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移動互聯網出海從最開始的試水到後來的開拓,從新興市場佈局到成熟市場拓展,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移動互聯網產品及商業模式的輸出及本土化。遊戲、應用、電商,皆是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海外市場的規模,因爲人口、經濟、基礎設施的增長紅利還在擴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以東南亞數字經濟市場規模爲例,據統計顯示,2018 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市場規模總計約 720 億美元。預計到 2025 年,東南亞互聯網經濟市場規模將增長近 3 倍,達到 2400 億美元,繼續保持增長態勢。\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84ebba5fbe2441c9de8085846bad3ee\" img_width=\"554\" img_height=\"295\" alt=\"淘寶聯盟海外複製:鈦動科技爲出海應用接入原生商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因而近兩年,互聯網出海呼聲持續高漲,出海被多數企業放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從流量爲王到運營爲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互聯網產品的商業模式通常有兩種:一是應用內購,二是廣告。在中國企業出海的重點目標市場,以印度爲例,如果選擇廣告,CPM 大概在 2 美元左右,也是說每展示 1000 次廣告 2 美元,一個 App 一個月要展示 500 萬次廣告才能收入一萬美元,而引入付費點,可能又影響用戶體驗,不少流量主開始尋求運營模式的升級。\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最近,白鯨出海注意到一些出海產品正在嘗試接入電商,將國內的成熟模式複製到海外。App 內的電商入口,有的是促銷活動、有的則是作爲原生功能提供,在點擊商品後由當地電商平臺承接訂單完整的支付、物流等程序,APP 開發者無需承擔電商運營等工作,但整個購物流程在 App 內完成。\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4aedf2d576e4233b7bbb3f6ad4fe5d7\" img_width=\"554\" img_height=\"255\" alt=\"淘寶聯盟海外複製:鈦動科技爲出海應用接入原生商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出海應用內 meetMyShop 商城樣式\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就此,白鯨出海聯繫了 meetMyShop 服務方鈦動科技,對其創始人兼 CEO 李述昊進行專訪,瞭解現階段海外市場流量運營的最新趨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他介紹,meetMyShop 是鈦動科技全球化電商服務項目 E-commerce Plus 下的一個新服務模式。作爲平臺方,鈦動科技連接供需兩側,即流量主和品牌方。而目前 meetMyShop 服務的是流量主一側,爲流量主提供一站式的移動電商解決方案,包括建站、選品、客服、支付、物流等,通過泛電商運營,幫助流量主升級運營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述昊認爲,流量主應着手於深度運營,用電商將用戶價值更大化。“雖說這兩年互聯網出海呼聲高漲,但出海企業仍需做深度的用戶運營去挖掘更多現有用戶的價值,而切入電商對於企業和流量主更像是雙贏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述昊認爲,對於 APP 而言,頻繁的廣告往往會影響用戶體驗,但電商內容則不同——準確的說應該是泛電商活動,例如優惠券、砸金蛋等交互活動,反而能夠增加用戶對 App 的粘性和活躍度,因爲用戶對於優質低價的商品是有天然需求的。在李述昊看來,電商本身既是廣告又是內容,除此之外,還能夠爲產品運營提供幫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跨境電商的想象空間\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鈦動科技在一年之前就推出了全球化電商服務平臺 E-commerce Plus。當時,李述昊就堅定看好跨境電商,並認爲流量與電商的結合將產生無限可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d58658afd2f4c84a44d1e798025b37c\" img_width=\"553\" img_height=\"192\" alt=\"淘寶聯盟海外複製:鈦動科技爲出海應用接入原生商店\"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2014-2022 年全球電商市場規模 | 數據來源:Statista\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述昊告訴白鯨出海,從國內的情況來看,超過 60% 的流量已經接入電商運營,在他看來,海外也是這個趨勢。因而,在設計 meetMyShop 時,李述昊參考了國內的淘寶聯盟 + Shopify 的模式,通過接入 SDK 的方式幫流量主在應用內搭建商店,並提供選品、活動運營等一站式解決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據李述昊介紹,流量主要做的只有兩件事情:接 SDK 開放入口,以及確定選品禁忌——就是哪類產品不做。而選品、活動運營、支付、物流、客服等剩下所有的電商運營都由鈦動科技的 meetMyShop 負責。\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中國企業的優勢就是強運營。當用戶增速減緩的時候,挖掘現有用戶價值成爲關鍵。而出海企業更擅長的是用戶交互,對於電商很難有深刻的瞭解和認識。以相機類產品爲例,開發者可能很擅長引導用戶美顏、曬圖,但對於電商運營中的用戶購買偏好、產品轉化、活動營銷、拉新與復購等都是不瞭解的。而這些都是已經佈局 BI 商業智能的鈦動科技的核心能力。通過大數據,我們知道一個品類下具體哪些商品可能更受歡迎,並能夠通過用戶組特性的劃分來做到準確推送這些商品,除此以外產品定價、毛利分析、支付與物流等這些也都很關鍵。”\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從李述昊的話中不難聽出,爲大量的 App 做電商運營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前期的工作量確實很大,我們有近兩百人的電商服務團隊來負責相關工作。但比較好的一點是,這件事情是是可以模式化的,比如我們接觸一類 App,提供各種定製化服務之後,再接觸同類第二個、第三個,整個流程是可以借鑑的。另外 User Group 的建立也能夠爲運營工作提供很大幫助。”此外,李述昊表示,其實電商與流量的匹配和廣告的邏輯一樣,在廣告領域鈦動科技已經做了很多年。“難點不在於流量端,而在於商品端。商品和廣告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我們自己的建模現超過 30 個大品類,4000 個小品類,數億個 SKU,做到這數億個 SKU 和用戶的匹配,工作量是非常驚人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出海,任重而道遠\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切入電商賽道以來,公司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李述昊透露,目前鈦動科技服務的電商業務,每個月的交易額在千萬美元級別,meetMyShop 覆蓋的 DAU 也已經有幾千萬。\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目前海外電商基建還遠不如中國成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對此,李述昊表示,現在應用內商店的訂單承接由主流電商平臺來做,如 Lazada、速賣通等,這樣用戶的信任成本比較低,後續的服務也有保障。“如果是自己採購和後續服務,由於商業模式決定風險不在流量主那邊,COD(貨到付款)的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李述昊坦言,“我們需要樂觀地等待市場更加成熟。”\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海外的電商行業要發展到和中國同等水平,歐美需要五年,東南亞甚至需要十年。一個市場的基建成熟度可以參考 COD 的比例來判斷。目前東南亞 COD 的比例在 50-70%,印度在 70-80% 之間, 另一方面 PayPal 在東南亞的滲透率可能不到 10%,Go-Pay 也才百分之幾。而中國上一次 COD 比例降低一半大概也是 2010 年前後了,而歐美人現在買東西還需要輸信用卡信息。支付這些條件的成熟以及用戶習慣的養成都是需要時間的。這也反映了中國模式複製到海外,電商存在的巨大機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述昊同時也表示,用戶對商品有天然需求,從功能上線後最初的試一試、到逛一逛、再到買一買,用戶自身也是一個變量,在恰當條件下推動習慣的養成甚至會反作用於基建條件的成熟速度。對此,真正想做海外市場的企業應該多一些堅持,才能推動市場的發展。 \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5943936208081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