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c2e4a9a93f7460e880b1eb43e26f79e\" img_width=\"1024\" img_height=\"640\" alt=\"留住鄉愁:春到紅安小豐山\"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春到紅安小豐山\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我和我的祖國”徵文作品選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秦和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豐山村是紅安縣城關鎮的一個小村莊,距縣城二十分鐘車程。這個村因倒水河畔的小豐山而得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倒水河自北向南而來,被小豐山阻住了去向。但是小豐山不僅沒能擋住倒水河,反被河水衝出一個很大的灣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立春時節,潭水碧清碧清的,但還是看不見潭底——怎麼能看得到呢?據說有十幾米深哩,山腳也被淘空了好幾米。這樣的潭,深水處就不再是碧清,而是黛青。這樣的潭,最喜歡藏龍,因此叫龍潭。老人們都說潭裏有龍,可小孩子們不信邪,外甥說,他們幾乎就是在潭裏長大的,從沒見到過龍,倒是抓起過不少的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許多年來,河水在淘空山腳的同時,山上的土石不斷垮塌,一直垮塌成逼上逼下的九十度,懸崖峭壁上長滿了茂盛的樹木。但無論怎樣陡峭,無論怎樣險要,還是擋不住垂釣者的腳步,他們在叢林裏踩出“之”字形的掛壁小路,在水邊搭建簡易而結實的釣臺。天然野生的鯉魚、鯽魚、鱖魚、黃顙、鯰魚……對他們是巨大的誘惑,更大的誘惑,是從十幾米的深水裏,把魚兒提出水面的那種感覺,當然還有這奇異的風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塊巨大的青石,像一艘航船停泊在岸邊,村民們叫它“船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換個角度看,巨石又酷似虎頭。這虎頭石是天然的良好釣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不釣魚,外甥就帶我在密林中穿梭,上到了山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春風拂面,樹木嗖嗖作響,是陣陣歡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棵連體的朴樹,特美,它從一米以上分開,向兩邊生長,粗壯的虯幹,茂密的枝條,仰頭而望,就是一幅繁筆水墨丹青——夏日一定是兩頂巨大的華蓋。年近四十的外甥說,這樹從他記事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至少也有幾百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南坡比較平緩,梯級茶園裏,一壟壟茶樹,像一道道深綠的浪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茂盛的竹林,給小山村搭上一條青綠的圍巾,暖暖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條潺潺的小溪匯入倒水河。外甥說,現在枯水期看不出來,夏秋時節,涇渭分明,就像長江和漢水交匯處的龍王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前的池塘,四周都用水泥石頭壘砌成坡岸,很美,還有方便村民洗刷的臺階。古樹倒影在水裏,是絕美的攝影作品。由黃岡市扶貧工作隊援建的蔬菜大棚,整齊美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河深潭,峭壁懸巖,磐石如船,古樹參天,竹林茶園……這地方太有特色了,必須與朋友分享,讓更多的人都來看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每個人總是有自己的一點雜事,直至四月才得以成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七八個文友受到村委會的熱情接待。這次我才知道,行政區劃上的小豐山村,下轄五個自然垸,其中周家畈最大,歷史最悠久,清朝同治年間的石碾,在重新修建的碾屋裏保存完好。看到這石碾,我立即背出了母親教的謎語兒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石板,板石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青石板上釘鐵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鐵釘上面安轉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轉轉旁邊駕畜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我們還見到了石磨、石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家畈坐北朝南,後面是小豐山,前面是靜靜流淌的倒水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倒水河是長江的一級支流,在保護母親河的大背景下,家鄉人民自覺地愛國愛家,河邊的防護林像衛兵似的,站成幾排,站成了牆,蔚爲壯觀。那些白楊和水杉,參天直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這樹林邊,小豐山腳下,兩座黃牆黑瓦的農家小院十分別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主任介紹說,這是新建的農家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到這懷舊的農舍,我立刻想到了“中國最美的泥巴酒店”歌婭思谷,想到了大悟金嶺村:那土磚做的外牆,以及土磚裏的稻草,小時候做土磚的情景,像電影鏡頭一般浮現在眼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把鐮刀綁在長凳上,讓刃朝上,翹起,將一把一把的稻草割成四五寸,均勻地撒在泥巴里,再牽上兩條耕牛,不停地在泥巴里轉啊轉,踩啊踩,直踩到見不到一點稻草,泥巴就踩熟了,就可以往磚模裏做磚了。這稻草就是泥磚的筋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房屋四周,潔白的槐花,在新發的嫩葉間,格外明豔,“白肥綠瘦”。這白白嫩嫩的槐花,一嘟嚕一嘟嚕的,伸手可及,可誘人了。土竈現成,柴火現成,油鹽現成,雞蛋現成,麪粉現成。兒時跟母親學的技術,可以露一手了。大家把那一串一串的槐花,捋成一顆一顆的,那噴噴的香味和絲絲的甜味,讓人醉意朦朧,飄飄欲仙。槐花蛋餅,槐花煎粑,槐花蒸糕……嘴裏塞滿了,還在不停地說,好喫,好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到大家狼吞虎嚥的饞相,周主任說,槐花其實沒有軟萩好喫,軟萩粑纔是紅安最有特色的風味小喫,軟糯香甜,美味無比。你們早來半個月就好了,到處都是金黃的油菜花,花叢中,田邊地頭,都能掐到軟萩。你們自己可以用舂碓,把軟萩舂成泥狀,我們有現成的糯米粉,你們可以自己做軟萩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別說了,別說了,欠死人的。明年一定來喫……什麼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軟萩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對,軟萩粑,明年一定來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周主任把我們帶到一片廣闊的水田邊。泥田裏,荷葉是真正的才露尖尖角。他說,現在看到的都是爛泥田吧,你們六七月份再來,那是我們這兒最美的時候。我們這是隻結蓮蓬、不長藕的鐵香蓮,花特別盛,特別美,花期很長,用你們文人的話來說,映日荷花別樣紅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沿着寬闊光潔的水泥路,我們走進了一座大院。小豐山村的村辦企業,是一家現代化的食品加工廠。兩個車間,一個是蓮子加工車間,從蓮蓬剝成蓮子,到蓮子去殼成紅蓮,到紅蓮脫衣成白蓮,再到抽出青芯,研磨成粉,全在流水線上一次性完成。這個車間,不僅輕鬆地將全村五百多畝鐵香蓮,加工成工業產品;而且,還承接全縣幾千畝鐵香蓮的生產加工訂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個是酸辣粉生產車間。酸辣粉的原材料是苕粉。紅苕是最適宜丘陵地區廣泛種植的農作物,這個我很清楚。小時候,生產隊分得最多的糧食就是紅薯,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大地窖,紅薯從頭年深秋一直喫到次年仲春。紅薯易種易收,產量高。而且,紅薯是現在公認的營養豐富食品,防癌抗癌食品,減肥長壽食品。因此,我認爲這個苕粉生產車間,對於解決家鄉的三農問題,對於改善紅安的農業經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東風浩蕩,春光明媚,槐花飄香。人間四月天,儘管不是小豐山最美的季節,但是,家鄉的嶄新面貌,令人欣慰,令人振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鄉的父老鄉親,在注重生態環保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因時就勢、因地制宜地開發鄉村旅遊,雖剛剛起步,卻獨具特色,勢頭非常好——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精準扶貧、輸血脫貧,到致富奔小康,小豐山邁開了堅實的步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待到風光不與四時同,我們還要來,來看映日荷花別樣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者系湖北紅安人,中學高級教師,武漢作協會員,作品散見於多種報刊)\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83435579244596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