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道,从2015年到2018年12月,3年时间共有700余名俄罗斯军人在海外任务中阵亡。其中,在中东战场有近300人倒下,有飞行员、特种兵,有普通步兵,还有多名将校级军官——很多俄罗斯军官喜欢身先士卒,造鼓舞士气的同时却把自己放在了危险当中。而另外在东欧地区阵亡的官兵则有400余人。可以认为,在总体和平的情况下,对于海外局部冲突而言,俄军付出的代价是较大的。

大哥在前线牺牲,两位兄弟投笔从戎:这般战斗民族果真无人能战胜

部署中东的防空导弹

但面对这样的情况,俄罗斯人的态度如何呢?2018年8月在中东牺牲的M.莫斯托夫中尉的妻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她毫不后悔嫁给丈夫,也毫不后悔丈夫主动请战奔赴前线的选择——这是光荣的国家的召唤。俄罗斯处于危难之中,而军人们的牺牲是为国而战。她会把两个孩子养大,让他们健康成长,未来让他们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伟大军人。如果再有战争,她还会义不容辞地让孩子奔赴前线。

大哥在前线牺牲,两位兄弟投笔从戎:这般战斗民族果真无人能战胜

俄罗斯特种兵们

2017年12月在中东牺牲的特种兵V.普拉斯科夫少尉是家中的大哥,他的两个兄弟在得知大哥牺牲的噩耗后十分悲痛。他们决定暂时中断学业,投笔从戎,参加俄罗斯军队作战,“并要求到前线部队服役,就像哥哥一样”。一位西方评论家这样评论道:这样的国家,无法被打败,而且最好别和他打仗。

大哥在前线牺牲,两位兄弟投笔从戎:这般战斗民族果真无人能战胜

俄举行的阵亡将士悼念活动

实际上,俄罗斯国内的尚武精神十分浓厚。如1月,俄罗斯从老挝回购了一批老式T34坦克——这种坦克代表着卫国战争的光荣。在沿途车站,士兵和部分老百姓身穿70多年前的军装敬礼,迎接这些钢铁老兵回家。俄罗斯每年最盛大的节日是5月9日的卫国战争胜利日,全国都缅怀前辈的牺牲,并进行军事宣传和拥军活动,增强凝聚力和对俄军的支持。军服的绿色和代表牺牲、战火的格奥尔基飘带成为了那天的主角。

每年各军兵种还有自己的节日,军人的地位也很高。俄最高统帅亲自出席了阵亡飞行员的追悼仪式,全俄罗斯人都在关心着前线作战的士兵,为不可避免的牺牲而悼念。在青少年阶段,俄罗斯就组织少年军校,每年都对学生进行军事历史、国家历史、野外生存甚至是武器使用方面的教学,部分成绩甚至直接与升学挂钩。

大哥在前线牺牲,两位兄弟投笔从戎:这般战斗民族果真无人能战胜

向老坦克致敬

战争的伤亡,反而让俄罗斯人团结得更紧,而战场的历练也让俄罗斯的许多部队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上个世纪50年代,蒙哥马利(他曾带领英国军队在北非战场战胜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曾感叹:世界上的一条军事铁律是绝对不能进攻莫斯科。

大哥在前线牺牲,两位兄弟投笔从戎:这般战斗民族果真无人能战胜

俄少年军校

如今,俄罗斯在军费、军事装备先进程度上都远远逊色于西方,但北约却仍然对其十分忌惮,除了继承上个世纪的核大国地位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俄国人的战斗精神——步步进逼和武装威慑不仅无法让俄国人屈服,反而会让他们团结得更紧,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强悍。在评论俄罗斯武器老化、军费缩水的时候,或许不应该忘记了,人在战争中扮演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