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圍繞提升扶貧對象自我發展“造血”能力,實施“科技人才支撐行動”,藉助廳州會商、對口援助等機制,促進科技、人才、資金等要素向基層及貧困地區聚集,2018年選派1000名“三區”人才和科技特派員,深入全省39個貧困縣,重點圍繞油菜、馬鈴薯、蠶豆、青稞、果蔬、飼草、中藏藥、犛牛、藏羊、冷水魚等高原特色十大農牧業產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育科技扶貧示範戶、打造科技示範基地,幫助貧困羣衆拓展就業渠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聘請專家授課,舉辦唐卡、銀銅器製作、和日石刻、泥塑、土族盤繡、湟中堆繡、貴南藏繡、果洛及玉樹傳統手工藝等項目培訓31期,讓貧困羣衆掌握脫貧技能,直接受益人羣達12000人,全省各州均建成了以唐卡、泥塑、藏繡、堆繡、刺繡、藏毯、玉雕、石雕、手工藝品製作等爲主體的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大量吸納當地和周邊羣衆就業,增加了農牧民收入。

"\u003Cp\u003E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按照黨中央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部署要求,我省立足人才總量小、基層人才少的實際,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探索實施“人才+”行動,以多種形式,發揮人才作用、服務貧困羣衆,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才+大數據”:實現扶貧有“數”、脫貧有“據”。針對貧困戶狀況掌握不精準、扶貧政策落實不到位、扶貧工作監管不及時等問題,積極打造科技網絡人才團隊,專業培訓1500多人、建成634個信息服務站,搭建省、市(州)、縣、鄉鎮、村五級互聯互通“青海省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通過基礎數據管理、動態監測、數據分析、監督管理、在線指揮等5大模塊,提供事先預警、事中監控、事後評估等功能,全方位、全過程監管扶貧情況和扶貧成效,實現精準扶貧“用數據說話,靠數據決策,依數據行動”目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才+科技服務”:以“第一生產力”激活羣衆內生力。圍繞提升扶貧對象自我發展“造血”能力,實施“科技人才支撐行動”,藉助廳州會商、對口援助等機制,促進科技、人才、資金等要素向基層及貧困地區聚集,2018年選派1000名“三區”人才和科技特派員,深入全省39個貧困縣,重點圍繞油菜、馬鈴薯、蠶豆、青稞、果蔬、飼草、中藏藥、犛牛、藏羊、冷水魚等高原特色十大農牧業產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育科技扶貧示範戶、打造科技示範基地,幫助貧困羣衆拓展就業渠道。累計引進新品種177個,推廣新技術217項,建立示範基地90個,培訓貧困農牧民7.4萬人次,培養技術骨幹3000人、致富帶頭人3951人次,70%參加培訓的貧困羣衆找到就業門路,穩定就業率達60%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才+送教上門”:扶貧扶志“從娃娃抓起”。爲確保貧困地區孩子“有人教、教得好”,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每年從省內東部地區選派1000名教師,幫助青南地區充實中小學教師力量、提升教學質量;實施“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培訓雙語教師8.65萬人次,全面提高民族地區教育教學質量;採取異地辦班方式,向東部發達省市輸送農牧區高中階段學生6000餘名。建成名師學科工作坊,組織名師送教、送課679次,2200餘名農牧區教師跟崗研修,提高鄉村教師素質能力。探索“大學—政府—地方學校”三位一體管理模式,青海師範大學輸送300多名教師、10900多名師範生頂崗支教400所農牧區基層中小學;青海民族大學4600多名師範生奔赴玉樹、果洛、黃南等藏區137所基層中小學頂崗支教,與民族地區學生面對面地教、手把手地學。組織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北京市部分區縣學前教育專家、北京市幼兒園骨幹教師等98位專家,對農牧區4246名幼兒園園長和專任教師開展“送教上門”式培訓,覆蓋面達90%以上,緩解牧區兒童“入園難”問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才+特色產業”:把資源“魅力”轉化爲脫貧“實力”。積極改變簡單給錢、給物等輸血扶貧方式,大力培養文旅人才,把青海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和生物資源轉變成助推精準脫貧和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依託“三區”人才支持計劃,大力提供“訂單式”培訓服務,讓更多的貧困戶學會自力更生,由“蹲身拾柿子”轉變爲“跳起摘桃子”,培育自身“造血”能力。