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4OT2yAmYbPx4\" img_width=\"800\" img_height=\"450\" alt=\"顏值和才華的雙重暴擊,“95後”少年演繹超高難度交響曲\"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年輕活力的樂團和深刻凝重的交響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是世界上最負盛名、最具創新精神的年輕職業音樂家的培訓組織之一,在澳大利亞的音樂文化中佔有特殊一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4OT2VAKKEUMf\"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2\" alt=\"顏值和才華的雙重暴擊,“95後”少年演繹超高難度交響曲\"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天才鋼琴家演繹“巨人的音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歲開始學習鋼琴,9歲舉辦首次個人音樂會,紐約時報稱他爲“一個讓每一個音符都有意義的鋼琴家”。

"\u003Cp\u003E8月2日晚,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與加拿大鋼琴家楊·李謝茨基來到廣州大劇院。這個平均年齡僅有24歲的高顏值年輕樂團,爲觀衆帶來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和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十交響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95後”加拿大鋼琴家楊·李謝茨基告訴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拉式和肖式的作品是宏大的,與青年樂團的配合呈現,非常享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拉式的苦澀曲風,搭配肖式的惆悵,在朝氣蓬勃的青年們演繹下,仿若霞光初現,黎明始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4OT2VAKKEUMf\" img_width=\"800\" img_height=\"532\" alt=\"顏值和才華的雙重暴擊,“95後”少年演繹超高難度交響曲\"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天才鋼琴家演繹“巨人的音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歲開始學習鋼琴,9歲舉辦首次個人音樂會,紐約時報稱他爲“一個讓每一個音符都有意義的鋼琴家”。有樂評人說,李謝茨基對藝術的詮釋和自然的親和力,有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成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對此,他謙虛地表示,音樂不設限,並不是他的音樂超乎年紀的成熟,而是音樂本身就超越了年齡等種種因素。\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實上,他並沒有從小就堅定走音樂家的道路,甚至現在也沒有,儘管他15歲就與德意志留聲機唱片公司簽訂了個人合同,16歲就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唱片。2010年肖邦協會發行了他13歲和14歲時現場演奏的肖邦鋼琴協奏曲集後,BBC音樂雜誌將他的演奏描述爲“成熟的樂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就是來自普通家庭的普通小孩”,李謝茨基說,只是恰好鋼琴是他所熱衷,且做得比較好的一件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有一點可以確信,音樂和鋼琴,已經成爲他生命的一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4OT2yAmYbPx4\" img_width=\"800\" img_height=\"450\" alt=\"顏值和才華的雙重暴擊,“95後”少年演繹超高難度交響曲\"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年輕活力的樂團和深刻凝重的交響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是世界上最負盛名、最具創新精神的年輕職業音樂家的培訓組織之一,在澳大利亞的音樂文化中佔有特殊一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次音樂會最亮眼的曲目無疑是蘇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十交響曲。肖斯塔科維奇的交響樂不僅結構龐大,且有其特有的灰暗色調,安靜時刻令人冥想,激情時刻則是山洪暴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裏,描述的是生而爲人的悲哀和痛苦,就算鬥爭也消極而負面,只有死亡才能解脫。這樣的曲目風格,似乎和朝氣蓬勃,才華橫溢的青年格格不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當樂曲緩緩地展開,再驟然地咆哮,聽衆完全投入忽明忽暗的交響樂中,已然忘記臺上演奏的是一羣不過二十出頭的青年,又或者說,是他們充滿生命力的演奏,讓交響樂好像霞光初現,黎明始至,充滿了一片生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演奏難度很大。患有馬凡氏綜合徵的拉赫瑪尼諾夫身高兩米,異常高大的他有一雙同樣巨大的手,能輕易跨越十二度的琴鍵,被稱爲“章魚須般的大手”。作曲家傾注了許多情感,苦悶,悲哀,暗淡,體現得最爲飽滿,最爲完整。李謝茨基的演繹,指尖遊走在疾風驟雨和輕若蟬翼之間,充滿了激情,又有一種劇烈的畫面感和戲劇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徐子茗 實習生 劉嘉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 徐子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84993767795969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