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 通訊員 王鑫\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3s1fdKaoGsM\"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2\" alt=\"周口再現“張富清”式最美退役軍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來深藏功名,堅守初心、不改本色。近日,在周口市太康縣最美軍人評選活動中,該縣獨塘鄉94歲的農民劉國勳這位“張富清”式老革命的英勇事蹟“浮出水面”,並獲得太康縣首屆最美退役軍人。\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3s1fuHaERz5R\" img_width=\"774\" img_height=\"510\" alt=\"周口再現“張富清”式最美退役軍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站崗期間曾救過全連人的性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國勳先後參加過解放石家莊、解放東北、解放華北、解放西北、抗美援朝等諸多戰役,榮獲過解放東北紀念勳章、華北解放八一勳章、人民功臣勳章,並榮立二等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31日,周口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陳宏專程趕到太康獨塘鄉看望慰問老英雄。劉國勳老人精神矍鑠、思路清晰,回憶起走上革命道路的歷程,老前輩歷歷在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5歲那年,劉國勳的父母離世,窮困的生活使他無法生活下去,爲了活命不得不踏上逃荒要飯之路。提起過去,現在的劉國勳依然是眼裏噙滿淚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47年5月,22歲的劉國勳正式成爲晉察冀野戰軍中的一名衛生員,跟隨部隊南征北戰,在戰爭中歷經槍林彈雨。1948年,劉國勳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解放蘭州戰役中,劉國勳在攻城換防休息時,不顧身體勞累主動承擔站崗放哨的任務。期間,他突然發現部隊休息的山體有坍塌滑坡的異樣,立即向部隊報告了情況。領導安排官兵剛撤離完畢,山體瞬間坍塌,劉國勳挽救了全連人的性命。1950年,西北軍政委員會爲其頒發了人民功臣勳章,記二等功一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解放西北時,一顆炮彈突如其來,在劉國勳身旁不遠處爆炸,雖然沒有造成生命危險,可他因此造成耳聾,久治不愈,提起當年的戰役,現在依舊耳聾的老前輩沒有絲毫的後悔,臉上充滿了自豪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2年,劉國勳病癒後因耳聾不能繼續參戰,爲避免給組織添麻煩,他申請復原返鄉,回老家務農,對自己的功績隱瞞不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劉國勳老人的頭上的炮彈皮碎片還沒取出來,腰部還有槍傷的跡痕,左手食指由於在戰鬥中受傷留下的後遺症而不聽使喚。\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3s1gE9BtqIqY\" img_width=\"378\" img_height=\"626\" alt=\"周口再現“張富清”式最美退役軍人\" inline=\"0\"\u003E\u003Cp\u003E獲得太康縣首屆最美退役軍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生死中走來,劉國勳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用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本色。劉國勳回鄉後居功不自傲,對自己的功績和獲得的榮譽隱瞞不宣,同鄉親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默默地耕耘着自家的“一畝三分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國勳婚後,育有1個兒子3個女兒。家庭生活條件雖然一般,但他感覺到非常幸福。雖然是一名農民,劉國勳無論走到哪裏,都用實際行動把黨員的模範作用發揮到哪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劉國勳有次乘坐從許昌到鄲城的火車走親戚。有個收棉花的乘客從淮陽安嶺下車時,把裝有2000元現金的提包忘在了車上。劉國勳拾到提包後,千方百計尋找失主。後來,在車站民警的協助下,劉國勳當面把裝有現金的提包還給了失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國勳在村裏當過生產隊長,任勞任怨,公平正直,鄉親們都很服氣。”村幹部楊志立介紹,“平日裏,劉國勳與村民一樣下地幹活。他從不倚老賣老、誇誇其談,工作中總是挑最困難的任務,從未聽他講過去打仗的經歷,因此鄉親們與他打了大半輩子交道了,不知道他是個戰鬥英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週口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陳宏和縣有關領導詢問劉國勳老人有什麼要求。他動情地說:“這些往事,組織上已經給了我證書和勳章,我沒必要再拿出來到處顯擺。當年和我並肩戰鬥的那些戰友,好多都犧牲了。比起他們,我今天喫的、住的已經好很多倍了。我有什麼資格居功自傲,給組織找麻煩提要求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劉國勳是“張富清”式的老革命,幾十年來,他用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日前,太康縣委縣政府作出決定,號召全縣黨員幹部向劉國勳同志學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豔豔\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8174511492961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