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出身于关陇贵族世家,自幼果敢勇武。隋末纷乱,李唐起兵争衡天下。侯君集率军平定高昌叛乱的壮举让他的军事辉煌达到顶峰。

由于高昌位于唐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唐太宗决心平定高昌,除掉这个障碍。贞观十三年,唐太宗诏令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步兵骑兵共计万人以及突厥军队等征讨高昌。当时,唐朝一些大臣认为,远征高昌,路途遥远,取胜机会很小。但唐太宗意志坚决。

侯君集率军进入沙漠后,军队补给难以为继,很多将士经不住冻饿疲惫,埋骨黄沙。军队减员幅度非常大。侯君集果断将引领全军前进的重任交给了熟悉地形的少数民族将领,在其带领下,幸存的官兵经过长途跋涉,终于穿越沙漠。

侯君集继续挥军前行,连夜行军逼近高昌城。高昌国主曲智盛率军迎战,被击败。唐军一路前进,直抵高昌都城之下。侯君集遂命令将士攻城,又令工匠打造五丈高的巢车,人坐在巢车上观察城内动静,唐军的战术起到了巨大的震慑力,曲智盛眼见大势已去,被迫开门出城投降。

从战术层面上看,侯君集远征高昌大获全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出敌不意,敢于长途奔袭,而且进军速度极快。高昌在西域地区属于大国,它攻略邻国,并敢于阻断唐与西域各国的交通联络,依仗的就是距离唐王朝路途遥远。如果唐王朝要发动大军前来攻伐,必定付出巨大的军费开支,而且要经历茫茫大漠、荒凉隔壁。因此高昌王依仗地理位置的优势和沙漠戈壁的天然屏障,掷下豪赌,认为唐朝大军不可能出兵,出兵也会不利,因此不会出现在高昌城下。殊不知,当时的唐朝正处于上升时期,兵强马壮,国力雄厚,又有像侯君集这样的勇将,他信任少数民族的部将,不惧部队严重减员,克服重重困难,突破艰难险阻,行军万里,使唐朝大军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高昌城下。让原本对唐朝出兵不以为然的高昌王措手不及,惊慌不已。侯君集用快速行军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部队的损失,实现了战术上的突然性。

第二,侯君集曾有过长途作战并大获全胜的经验。侯君集曾经率军远征过剽悍一时的吐谷浑。贞观八年,吐谷浑伏允可汗入侵,李世民派遣李靖、侯君集等将领出击。侯君集向主帅李靖建言,要求“宜简精锐,长驱疾进”,李靖采纳侯君集计策,轻装上阵,大破敌军于库山。侯君集再度向李靖建言,主张穷追猛打,彻底解决吐谷浑对于唐朝的威胁此战唐军采用侯君集提出的穷追猛打、分进合击的战法,彻底击败了吐谷浑军。侯君集把征伐吐谷浑的战斗经验,如法炮制地运用在攻打高昌之上,快速进军、快速攻击,无不体现了兵贵神速的用兵之道。

第三,侯君集在远征高昌时征集了大量工匠,命他们制造出强大的攻城器械,协助唐军作战,使唐军占尽了战术优势。撞车攻击城门,抛石机攻击城墙上的守军,巢车用于观察攻击效果及敌军部队调动。先进的攻城器械使得敌军在城墙上无法站立,纷纷躲到家中躲避飞石。巨石飞空、尖车推城,先进的攻城器械,加快了攻城的进度,使得围城作战迅速实现了胜利,并迫使高昌的突厥援军不敢前来救援。最后,高昌被迫投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