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媒體爆料,陳可辛導演的《李娜》於武漢低調開機。昨天片方正式公佈了官宣海報,海報把視覺重心落到位於中心的“李娜”身上,她面對着整個賽場,提拍有王者之姿。

電影《李娜》以網球運動員李娜的真實成長經歷和奮鬥史爲藍本,是陳可辛籌備四年,繼《中國合夥人》和《親愛的》之後“現實主義三部曲”收官之作。讓影迷們更加期待!

其實之前,一支李娜本色出演的感人短片早在網上流傳,短片以李娜與去世父親的虛構交流爲線索展現了李娜的成長史。不少網友都大呼“看哭了”“娜姐演技吊打小花”,甚至都十分贊同讓李娜本色出演。

有趣的是,在正式官宣前,陳可辛和李娜進行的一次“退役人員”走心對談時,兩人對這部籌備了四年的精心之作,進行了首次大揭祕。

對於大衆最好奇女主角,傳出過趙薇、湯唯、一路到娜姐本尊,李娜首次提及,自己比較喜歡湯唯。

陳可辛也表示贊同“其實湯唯的感覺就對了”,但是也透露了女主已經訓練了兩年。在媒體曝光的開機圖和海報中,網友紛紛從體型判斷起來,馬思純、鍾楚曦、張藍心都在網友的名單中。但是看片方這種保密程度,我們可能要等《李娜》的正式上映爲我們揭曉答案。

還有讓大家好奇了四年的,李娜選擇和陳可辛合作的緣起。李娜談及懷孕時看到陳可辛導演作品《親愛的》深受感動,認爲國內的導演中,陳可辛拍人物應該是最好的。

我們也能夠看到陳導的用心——劇本打磨四年,演員訓練兩年,這一切都是爲了保障電影質量。從陳導以往的電影作品,如從《雙城故事》、《甜蜜蜜》到《中國合夥人》、《親愛的》陳導對於拍攝人物以及敘述現實獨到的手法和豐富的經驗。

《李娜》對於中國電影界的重要意義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李娜》之前,中國電影界比較認可的體育題材電影主要誕生於世紀70年代以及80年代,如《女籃五號》、《冰上姐妹》、《京都球俠》等,這些都是不少70後80後的回憶,但對於目前電影市場主力軍的90後來說非常陌生。

之前《摔跤吧爸爸》取得口碑票房雙豐收,讓期盼中國電影在體育題材有所成就的觀衆也更多,《李娜》正是回應這種呼喚而誕生的。它作爲體育領域的拓荒者之一,也許會引發更加廣泛的觀衆羣體對於體育題材電影的關注,讓更多的資本和活力注入到體育電影這個領域中。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