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 一,舜帝左右大臣之一:夔即迦叶尊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夔龙曾随舜帝南巡到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舜帝后死于蓝山县九嶷山后,他们两人也死于蓝山县,蓝山县的百姓为了纪念他们两人,在蓝山县分别建有夔庙和龙庙,前几年在蓝山县城西夔龙公园的夔龙山顶上将夔庙和龙庙合一为夔龙古寺,夔龙古寺为蓝山县八大景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说文解字》:“夔,神魅也,如龙一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夔为神之七灵之一,即北斗七星中的瑶光星。瑶者玉也,玉者自性也,真如也,兑灵也,天权星也,夔被天权星所摄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书 · 舜典》:“帝曰: 夔, 命汝典乐, 教胄子……龙, 朕堲谗说殄行,震惊联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夔:舜的乐官。龙:舜时掌出纳王命的喉舌之官。舜曾派夔掌管音乐并教授后代,令龙出纳王命,夔、龙都是舜倚重的官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山海经·大荒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译文: 夔牛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解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夔即是太上老君骑的青牛,太上老君即文殊菩萨,就是雷祖玉清真王,就是舜帝再来。牛为火,为能量,为光,为离火之灵,从舜帝里面分身出来化为舜帝的大臣。夔从止从自从巳从文,文殊菩萨是兑灵和离灵合一的菩萨,离火被兑灵所摄持而合为一体。巳为丁火,可转为午火(丙火),丁火在艮山上,艮山在大海中(滴水观音有艮山之灵),艮为止,故夔住流波山。止又为足,故只有一足,后人用有四个足的青牛代替。足为震,震为雷,故说其声如雷。夔本无角,但后人用牛代替就有两个角了。太阳光入水,水蒸发化为云,故出入水则必风雨。丙火用太阳光象征,丁火用月亮之光象征,皆是离火之光,故说其光如日月。日光菩萨太阳神和月光菩萨素女之光皆来自离灵,即来自夔,世间一切光都来自离灵。黄帝也是雷祖玉清真王下凡,后来被昊天上帝摄持而成为新的玉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音从辛从日,辛即兑阴灵,即真心,真心能释放能量,日为火,为能量,有能量才能动,音是一种能量,故夔为乐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龙似空气,又为行德,动而为风,故有龙转风,音靠风传,故龙负责传达和宣读王命。我们的凡心动时,我们的灵(即普贤龙的低级分身)将心之动转化为心音。因为龙有辛金,即真心,此真心与人之凡心(即魂)感应后释放出丁火而造出心音出来,心音即是心里默念或思维时的声音,人之灵以心音反应出人的心里活动,所以龙起记录和宣读的作用,这也就是阿难负责记录佛法和负责在众僧侣和释迦牟尼佛之间沟通和传达旨意之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二,释迦牟尼佛和弥勒菩萨的左右侍者之一:摩诃迦叶即夔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摩诃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梵名Maha^ -ka^s\u002Fyapa ,巴利名Maha^-kassapa 音译之略称。全名大迦叶、摩诃迦叶(‘叶’字音‘摄’)。又作迦叶波、迦摄波。意为饮光。谓古仙人身光炎涌,能映余光,故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摩诃迦叶,叫“饮光氏”,又叫“光波”;饮是“喝”;光是“光明”。为什么叫“饮光”呢?因为一切光都是他发出来的,他不发出来所有光都没有了,他也能把所有的光灭掉,故称“饮光”。另外,迦叶尊者身上有一种紫金光色,这种光超过一切的光,可以吞没一切的光,把其他的光明都遮盖住了,故名饮光。迦叶一出生,身上就有金光;等到二十岁时,他的父母亲就要给他定亲结婚,他说:“我一定要找着女人这个身上有金光的,我才和她结婚;如果我找不着,就不结婚。”以后果然在另外一个国家,就遇着一个女人身有紫磨金色的光,所以他们两个结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结婚后,就一起修道。以前迦叶是个事火外道,专门修火的功夫,供养火,向火来叩拜。等到摩诃迦叶一百二十岁那时候,才遇着佛,跟着释迦牟尼佛修道。后来迦叶尊者把她妻子也叫来出家作比丘尼,叫紫金光比丘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跟佛出家修道,两个人证罗汉果之后,才知道原来两个人生生世世都是做夫妇。他们曾发愿生生世世做夫妇;其实此时的迦叶尊者就是丙火即午火,而其妻子就是丁火即巳火,两者结婚即合一即离火,即夔。阳从阴中来,阴动为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从以上可知夔就是摩诃迦叶,就是光明与火之灵,是一切光与火的本源,末世摩诃迦叶将在鸡足山迎接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也就是再来的舜帝。弥勒菩萨证道,发出闪电从东方照亮西方,那就是迦叶尊者已经迎接到证道了的弥勒菩萨。