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今天的文章前,迷死氧想先來一個#芭比粉挑戰#的活動~

一聽到“芭比粉”這個詞,寶寶們的第一反應是不是“時尚災難”、“直男最愛”?絕對不可能駕馭的顯黑顯黃急先鋒?

羊在瀏覽活動貼的時候發現這位參加挑戰的姐妹就完美hold住,hin有日系雜誌的感覺,目前的點贊數還特別高~

還有這位冷白皮小姐姐搭配的藍灰色美瞳,天惹,芭比粉也有製造混血感的一天咩?

大家是不是已經jio滴躍躍欲試嘞?芭比粉也有春天,快快戳進小程序,參加我們的挑戰賽一起玩吧~

———— 我是正文分割線 ————

天氣變暖了欸!溫暖又不熱的春天就讓人很想談戀愛···

放兩個表情包,是真的很想了

算了,還是聊天港八卦吧。羊按慣例網上衝浪時,看到了鄭爽和她新劇《青春鬥》男主一起拍宣傳的花絮照。(感覺好久沒聽到鄭爽的消息了

鄭爽這個顏值,還真是長在了羊的審美點上啊,分分鐘get到她,以及爽妹子還是那麼瘦啊,褲管空蕩蕩的。

如果鄭爽是麻桿身材的代表,那李蘭迪妹妹就完完全全是反着來的,網友曝光了一組李蘭迪在《夢迴大清》裏的劇透照。

嗯···沒有要diss妹妹的意思,但這身材是不是過於豐滿了。

沒想到妹妹不覺得自己應該進行身材管理,一連評論了好幾條微博,微博內容:真沒胖、起碼瘦了十斤、劇組這麼熬演員的嗎?

這暗搓搓表示贊同的意思很明顯了。朋友還義憤填膺發微博:別惡意黑,最近不知道瘦了多少,路透圖怎麼保真?(不是,這路透圖都糊成這樣,難不成還故意給人p胖了?

內什麼,不如我們把路透圖再看一遍?

如果說是清宮裝容易顯胖,旁邊的男生看着挺正常的啊,不像李蘭迪乍一眼看成了嬤嬤(小聲)。

也不是故意對李蘭迪的身材苛刻,還記得被羣嘲的沈月嗎?都說她是修圖高手,這五短身材怎麼進的娛樂圈?

事實上沈月其實比李蘭迪還瘦點···你們腦補下李蘭迪的真實身材,在娛樂圈對演員外形有着明確要求的環境裏,她是不是可能需要進行身材管理了?

還挺奇妙的,鄭爽瘦成麻桿了還嫌自己不夠瘦,爲了顏值配得上大美女貝微微一角而瘋狂減肥。

李蘭迪的身材完全不算胖,但她發自內心的覺得自己很瘦就···

雖然生活中更多的是鄭爽這樣的對自己苛刻的女生,但像類似於李蘭迪的也不是沒有。而出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核心都在於沒有合理且正確的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也叫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的覺察,具體包括認識自己的生理狀況(如身高、體重、體態等)、心理特徵(如興趣、能力、氣質、性格等)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自己與周圍人們相處的關係,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等)。

明星難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

鄭爽和她爸曾經上過一檔綜藝,有一期倆人因爲鄭爽不喫飯的問題起了爭執,爽爸心疼她,希望她多喫點飯菜,鄭爽卻一直在喫西瓜,還說:喫成胖子就沒人喜歡自己了

很顯然鄭爽自我認知中自我評價的部分出了錯,缺乏客觀的自我評價,在她的信念中:瘦→顏值提升→纔會得周圍人的認同。

事實上,明星是一個很難建立正確自我認知的職業。他們長期與社會實踐脫節,容易缺乏社會閱歷和基本常識。

容祖兒就曾因爲發表對勝利的支持,引來大家的紛紛譴責。

隨後她急忙解釋道:因爲忙於排練,對整件事情不清楚,處於朋友的立場發表的意見,對於不合法不道德的行爲,自己是堅決反對的。其實稍微關注下時事都不至於有這樣的誤會。

明星缺乏基本常識也並不少見,袁姍姍上節目自曝自己之前是不會使用手機支付的,近期助理教她,這纔不用每次出門都帶現金。而手機支付的普及度一度增加了小偷的失業率。

在人格的健康成長中(也就是建立正確自我認知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與他人的交流”。只有在人際接觸中,通過別人的反饋,經歷挫折,一個人才知道自己的份量,才能更客觀準確的認識自己。

這裏再加一點,是與他人平等的交流

圍繞在明星身邊的人都是爲他而服務,能接受的意見無非來自於周圍人的殷勤誇讚、網上粉絲無腦護短吹捧。當收穫與業務能力不對等,引來業內人士或大衆反感時,他們反而摸不着頭腦,這怎麼跟平時聽到的不一樣?

譚松韻在上《演員的誕生》時,曾經說過:無論演成什麼樣,人家都說演得挺好的,都找不到人去問,得不到客觀的意見。

黃海波:人在套子裏是看不見自己的,只有在套子外面才能看清,現在我在套子裏面,所以我看不清自己。

怎麼建立一個良好的自我認知?

格式塔心理學美學代表人物魯道夫·阿恩海姆說:所謂認識,無非是指積極地探索、選擇、對本質的把握等。

其實關於怎麼建立自我認知的理論知識和方法不少,甚至編輯成冊出版。羊唯一的建議是:我們可以通過人際接觸和增加經歷,加大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我們既然能通過交流、接觸分化地認識他人,那麼也能分化的認知自己,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客觀準確地”認知他人、自己的能力會得到提升

對於明星來說,除了以上,還需時刻保持自我審視和反省

周迅在拍《李米的猜想》時,特意跟導演曹保平說,請他當她是新演員,不要拿她當腕兒。

最終這部影片極其精彩,在最爲亮眼的影片結尾,李米在天橋上追逐失蹤四年的男友,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地背誦着男友寫來的信,情緒表達、爆發到了極點,而這場戲她整整拍了四天,哭到情緒崩潰。

錯誤的自我認知

這麼說起來,鄭爽像是一個很會自我反省的人,相信她身邊的工作人員肯定不會說:你長得不如XX,你太胖了。(這工作還要不要了

一定是誇鄭爽漂亮跟小仙女一樣,吹彩虹屁。但鄭爽依舊對自己要求很高,比如減肥。

忍不住感嘆一句,這會兒的她確實是

不,鄭爽恰好是一個典型錯誤自我認知的例子。

我們通過人際接觸、增加經歷去認知自己,是爲了得到別人的反饋(明星的點在於需要審慎的接受反饋)。而鄭爽是不接受反饋,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認知障礙,自我意識過強

她的不接受反饋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堅持極瘦就是好看的,堅持自己的長相需要整一整。

而鄭爽這種不接受反饋的行爲還會影響共情能力,容易陷在自己的世界。

《花少》給鄭爽頒發最佳獨角戲獎

進而影響表達能力過度封閉自己。

最終覺得沒有人懂自己,也不想去懂別人,也成爲了大衆眼中比較“固執、比較自卑”的一個人。

最後呢,送一段話給困擾於沒有正確自我認知的朋友,人生其實是一個不斷建立又不斷推翻自我認知的過程。我們所經歷過的一切體驗形成的記憶,構成了獨特的、唯一的、精神上的自我。

不要切斷那根和世界交流的天線,不要關閉自己的信號發射器哇~

(圖源:見水印)

又到了文末的哄騙鼓勵大家點“好看”的環節,點“好看”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在探尋自我、發現自我的路上攜手共進吧!不點的朋友,羊的手也給你們牽吧(大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