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盤和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第四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峯會”上透露了我國金融科技領域的最新監管動向,包括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個省市開展金融科技應用的試點,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監管沙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發展監管沙盒模式,與我國目前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密不可分。根據 KPMG發佈的《2018Fintech100榜單》中國有11家公司上榜,僅次於美國(18家)和英國(12家),而這11家公司中有三家位列前五位。根據Statista2019公佈的最新金融市場數據,截至當前,中國2019年在電子支付、替代性借貸和替代性融資領域的市場交易額均居世界首位。可以說,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步伐已經到了需要改善原有監管模式的時候了。\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120e95e384144f78b857171c5acb40d\" img_width=\"320\" img_height=\"230\" alt=\"監管沙盒,“安全空間”下的金融創新培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監管沙盒由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FCA)在2016年首次提出,之後歷經兩次改革最終確定爲以金融行爲監管局爲核心的“雙峯監管”模式,包含評估標準、申請流程、參與測試、退出機制和消費者保護五個模塊。截至2018年3月,英國的沙盒計劃已經完成了三期招募,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等國家也都加入了監管沙盒的行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監管沙盒給企業設定了一個安全空間,在該空間內可以得到充分的自由,這將有效解決金融監管與金融科技之間的矛盾,促進金融創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監管沙盒通過有關部門的公信力背書證明該創新產品的正當性,長此以往消費者會更加信任通過沙盒測試的金融產品,有助於其被社會接納;而且在沙盒內的創新模式會得到監管豁免,不會受到太多的制度干擾,給了企業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消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同時,通過沙盒所設置的安全空間,其可行性邊界約束了因金融創新所帶來的風險擴散,維 持了市場穩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筆者認爲,這種監管創新模式非常符合目前我國金融業科技發展的現實,但是由此所帶來的風險我們也應當充分考慮到。\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9e045dbb1a94c428da990857eb2e1ab\" img_width=\"560\" img_height=\"400\" alt=\"監管沙盒,“安全空間”下的金融創新培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這個所謂的“安全空間”是否能夠真的安全。金融系統歷來都不是一個可以單獨分割成多個板塊的體系,更不存在完全的安全空間。監管沙盒所設置的模擬區域的邊界很難明確設定,這就意味着依然難以抵擋由於風險外溢給外界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監管沙盒的特殊性,其監管主體的設定是否明晰與妥當也決定了它的運行效率。目前根據幾個試點地區的情況,各地都缺乏一個統一的,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監管主體,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分管,這不利於在安全空間內的風險防控,筆者建議應當由一行兩會設立專門的沙盒監管機構進行統一監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次,監管沙盒也並不是法外之地。即使是進入監管沙盒測試的企業,也並不能完全獲得所謂的無監管承諾。反而有關監管部門應當更大力度的進行跟蹤測試,實時監控產品的運行情況。同時,入選監管沙盒也並不意味着就是產品合法,即使通過測試也要在試用期內受到有關法律法規的約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即便是在監管沙盒內,消費者的權益也應當得到足夠的保護。在沙盒內企業進行產品測試時,應當充分保證信息披露的準確與全面,要切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讓其明晰產品類別和所含風險,在此過程中監管部門要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的監管,杜絕僞造、虛報等違背信息準則的行爲出現。\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b4da657993048e29b18e9bd732e6652\" img_width=\"405\" img_height=\"312\" alt=\"監管沙盒,“安全空間”下的金融創新培育\"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最後,別讓“監管沙盒”成爲地方政府變相招商引資的工具。目前幾個試點城市都是以區塊鏈企業集中地產業園來進行,所吸引企業種類並不多,同時也缺乏互聯互通機制,產業佈局較爲簡單,創新點並不多。要竭力避免監管沙盒成爲一個由政府等非市場力量左右的行政產物,主管部門應當明確企業入駐門檻,提高市場化成功度,強化創新基因,保證監管沙盒的創新性和自由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竊以爲,試點監管沙盒模式是大勢所趨,這種做法可以有效促進我國金融科技創新,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還應當合理管控風險,明確監管主體,加快監管科技進步,另外還需防止監管模式走偏,保持鼓勵創新的初心。(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9365155909473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