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5k7n9HF3OhL4\" img_width=\"1620\" img_height=\"1080\" alt=\"張建永《行走的樹》新書發佈,他的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新湖南客戶端8月3日訊(記者 劉瀚潞)今天下午,《行走的樹》新書發佈暨侃大山會在長沙止間書店舉行。‘馬背上’的文化行者張建永帶來新作《行走的樹》,與各路嘉賓暢談“行走的樹”,回溯湘西的雲和月。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參加活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張建永是湖南省旅遊學會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曾擔綱《張家界·魅力湘西》總策劃、文學撰稿。退休後的四年裏,他跑遍武陵山和雪峯山區的幾十個縣、數百個村莊。在晃盪的旅程中,他化身爲一棵“行走的樹”,一路用微信記錄所思所感,寫下了一百多萬字考察筆記。張建永精選了四十多萬字,編輯成書,成就了這部集文學、文旅研究和文藝評論爲一體的作品。這也使得《行走的樹》自帶自媒體氣息。 \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5k7nm9JqbFlJ\" img_width=\"1620\" img_height=\"1080\" alt=\"張建永《行走的樹》新書發佈,他的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我想感受被一些宏大敘事忘卻了的平凡生命的價值,沐浴被忽略的擠壓在命運石縫中的人心的燦爛之光。”張建永介紹,自己以往多寫學術研究性文章,此次想盡可能玩點“雜”。他在書中嘗試了各種筆調,大山口語化的、抒情柔和的都在書中可見。書中寫了近百十個人物,文本有點“世說新語”式的味道。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提及寫作的初衷,張建永說原本只是想用微信記錄的方式與遠在國外的女兒保持思想溝通,卻不成想激發了內心的寫作慾望。“這部書可以思,思則有深度;可以玩,玩則有趣味;可以想,想則有遠方;可以觀,觀則有風骨;可以品,品則有詩意;可以探,探則有玄妙。一切思、玩、想、觀、品、探都因一個“愛”字而折騰到老。”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活動現場,張建永與幾位作家暢聊文學人生。“這本書是“下得去又上得去”的書,如書名《行走的樹》一樣,既可以紮根,又可以行走。”在活動現場,湖南省作協主席王躍文提及《行走的樹》給予讀者很多思考。作家水運憲則闡述,《行走的樹》讓自己感受到了幸福感。張建永的書讓人在輕鬆和不經意中愉悅自己。來自湘西的作家蔡測海評價張建永爲“可以在書齋裏潛心讀書寫作,也可以出走尋找靈感來源”的人,他認爲張建永一邊開車探索,一邊寫書創作,把荒毛野地也變得很繁華。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93558393955994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