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上甘棠博物馆可以得知,千百年来古村里却是走出去尚书、状元、大夫第以及军官、校长、工程师等上百人,他们离开古村走上仕途是不是与古桥掉石板有关系缺少科学依据。我查看了一下地图,上甘棠古村位于永州江永县,如果从桂林阳朔自驾开车过去,似乎非常近。

走进千年古村上甘棠非常偶然,因为要去永州,多位广东的朋友特意嘱咐我一定要去看看上甘棠古村。到达永州询问当地朋友如何前往,说了半天,总之很远,很难走,当天无法返回。我查看了一下地图,上甘棠古村位于永州江永县,如果从桂林阳朔自驾开车过去,似乎非常近。

这些年,去过很多古村,有些古村的房屋街道破败的让人心痛,有的翻新的让人心痛。而这座位于湖南、广西交界处的古村能被广东的朋友们推荐,一定是有独到之处。所以,到达桂林后的第一个心愿不是游漓江,而是租了辆车再次进入永州,看到了这座千年古村。

上甘棠村,是迄今为止湖南省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古村落,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刚到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古色古香的田园画,慢悠悠的水牛,戴着草帽的老伯,清澈的河水,远处是雄伟的四层楼阁,一座三孔古石桥如彩虹横跨河面,再往后就是错落的古村。

没有繁杂的游人,没有嘈杂的叫卖声,这样的意境最适合这样的古村,我对古村的第一印象非常的好。

此外,村庄里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如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文昌阁,就是我们刚进村时看到的那栋飞檐走壁的高层楼阁,以及明弘治六年的门楼、明嘉靖十年、清乾隆年的步瀛桥、民国二年的石围墙等,还有一批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古建筑。

上甘棠村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中聚族而居形成的村落,因此选址布局十分讲究。从古代风水上来描述,上甘棠有太师椅、阴阳八卦、七星拱月三个格局。太师椅格局:上甘棠古村背靠玉屏山脉,左右将军山、昂山为扶手,西临谢沐河,龟山为案、西岭为朝。

古民居依山而建,村前的谢沐河犹如一条玉带绕村而过,既美化了古村,同时也起到了防御的作用。枕河而建的房屋都建在高高围墙之上,也是为了更好地防御敌人的侵袭。没有住宅的围墙下修有缓步台阶水槽,随时可以取水。

像许多的老村子一样,古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留了空巢老人和孩子们在这里过着安宁的生活,对于放暑假的孩子们,她们无法出去旅游,三五玩伴相聚在一起,吃着零食,在小巷里撒欢是她们假期最快乐的事,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那是个没有假期作业的年代,小伙伴能在一起玩就是最美好的。

横跨谢沐河的是一座三孔石拱桥,名曰“步瀛桥”,该桥始建于宋靖康元年,历经元、明、清修缮,千百年来维系着村前的古驿道,桥长27米、宽4.5米,跨度9.5米,拱净高5米。拱桥采用半圆型薄拱,造型小巧别致,与文昌阁的庄重高耸互为衬托,构景成图,相应成趣。

石拱桥是湖南省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宋代古桥,但是桥面有一半都已经破损,我带着疑虑询问当地的老乡,这桥怎么不修一修,这要是坍塌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只见一位老者煞有介事的对我说,这桥不能修的原因是桥面的石头每掉下一块,村子里就会有人出去做大官滴。从上甘棠博物馆可以得知,千百年来古村里却是走出去尚书、状元、大夫第以及军官、校长、工程师等上百人,他们离开古村走上仕途是不是与古桥掉石板有关系缺少科学依据。

上甘棠村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沐河水穿山而过,在村前一公里处形成了千余米长的地下溶洞和暗河。沐河水流至村北百余米与来自另一方向的谢水汇合形成谢沐河,谢沐河似一条碧绿的玉带绕村而过。河岸上房舍俨然,炊烟袅袅。加之“甘棠八景” 风姿犹存,古老村庄民风淳朴,具备了丰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

随着古村面纱被揭开,知道古村的人越来越多,尤其以广东广西的居多,来这里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古村也建起了客栈。我由于并不知道这个信息,加上在阳朔已经办理好住宿,所以这次只能割爱了。如果能在这个宁静的千年古村住上一宿,那会是多么美好的回忆。

遇见亦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