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撓: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困難、威脅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出自於西漢班固《漢書·敘傳下》:“ 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西)人,後來遷徙到杜陵(今陝西長安東南)。其父樂昌侯王武去世後,他繼嗣爲侯,把錢財分給同父異母的諸位弟弟,身無所受,居喪哀慼。於是衆大臣薦舉王商,說他品行可以激勵羣臣,義氣可以敦厚風俗,應該做皇帝的近臣。因此,王商被提拔爲諸曹侍中中郎將。漢元帝時期,他官至右將軍、光祿大夫。王商爲人耿直,作風正派,敢於同惡勢力在不屈不撓的鬥爭。

漢成帝建始三年秋天,長安城內流傳着大水將要進城的消息。大將軍王鳳見城內百姓爭相逃命,就勸成帝和太后及後宮嬪妃都躲到船上去。王鳳還建議讓官吏登上城樓避水。羣臣都附和王鳳的意見,只有宰相王商反對。王商認爲,大水不可能一日之間突然來到,必然是謠傳。不一會,長安城就安定下來。成帝派人查問,果然是謠傳。成帝當衆稱讚了王商,批評了王鳳。從此,王鳳對王商懷恨在心。

一次,王鳳的親家在當琅邪太守時失職,王商要懲處他。王鳳主動找王商說情。王商不徇私情,還是罷免了王鳳親家的官職。王鳳採取陰險手段,誣陷王商,成帝輕信王鳳的話,罷免了王商的宰相職務。《漢書》作者班固評論說:王商爲人樸實,性格不屈不撓,但最後還是罷官。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