代表着过去与未来、时间和空间、现实与幻想,正是因为这种二元化意象的冲突、碰撞,最终以视觉的方式,完成了这首作品的二次创作。

你可以说,音频版的《AI》和MV版的《AI》是一首歌,但却有着更深层的含义!

《AI》这首作品在视觉色彩和元素的运用上,也非常丰富。除了用黑白代表现实与幻想之外,整首歌曲还用霓虹数码、故障艺术等装置,音频波形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科技感十足的未来时空。

这个炫丽多彩的时空,既可以说是将黄子韬创作时内心想传达的理念视觉化,也更大程度拓展了《AI》这首作品的未来可能性。他对于音乐的远瞻性和超前性,从《AI》这首作品里所呈现出的视觉感可见一斑,黄子韬很明显是想让流行音乐艺术化,用抽象视觉、未来主义等方式,实现音乐的多向解读。

而在《AI》这首MV作品里,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元素:Cyberpunk(赛博朋克)。这个元素,不仅是这首MV的要素,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作品来体现黄子韬的音乐人格。

Cyberpunk有一些常见元素,比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霓虹灯、红蓝色调,而这些元素恰恰都在《AI》这首MV里有出现。用这种文学化的意象,作为一支MV的重要元素,无疑让作品可以变得充满艺术化的寓意。

赛博朋克虽然充满着科幻色彩,其特点恰恰就是希望用未来“不确定性”,来刺激当下的人,去关注和改变现实的社会,不至于让故事里的未来变成现实。

这,或许也是黄子韬与导演金志镕合作这首MV的深意。

从出道至今,黄子韬正坚持用一首一首的原创,默默搭建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这也是一个音乐人,应该有的音乐态度,甚至可以说,最佳的音乐态度。

这么说起来,《AI》这首充满科幻感的MV里,满满的就是黄子韬的成长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