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爲武,思通造化、隨通而行爲術”——武術,是中國競技體育的一部分,它伴隨着中國的歷史文明發展,走過了幾千年的風雨歷程,成爲維繫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魂和承載中華兒女基因構成的魄。

近日,《新民晚報》等媒體報道了我校邱丕相教授和當代藝術家何煒在滬舉辦的扇面書畫藝術展。此次展出以扇面書畫的形式詮釋了武術的精氣神。常言道“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習武之人不光要練就外化的拘束動作,更要注重內化的“精神氣”與武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上海體育學院武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邱丕相對武術的精氣神有着自己的見解。

以武立德

邱丕相教授作爲一名“武生”卻在“文藝”方面頗有造詣,自2000年開始帶博士生,他就給自己立了個基本的研究方向——武術教育與武術文化。“武術長期地被人們認爲屬於技術範疇,或者是個體育項目,很少能跟文化聯繫似的。”邱丕相教授語重心長地說,“其實不然,我們必須注重以武立德,武術講究'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所以我不斷在挖掘武術學院的武德教育,想要重新傳播新時代的中華武德。”

武術的精氣神

提到武術的精氣神,邱丕相說:“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那麼精氣神恰恰是表現了中國文化當中剛健有爲、自強不息的的精神品質,這就是中華民族一方面要有寬容品德,另一方面要有進取精神。”

武術訓練中要掌握的精髓,好比畫龍點睛,不點睛,龍就沒有神氣和威風,只要點上睛,整條龍就會龍騰翻滾,氣勢磅礴。

精:精神,練功要有精神,神采奕奕,昂揚鬥志,不能有半點頹廢,要有使不完的勁頭。

氣:氣勢,武術要一個氣勢,渾身鼓足力氣,如同充足氣的皮球,一拍就跳,蹦得很高。

神:眼神,眼睛要炯炯有神,眼神似電,敏捷靈活,手到眼到。

在邱教授剛勁有力的書法中展示了他的“精”“氣”“神”。除了一些武術文化中的經典句子,還有邱教授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武術研習中汲取的精華。

文武合一

中國文化中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是什麼?

武術與書法其實不相上下。

一文一武看似對立,但正如書法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土壤,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發展的背景。武術與書法發展至今,其理論都具有自己的系統性、完整性與條理性,既包括本身的技法理論,又包含其美學理論。

書法中有“神、氣、骨、肉、血”,武術中也有“精、神、氣、力、功”……這些理論中無不閃耀着一代代中華兒女的智慧光芒。而邱教授的書法作品,正可謂是文武合一的集大成之精品。蒼穹筆墨間揮灑的是武術的堅韌與安然自勝,淋漓盡致地體現着中華文化的魂魄之美!

扇面書畫欣賞

據太極網點評,邱丕相的行草書法融入了中華武術的精氣神,極具藝術表現力。邱丕相的《武魂》《無極》《書劍》《品茗聽琴韻,把酒說劍經》等書法飄逸豪放,反映了他的一貫作風和人生追求。

[撰稿/陳奕彤 都秋羽]

[排版/都秋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