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營商環境是最好軟實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引進內資項目2628個,同比增長11.2%;投資增速17.4%……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家是用“腳”投票的,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城市更具吸引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春江水暖,見微知著。營商環境的改善,企業感受最深。“天津八條”、“民營經濟19條”、“海河英才”行動計劃……近年來,我市推出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給企業營造適宜發展的軟環境,讓企業在津發展更舒心、更安心。在全國開展的“2018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專項問卷調查中,天津踏進“前五”,位居第四。我市經濟增速連續6個季度逐季向好,這一成績的取得,與我們秉承“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理念,營造重商親商、暖商惠商的氛圍,鼓勵扶持企業創新創業創造密切相關。讓天津成爲企業家的創業“高地”、成長“溼地”、心靈“港灣”,持續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爲天津高質量發展積蓄的能量正逐漸釋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由法定平均時限21.2天壓減至5.4天,90%以上審批事項實現“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麻煩留給政府,方便留給企業,變化中蘊含着服務“大文章”、企業發展新契機。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決不能有了一點成績就歇歇腳。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危機感和緊迫感,正視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在解放思想、更新理念上繼續狠下功夫,常常想“企業有什麼需求”“服務能不能更優”,對營商環境的服務舉措“精雕細琢”,重視每一個細節、處理好每件“小”事,讓企業家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真誠和真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哪裏的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裏去,企業就往哪裏聚集。向着“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目標邁進,涵養企業成長的“生態溼地”,打造持續向好的營商環境,如此,市場主體才能活力迸發,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陳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責編:崔新耀、王浩)\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43970687978752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