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9657a7104b4b4f3b9d16c968f10e34da\" img_width=\"1440\" img_height=\"1080\" alt=\"高敬傑 | 感恩祖國當放歌\"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感恩祖國當放歌\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作者:高敬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偉大的祖國70華誕來臨之際,我也常常被一種激動的情緒感染着,因爲我的生日也在這金黃的季節。我出生於1957年的農曆8月,比新中國整整年輕了八歲。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與我的父母親那代人相比,避免了日本強盜的欺侮凌辱,遠離了戰火頻仍的顛沛流離。幸運了許多,幸福了許多!我與新中國同呼吸,共命運,相依相伴走過了62個春秋。而那些艱澀的經歷、難得的機遇、壯懷的見證讓我無時無刻在咀嚼、在體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困難時期,我飽嘗了貧窮和飢餓的滋味;十年動亂,我前程一片渺茫,祖國何往?我將何從?心裏倍感徬徨;廣闊天地,我經受洗禮,鍛鍊了意志,鍛鍊了體魄;撥亂反正,我搭上了恢復考試的早班車,改變了命運,跳出了農門;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村聯產承包,我看到了廣大農民喫飽了肚皮、鼓起了錢袋、挺直了腰桿;改革開放,我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日益強盛;走進新時代,全民奔小康,我們每個人無不享受着偉大祖國帶來的現代文明和幸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回望我62年走過的路,一路艱辛一路歌。上世紀的1973年臘月,15歲的我高中畢業,順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時潮,別無選擇地回到孤峯山下的家鄉,經歷了四年揮汗如雨、戰天鬥地的勞動,不僅強健了體魄,磨練了意志,更讓我親近了農村,親近了農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粉碎“四人幫”後的1977年,國家恢復了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斷了十多年的考試製度。久違的考試雖然來的突然,令人意想不到,但我還是帶着疑惑和希望,與全國幾百萬青年倉促走上了考場。這次考試不僅是我實現人生理想的機遇,也是我改變命運的拐點。使我由此告別了祖輩賴以生存的土地和農村,上了師範,當了教師,挑起了百年樹人的重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爲此,我深深感恩於我的祖國。不論是在講臺“爲伊消的人憔悴”的日子,還是在機關“不分晝夜爬格子”的時光,我都充分利用一切閒暇,努力學習教育理論,認真總結工作經驗。在較好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撰寫了大量的經驗論文、調研報告和新聞報道,積極地爲黨的教育事業奉獻着能量和智慧,爲萬榮教育的發展改革鼓與呼,爲祖國的繁榮美好而歌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在城鎮中學教書時,我積極開展教改實驗,全面培養學生能力。撰寫的論文《抓住“四個統一”重在培養能力》於87年11月在《山西教育報》發表;《抓好“四個環節”培養自學能力》於87年8月在全國“中學數學自學輔導教學第三次經驗交流大會”上獲獎,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爲我頒發了獎狀;《創設和諧情趣,“教”“學”樂在其中》於88年6月在山西省教育學會年會上交流。爲此,運城地區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動競賽委員會給我記了二等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到教育局工作後,1990年全區掀起集資辦學高潮,出於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我積極地參與宣傳報道,撰寫的紀實報告《黃河側畔興學情》在《運城日報》頭版刊登,並編入運城地區集資辦學記實《千秋偉業》一書。1995年,運城地區校園經濟現場會在萬榮召開,我撰寫的《窮則思變求出路,師生共同栽果樹》,總結概括了萬榮縣“一校一個小果園,生均一棵經濟樹”的成功經驗,深受運城地區領導的重視,並被普遍推廣。1996年,萬榮縣積極改變育人環境,創建了100所文明校園。我不失時機地撰寫了《萬榮縣環境最美是學校》《爲托起明天的太陽》等新聞報道,分別被《山西日報》和《中國綠色時報》刊登。同時,我總結撰寫的《增強教育自身“造血”功能的有效途徑》《淺談“優化育人環境”的育人功能》《發展校園經濟,創建文明校園,在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論文,分別獲運城地區教育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並被全國勤工儉學會刊《吉林教育》刊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1999年,萬榮教育可謂喜事連連。