近三年來投入“三區”人才支持計劃培訓資金6609萬元,舉辦培訓班330期,培訓縣鄉文化旅遊專業技術人員、農牧民文化技能技藝人才等27475人次,實現全省各縣、鄉文化人才培訓全覆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聘請專家授課,舉辦唐卡、銀銅器製作、和日石刻、泥塑、土族盤繡、湟中堆繡、貴南藏繡、果洛及玉樹傳統手工藝等項目培訓31期,讓貧困羣衆掌握脫貧技能,直接受益人羣達12000人,全省各州均建成了以唐卡、泥塑、藏繡、堆繡、刺繡、藏毯、玉雕、石雕、手工藝品製作等爲主體的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大量吸納當地和周邊羣衆就業,增加了農牧民收入。全省直接或間接從事文化旅遊產業的人員超過106萬人,全省243個旅遊扶貧村中的131個村實現文化旅遊產業脫貧摘帽,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已成爲青海產業扶貧的新支撐,吸納就業的蓄水池,服務業發展的新龍頭,成爲青海省少數民族地區羣衆脫貧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依託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光謙院士領銜100多名專家團隊,大力發展特色農牧產業,增加“三區”農牧民收入。研發的系列春油菜品種已成爲我國春油菜區主栽品種,在省內種植面積達10餘萬公頃,實現農民收入15.72億元;馬鈴薯優質品種在省內推廣面積2.67餘萬公頃,實現農民收入6.72億元;推廣青蠶系列蠶豆品種2.33餘萬公頃,實現農民收入5.64億元。主導飼草品種推廣面積5.67萬公頃,年增收100元\u002F畝,養殖技術推廣覆蓋犛牛40萬頭、生豬9萬頭,累計實現經濟效益1252.8萬元,顯著增加了農牧民收入。由青海省“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支持培養的傑出人才、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艦帶領的專家團隊,開展馬鈴薯脫毒和育種研究,建立國內領先的馬鈴薯四級種薯生產體系和質量監測體系,在全省累計推廣種植脫毒馬鈴薯100餘萬公頃,青海省也成爲全國四大育種基地之一,其中“青薯9號”,僅一個品種在全國推廣總量達53.3萬公頃,帶動增收超過30億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人才+健康保障”:嚴防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針對因病致貧返貧率高、羣衆疾病譜複雜、基層衛生人才匱乏實際,全省實施“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工程”,優先爲深度貧困地區鄉鎮衛生院招聘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全科醫生,逐步實現城市每萬人口、農牧區每所鄉鎮衛生院配備2名以上全科醫生的目標,依託骨幹醫生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轉崗培訓等項目,每年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訓300名衛生計生專業技術人員。持續開展“健康扶貧冬季暖心服務活動”,2018年組建783支衛生計生人才工作隊3600餘人,開展“送醫、送藥、送健康、送政策”義診活動,對因病致貧返貧戶進行醫療規範指導、用藥規範,對罹患大病的貧困人口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累計義診和免費健康體檢5萬餘人次,救治230名貧困大病患者,隨訪1.3萬餘名慢性病患者,開展宣傳活動510場次,發放健康扶貧政策宣傳冊、健康知識宣傳摺頁30餘萬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依託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平臺及青海大學雙聘院士機制,建立“陳孝平院士工作站”和“董家鴻院士工作站”,組織專家深入農牧區實施“包蟲病清零”救助活動,累計完成重點人羣包蟲病篩查約18000餘人次,確診包蟲病患者約1900人,在基層醫院開展屬地規範化手術580餘臺,青海省包蟲病人羣平均患病率由2012年抽樣調查的0.63%下降到目前普查的0.30%。採用“管理幹部+技術人才”選派模式,安排12家省級公立醫院150名專業技術人員支援青南地區14個縣級公立醫院,完成門急診2.7萬人次,搶救危重症病人57餘人次,開展手術470例次,開展專題講座35次,參與會診520例次、疑難病例討論400例次,開展教學查房2756次,推廣新技術新業務27項,幫助受援單位提高管理水平、培訓人員、開展新技術、學科建設。打造醫聯體人才共享模式,以人才共享、科研合作、多點執業等爲紐帶,創建省級公立醫院與市縣醫院之間協同、科室與科室之間協作、醫生與醫生之間合作、醫生與患者之間互動的新模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爲基層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目前已建成醫聯體95個,覆蓋339個鄉鎮以及社區醫療機構,下派醫療技術人才9671人次,幫助新成立專業科室144個,開展新技術、新業務1554項,貧困羣衆的獲得感、安全感顯著增強。\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7508516835169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