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u003Ctt-audio data-id=\"v03024500000bl2gnhnn22r4j00vh3g0\" time=\"571.636\" title=\"點擊收聽《七夕節裏的母親》音頻.mp3\" content=\"來自終南文苑\"\u003E\u003C\u002Ftt-audio\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cb49a37469c466795294fa9812b15b3\" img_width=\"400\" img_height=\"266\" alt=\"「語音版」七夕節裏的母親,文\u002F宋鴻雁\"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 索雲峯\u002F攝\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成家立業後,最盼母親來,又最怕母親來。盼母親來,母親來了,我就心安,女兒就開心;怕母親來,母親來了,我就擔心母親受累,自己挨批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年七夕,晚上我下班回到家,發現地面一塵不染,廚房竈具光潔如新,晾曬陽臺上懸掛着新清洗的衣物……不用說,肯定是母親悄悄來了。果不其然,母親正在洗手間洗洗涮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趕緊奪過母親正在清洗的抹布,讓母親去休息,我自己來。女兒看姥姥來了,一把抱住姥姥,撒嬌說:“姥姥,你怎麼纔來呀?我都快想死你了!”順勢摟抱着母親往沙發去休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母親坐在沙發上,顯得有些疲憊,摸摸女兒的頭,拉着女兒的手,看看個頭,問問學習。我洗完抹布,出去陪母親坐坐。我知道,我挨批評的時間到了。母親輕拍着女兒的手,眼睛卻看向我,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也知道你倆上班忙,還要管娃學習,沒時間打掃收拾家。但也不能光等週末呀,每天晚上,做過晚飯,隨手擦竈臺,留點時間拖拖地,這樣天天都很乾淨,週末也不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真是羞愧難當!“媽說得對!就按你說的來!”我信誓旦旦地保證着。母親每回來,每回都要說到這個問題,我總是應承得好好的,實則很少落實,還是按自己的習慣週末統一打掃清洗,日常的時間會看看圖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快,母親的目光被女兒的校服裙吸引了。孩子的校服裙有點寬大,有點過長,我就自己動手,湊合着給她把裙腰往裏縫了點兒,裙襬往短縫了縫。自己的針線功夫自己知道,哪能和巧手的母親比?母親年少時,可是遠近有名的巧姑娘,除過裁剪縫紉之外,更繡得一手好秦繡,繡得花鳥魚蟲鮮活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母親嘆了口氣,“你說,我咋就生了你這麼個笨手笨腳的女子?”揮着手好像不願看到我似的,讓我去取針線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小聲嘀咕着:“我們同輩的女孩子裏面,我還算會點兒針線的,有些連針都沒捉過。”當然,這話不能讓母親聽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母親戴上老花鏡,選好同色系的絲線,穿針、引線、挽結的動作一氣呵成。拆除了我原來的粗糙縫線,母親細心地用手將校服裙邊往內側摺進去1公分,並用指甲摳平,然後用細細的針腳縫邊。縫好後,外邊看不出來針腳,比縫邊機縫得還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女兒看着姥姥做針線活,好奇地問東問西。“姥姥,你的針線活誰教的?怎麼這麼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母親透過老花鏡片,看着女兒,“姥姥六七歲的時候,就開始做針線活了。也沒人教,就是看大人咋縫咋繡,自己就琢磨,咋用針使線,慢慢地就越來越好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我媽媽成天看你做針線活呢,還是沒有學會。”女兒故意扮出滿臉嫌棄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媽媽一天光忙着學習了,哪有時間看我做針線活?她呀,就是個‘鐵匠’!”有着美麗繡娘之稱的媽媽,自然是看不上我的針線活的。“不像你,兩三歲的時候,小小的一點點大,就成天拿線穿針縫紙玩。我的小孫女長大了,一定是巧女子!”母親寵溺地挨挨女兒的小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噢!對了,姥姥小時候向織女乞過巧,所以比你媽媽巧!”母親用手指點了一下女兒的額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女兒揉揉額頭繼續追問:“姥姥,啥是乞巧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牛郎織女的故事聽過吧?就是每年農曆七月七日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時,女孩子們‘比巧芽’,向織女乞巧,這樣就會心靈手巧啊!”母親笑眯眯地看着女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巧芽?比巧芽?”女兒想不明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當然不知道了。‘比巧芽’就是在農曆六月間曬上一碗豌豆,然後用井水泡上,放在既通風又不讓太陽直射的地方讓它生芽苗,這芽苗就叫巧芽。七夕當天下午,姑娘們把自己精心發制的‘巧芽’拿出來展示,並掐取最細最長的芽來穿針。巧芽能穿針的姑娘,就是心靈手巧的姑娘;若穿不了針,就是心愚手笨的姑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母親說這番話的時候,手底下並沒有停。她先用手量了量女兒的腰圍,把裙腰兩側縫線拆開,往窄讓了一些,然後麻利地飛針走線。不一會兒,裙腰也縫改好了。女兒一試,寬窄、長短剛剛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晚上,母親專門準備了鮮花和水果,叫我和女兒一同向織女乞巧。母親低聲唸叨着: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我雙手合十向着夜空和銀河祈禱:願我和女兒能像母親一樣心靈手巧!女兒也很虔誠,不過她的願望許在心裏,對我和她姥姥保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一家三輩的女人,都奔波在生活學習的路上。曾說過母親有一雙巧手,擅長秦繡。結婚時,她送我的繡花鞋墊,上面精心繡着鳳凰和牡丹,寄託着母親的美好祝願。繡花鞋墊實在是太精美了,一直捨不得用,更捨不得墊在腳下。最近不知瘦了還是鞋被孩子故意穿着踩鬆了,竟兜不住腳。取出一直捨不得用的繡花鞋墊,鋪上剛剛好。母親,您是一直希望我用的吧?希望它能保護我的腳,而不是隻發揮它的觀賞價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父親過世後,母親一下子老了。手也抖,眼也花,怕是繡不了花了,只好做做其它針線活。聽聞我有可能要搬家,母親冒着三伏天的酷熱,買來上好的新疆長絨棉,忍着腰痠腿疼,跪在地板上,爲我趕製新的褥子和被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母親低着頭,兩側的頭髮垂下來,額頭的汗水順着頭髮、臉龐不斷流下來。母親多次抬起老花鏡,用手帕擦擦眼睛擦擦臉;有時轉轉脖子仰仰頭;不時抬手捶捶腰。因跪在地上時間太長,縫完後,母親半天直不起腰,也站不起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褥子和被子被母親細心地包裹在老粗布單子裏,那老粗布還是我那小腳的慈祥外婆活着時織的,母親一直捨不得用,這次也一併給了我。我何時搬家還是個未知數呢,母親卻想着趁她能幹動活的時候,替我把被褥縫好,省得她那“拿不了繡花針的女兒”縫不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又快到一年七夕了,不知母親最近可好?我的女兒如母親所願,是那樣心靈手巧!只有我這個不爭氣的母親的女兒,沒有遺傳上母親的巧手,一直深以爲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是時候接母親來呀,和女兒一起乞巧,一起學繡花,別讓母親的繡藝在我們這裏失傳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想起七夕,想起母親,七夕何夕,今夕又何夕。\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79109506151271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