鸡足就是止,就是艮山,山中藏玉(真心),就是玉山,也是台湾岛,台湾最高的山就是玉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三,舜帝左右大臣之一:龙即阿难尊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阿难梵名A^nanda ,巴利名同。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意译为欢喜、庆喜、无染。系佛陀之堂弟,出家后二十余年间为佛陀之常随弟子,善记忆,对于佛陀之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五代南唐《祖堂集》(收在《禅宗全书》第一册。)记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第二祖阿难尊者,王舍城人也。姓刹利帝,白饭王子,是佛之当弟也。本是金龙尊佛,今为如来所化。建立法幢,度六万众;高悬佛日,大照迷徒。博达总持,多闻第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龙忍·容忍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世尊在成佛前,广行菩萨道时,曾经在某一世中,与阿难尊者分别转生为金龙和白龙,一起生活在大海里。有一天,白龙无聊地对金龙说“我们共同在海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海里的所有景观,我们都看遍啦!我俩一起上陆地去游玩,你说好不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金龙告诫他“你要知道,陆地上的人经常爱惹事生非,有不少恶习,招惹不得。我们就老老实实待在海中吧,别轻易上陆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白龙灵机一动说“这没关系,我们可以化做小蛇。如果路上没人,我俩就在大道上行走,一旦遇到行人就在路边草丛里隐藏起来。别人不会发现我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好吧!不过还是要谨慎一些!”最后,两条龙决定一起上陆地去游玩。他们飞腾出海面,化做两条小蛇登上陆地。刚爬行了不远,便遇到了一条毒蛇。毒蛇看到两条小蛇之后,起了恶念,毒蛇吐出毒沫,想要加害他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两条化做小蛇的龙看到毒蛇的凶相,白龙大怒“它以为他是谁啊?我可是高贵的龙呢!难道还怕它一条小小毒蛇吗?哼!看我把牠除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金龙急忙制止同伴说“你是有修养的神龙,应当赦免尘世的愚昧,要宽恕他们,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我们不是上岸前就约定好了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白龙听了只好接受,虽然内心仍然忿忿不平,但还是放弃了除掉那条毒蛇的念头。金龙接着说“古人常说‘贪欲为狂人,没有仁义心;嫉妒欲害爱,唯默忍为安。'贪心的人没有仁义心,嫉妒的人没有慈爱心,遇到这样的事情,只有隐忍才是安身立命之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回大海的路上,金龙继续跟白龙劝导“我们化身为小蛇,如果刚刚和毒蛇硬碰硬,不管哪一方,都可能造成无法预期的伤害。一定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忍。忍!忍那些不可忍之事,这是圣戒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当时那一条想要伤害金龙和白龙的毒蛇,就是提婆达多的前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解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阿难即金龙普贤菩萨,也称为龙三太子,即白龙马,也称北方多闻天王,故阿难多闻第一,普贤菩萨是一切如来佛的灵身,也是其长子,也是其右胁侍。在释迦牟尼佛时代作为普贤菩萨的肉体分身来伺候如来佛的肉体身,释迦牟尼和弥勒菩萨(即再来的舜帝)都是玉清真王(即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即太上老君)下凡,被无极神如来法身(昊天上帝)所摄持后成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中国有东方喜神,明末清初的苏州,皆指人物葛成(葛贤)为喜神。葛成嘻嘻哈哈,常常救济穷人,常持一芭蕉扇,活脱脱一个济公再世,爱打抱不平,乐善好施,能顶天立地。人们常说“长虹挂月”,即指逢喜挂灯笼,喻指办喜事结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可见喜神就是手持芭蕉扇的道德天尊,即普贤菩萨,即木龙猪八戒,即长虹,就是阿难尊者,阿难梵语就是喜庆之意。而喜欢阿难且用魔咒摄持阿难的摩登伽女就是月光菩萨素女,就是嫦娥,即霓。阳龙摄持水珠反射日光为虹,阴龙摄持水珠反射日光为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舜帝本为先天一炁,即兑灵,即文殊菩萨,即真如法身佛,即佛性真心之本源。真如法身佛是不可见的,故舜帝摄持了离火之灵以显现,又摄持震木(龙)之灵以行走,故舜帝就是骑九龙的日官大帝,再摄持莲花仙子素女(即月光菩萨),就称为九龙扶桑日官大帝,即玉清真王,真心之王,真如之王,即真如法身佛。舜帝的左右大臣就是他所摄持的两个助手或者称之为兄弟。舜帝是一切龙的老师,即一切众生之灵的老师,一切众生之灵都是普贤菩萨的低级分身。\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84622979996109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