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深圳,应更务实地传承粤文化底蕴,更积极地创新发展粤文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凝聚与创新的枢纽与引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u003Cstrong\u003E 王世福\u003C\u002Fstrong\u003E:将广州建设成为粤文化核心区的具体路径应是“强本源—联网络—国际化”,即从历史文化名城本体建设到湾区文化协同,再到推动湾区走向国际化。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推动粤文化迈向国际化,是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之一。粤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天然的内部黏合剂,实现粤文化国际化既是大湾区共同体凝聚认同感的需要,也是大湾区城市群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需要。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世福认为,大湾区要推动粤文化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力,而广州完全具备成为粤文化核心区的能力和要素。\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0db98525-815b-4e87-a47d-3280ba14db0a\"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62\" alt=\"推进粤文化国际化——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世福\"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国社会科学报》:\u003C\u002Fstrong\u003E广州何以成为粤文化的核心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王世福\u003C\u002Fstrong\u003E:粤文化更多地侧重于广东的人文精神,在岭南地区具有一定的强势性,可以认为其是岭南文化的核心。同时,粤文化具有非常显著的去地域性特征。通过粤语、粤剧、粤菜等文化要素的传播,粤文化既紧密地关联着港澳,更联系着海外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位字为“粤”,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为广州传承、担当、弘扬粤文化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广州建设粤文化核心区具有深厚基础和时代机遇。首先,广州的粤文化历史底蕴十分深厚,粤文化设施体系健全,粤文化产业支撑有力,粤文化国际辐射力逐步提升。广州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包括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数量丰富、类型齐全。广州拥有比较健全的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程度日益提升。以广州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为广东省重要支柱产业,粤文化产业链条和文化消费市场已呈现深度融合的局面,区域产业布局也不断得到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极点城市,具有显著的中心性和辐射性区位优势。一方面,中心性使广州能够与香港、深圳、澳门、珠海形成紧密的联系与协同;另一方面,广州的辐射性将带动湾区内部肇庆、江门、惠州等城市的发展,并进一步辐射湾区外围的粤东西北,以及更大范围的泛珠三角经济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国社会科学报》:\u003C\u002Fstrong\u003E将广州建设成为粤文化核心区的具体路径何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u003Cstrong\u003E 王世福\u003C\u002Fstrong\u003E:将广州建设成为粤文化核心区的具体路径应是“强本源—联网络—国际化”,即从历史文化名城本体建设到湾区文化协同,再到推动湾区走向国际化。首先,通过识别广州历史名城中最具历史价值的文化要素,持续做深做实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工作,以活化创新的多种形式强化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体验意义,培养地方自豪感,同时积极申报各类世界文化遗产,巩固广州作为粤文化之源的地位。其次,利用广州的岭南文化中心地位,协同湾区各地政府部门、文化团体和不同学术力量规划统筹湾区文化资源,形成同源多元的文化网络,打造湾区内由粤文化统领的文化地理图景。最后,广州应近融港澳、远联海外,塑造全球华人的集体情感,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国社会科学报》:\u003C\u002Fstrong\u003E在您看来,应该如何推进粤文化走向国际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王世福\u003C\u002Fstrong\u003E:相比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城市、世界记忆工程等名录的项目数量更多,拥有明显优势,具有建设人文湾区的优良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粤文化为核心形成一种湾区合力,将成为大湾区走向国际化的内在动力,有助于实现跨制度的资源整合,并强化全球华人的凝聚力。这种基于文化的合力是一种潜在竞争力,能使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体更具社会内涵,在全球化语境中形成具有地方性乡愁联系的文化积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中国社会科学报》:\u003C\u002Fstrong\u003E在推进粤文化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香港和澳门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提供什么样的资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王世福:\u003C\u002Fstrong\u003E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鲜明的多中心国际化特征,拥有香港、广州、深圳、澳门4座世界级城市,是各大湾区中数量最多的。其中,香港具有不可替代的国际联系能力。粤文化天然的亲和力有利于发挥粤港澳同源同根、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粤港澳三地共建粤文化,可强化湾区认同,增强文化自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香港、澳门既站在国际时尚生活方式的前沿,也不断演绎着同根同源的广东生活方式。香港、澳门与广州之间始终保持着浓浓的乡愁连接。香港、澳门一直是高度国际化的粤文化展示窗口,广州以及佛山、肇庆等城市具有地域性非常鲜明的传统岭南文化积淀,而深圳则扮演着全球科技创新力量代表的角色。可以说,整个大湾区共同演绎着全球最具活力和多样性的城市群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广州、香港、澳门以及深圳,应更务实地传承粤文化底蕴,更积极地创新发展粤文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凝聚与创新的枢纽与引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李永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79189251614362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