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淄博日报\u002F淄博新闻网\u002F掌中淄博 记者 沙红翠\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2xeTs5j6096i\" img_width=\"350\" img_height=\"262\" alt=\"郑杰:倾心援藏青春无悔\"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新一轮农网改造后,无电村有了电, 郑杰(中)跟同事到群众家里查看送电情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援藏是一种奉献,唯有倾情倾力倾心,方能青春无悔。在刚刚公布的5月份敬业奉献“山东好人”名单中,就有一位援藏的电力人,他是国网桓台供电公司办公室主任郑杰,从2017年4月到2018年10月,一年半的时间,他克服来自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挂职西藏自治区昂仁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对当地的供电事业进行精准帮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不负重托 远赴西藏\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春节刚过,国网淄博供电公司选拔第二批赴藏帮扶人员,帮扶的对象是远在千里之外、4500米海拔之上的西藏自治区昂仁县供电公司。经过层层推荐、慎重抉择,郑杰被选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也是大家意料之内的,郑杰2003年大学毕业到公司从事电网检修维护工作,刻苦钻研,不到三年便掌握了变电一次、二次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查,成为当时公司一线员工中最年轻的“技术大拿”。由于业绩突出,工作能力强,于2008年走上了管理岗位。既有实战能力又有管理经验,援藏再合适不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到援藏任务,郑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到西藏之前,他在心里预演了各种可能,但刚到昂仁县强烈的高原反应还是差点把他击垮。刚到县里的第一个星期,郑杰几乎是躺着过来的,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气喘、胸闷。但作为领队,他时刻不忘给大家鼓劲,总是开玩笑地说:“大家放心,这都是暂时的,我们都是经过检验合格出厂的(医院体检),要战略上藐视高原反应,战术上重视,会好起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忍受着强烈的高原反应,带领第二批同志克服身体上的种种不适,快速投入到了工作当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昂仁县供电公司职工全部是藏族同胞,职工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过去,郑杰因地制宜,提出了昂仁公司三年管理提升方案。2017年底,在他的积极协调下,组织昂仁公司员工到内地参观学习,开阔了职工视野,搭建了沟通桥梁。郑杰还利用在办公室长期工作的经验,充分借鉴内地公司的管理办法,帮助昂仁公司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保证了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完成农网改造 为无电村通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昂仁县那么大的地域面积,用电量不及我们一个乡镇,还有无电村……”郑杰至今仍记得到刚到昂仁县时看到的电网场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时,正值日喀则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在建设的过程中,几乎每一处设计、每一个方案,郑杰都要跟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他跑遍了大大小小80多个村,总是力求方案最优,线路走向最合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郑杰告诉记者,在淄博确定了项目就会确定时间表倒排工期,在西藏是不可能的。“西藏的施工环境跟内地比有天壤之别,天气条件恶劣,山势险峻,赶上雨雪天,随时都有山体滑坡的危险。所以有的时候着急也没办法,必须等。”郑杰说,为了完成建设任务,他天天关注天气,只要施工条件允许,就马上督促施工单位进场开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郑杰凭借前期对昂仁电网的深入调研,对前期初设以及中期的项目调整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参考意见。同时,积极配合日喀则公司项目部的工作,加强与昂仁县委、县政府的汇报沟通,做好属地化协调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共投资3408万、改造7个乡镇(新建配变13台,新增配变容量780千伏安;0.4千伏线路10.3公里、户表单相3070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春节回家过年时,郑杰白皙的面庞泛起了“高原红”,整个人瘦了20多斤。还有一次在执行巡线任务时他得了高原病中令人“谈虎色变”的肺水肿,从鬼门关走了一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回忆起这些经历,郑杰说他没有一丝后悔,反而是满满的感激。援藏对他来说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担当,让他内心升腾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尤其是多白乡仁青林村多年来一直没电,我们从昂仁县城架设了长达200多公里的线路,为那里的十几户人家通上了电。”郑杰说,当他和同伴看到农户家里灯亮起来的那一刻,所有吃过的苦、受过的罪都值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责任编辑 丁弋\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7592143455687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