“運城地區校園綠化現場會”、“運城地區幼兒素質教育現場會”、“運城地區預防青少年犯罪現場會”接連在萬榮召開。我分別撰寫了《大興校辦產業,創建文明校園》《圍繞素質夯基礎,保教並舉育花紅》《開展法制教育,淨化育人環境,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三個大型經驗材料,深入細緻地總結和概括了萬榮教育的良好做法和成功經驗,全面展示了萬榮教育的靚麗風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000年以後,我負責教育局辦公室工作,更是責無旁貸地積極發揮輿論推動作用,爲萬榮教育的振興鼓與呼。我組織辦公室同志共爲上級部門上報萬榮教育重大信息數百條;在縣、市電視臺播出萬榮教育新聞上千條;在各級報刊雜誌刊出萬榮教育報道數百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005年春節期間,萬榮縣開展了一場“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4500名教師走村入戶,與家長零距離對話,讓羣衆爲教育把脈。我撰寫的報道《一場心靈對話的交流》在《三晉都市報》《山西教育》刊載,在全省產生了較大影響。萬榮縣三名職中畢業生被韓國大型造船企業聘用,我撰寫的報道《身懷絕技闖韓國》在《山西日報》《山西農民報》等報刊登載,使廣大家長、學生充分認識到:上職中也是一條成才的路。當青年教師閆麗勤帶病工作,昏倒在講臺上以身殉職後,我立即撰寫了報道《生命譜寫的壯歌》,在《山西日報》《運城日報》等報刊登載,激勵廣大教師愛崗敬業,向英雄學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任職其間,我親自執筆撰寫的在全省範圍內產生了較大影響的記實報道還有:《爲了人民的期盼》《爲了孩子的終身發展》《萬榮縣“信息技術大棚車”送教下鄉》《萬榮縣高中教育形成多元化辦學新格局》等;撰寫的弘揚時代楷模的人物通信《當代教壇“保爾”——武瑋》《較量命運——許轉珍》等,分別在《山西日報》《山西農民報》《三晉都市報》《山西教育》等省級以上報刊登載;還有200餘篇新聞報道分別在《運城日報》《運城教科報》《科學導報》等市級以上報刊登載。爲此,中共萬榮縣委、運城市教育局、山西省教育廳多次授予我“信息報送先進個人”、“教育宣傳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並做爲特邀嘉賓出席了“第五屆中國教育家大會”,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蔣正華、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文元等領導合影留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2017年9月,我結束了43年的教育職業生涯,光榮退休。但我歌頌教育,歌頌偉大祖國,歌頌人民美好生活的愛筆並沒有停歇。黨的十九大以來,有感於全民奔小康,新農村建設的巨大變化,我撰寫了《故鄉抒懷》《最是難忘故鄉情》等文章,歌頌黨的英明領導,讚美家鄉的巨大變化;我撰寫的《失落的聖果》《一個蘋果的心語》等文章,抒發了憫農情懷,反映了果農的艱辛與期盼;我撰寫的《人鼠情仇》講述了童年趣事,引發了環保思考;我撰寫的《我愛家鄉的紅酸棗》歌頌了頑強不屈、百折不撓的萬榮精神萬榮人;我撰寫的《生命澆鑄的豐碑》,緬懷和追憶了一位爲興學建校而獻身的老村長的動人事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 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愛是一切付出的源泉。”我之所以40餘年筆耕不輟,就是因爲我深深地愛着偉大的祖國。我感恩祖國選擇了自己,我感恩祖國成就了我的事業!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要繼續與祖國同行,永遠爲祖國而歌!\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474080244024024b468190bfcb1a5f8\"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1000\" alt=\"高敬傑 | 感恩祖國當放歌\" inline=\"0\"\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作者簡介】高敬傑\u003C\u002Fstrong\u003E,萬泉橋頭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曾任運城市督學、萬榮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作爲特邀嘉賓出席第五屆中國教育家大會,與知名教育家魏書生合影,先後在國家及省市級報刊發表通訊報道、經驗論文、文學作品等200餘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編輯出版:\u003C\u002Fstrong\u003E今日頭條·中山文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責任編輯:\u003C\u002Fstrong\u003E張勇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運營人員:\u003C\u002Fstrong\u003E齊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9497518035440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