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爲,這種聯想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可以讓我們從前蘇聯特工中毒事件的演變過程,來對波羅申科遇襲事件進行預判。

衆所周知,中毒事件發生在俄羅斯總統大選前夜,當時普京的民調數據已經遙遙領先,只要不出大亂子,連任總統不是懸念。但就在這時,蹊蹺的中毒事件發生,讓曾經一度平靜的俄歐關係和俄美關係發生驟變,矛頭都指向普京,甚至要求中斷大選。但當時全是依靠猜測,是在猜測基礎上的推離,即使俄羅斯百般解釋,也沒有改變。最後不出意料,這個事件成爲日後一系列制裁行動的動力源泉。

但俄羅斯人民很有定力,依然推舉普京作爲他們的總統,而且得票率高的罕見。徹底打碎了西方的陰謀,讓國內的反對派也很無奈。

這次波羅申科遇襲,又要與俄羅斯陰謀論捆綁在一起,不得不令人懷疑,這兩件事是否爲一種勢力所策劃,甚至感嘆他們竟然如此黔驢技窮,只會拿一種反覆排練。

波羅申科競選活動現場遇襲,已經確認是極右翼勢力“右區”的傑作,他們就是要給波羅申科製造一個難堪,是對他在俄羅斯事務上的軟弱表達不滿。這怎麼可能是俄羅斯自導自演的呢?這分明是打“右區”分子的臉。

但既然做了關聯,俄羅斯就不能脫了干係,干涉烏克蘭大選的大帽子必須要戴上,還要爲日後一切突發事件,承擔幕後推手的角色扮演。總之,只要是好的對的,就都是西方民主的體現和必然,而一切壞的亂的醜的錯的都要由俄羅斯一家承擔。

這樣下來,大選結果已然不重要了,因爲俄羅斯早已被釘在恥辱柱上,接受來自西方和烏克蘭大選失敗者的批判。我們預計會有更多制裁因此而來,背後站立着陰謀製造者的醜惡嘴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