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就是曾侯乙墓,謎一般的地下宮殿,霧一樣的千年往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23478dc232b43709396f700c4c37b6e\" img_width=\"630\" img_height=\"484\" alt=\"曾侯乙編鐘發現始末:墓穴中深達3米的積水被抽乾後的神奇發現\"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千年古墓驚現隨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8年,對於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匯地帶的湖北省隨州市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中國考古界乃至世界來說也是振奮人心的一年。\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803186719f347ed81703298725d764b\" img_width=\"399\" img_height=\"249\" alt=\"曾侯乙編鐘發現始末:墓穴中深達3米的積水被抽乾後的神奇發現\"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遠古悠揚的編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人們還來不及爲這個驚人的發現欣喜的時候,墓中的積水抽乾了,一個更大的世間奇蹟出現在了眼前。

"\u003Cdiv\u003E\u003Cp\u003E41年前,在隨州城郊一個名爲擂鼓墩的小山包上,發生了一件轟動全國、震驚世界的大事,一段鮮爲人知的歷史也從此昭然天下......隨着一座古墓的驚現,帶來了許多難解的謎團。這座墓葬的主人是誰?底下的宮殿中保存了怎樣的曠世奇珍?又是什麼神祕的力量讓這座古墓逃過場場浩劫,保存完好?這就是曾侯乙墓,謎一般的地下宮殿,霧一樣的千年往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23478dc232b43709396f700c4c37b6e\" img_width=\"630\" img_height=\"484\" alt=\"曾侯乙編鐘發現始末:墓穴中深達3米的積水被抽乾後的神奇發現\"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千年古墓驚現隨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8年,對於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交匯地帶的湖北省隨州市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對於中國考古界乃至世界來說也是振奮人心的一年。而這全部歸於隨縣郊區擂鼓墩大型古墓的發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78年2月,武漢空軍後勤部的雷達修理所正在擴建廠房,在開山炸石、平整土地的過程中,他們在堅固的紅砂岩中發現了一大片來歷不明的褐色泥土,而這些線索起初險些被縣文化館的同志忽略,錯過這個驚世古墓。直至這片神祕的褐土層被炸碎和清除之後,一層人工鋪設的石板出現了,這座古墓纔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經過專業人員的勘查,得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這片“褐土”是個面積達220平方米、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六倍的“超級古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振奮之餘,人們不禁思考,這裏爲什麼會出現規模如此宏大的古墓?古墓的主人會是何方神聖?武漢市西北155公里的隨州應該是楚國故地,這次驚現的古墓會是楚國墓葬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查遍資料,我們唯一能夠了解的就是一個古老的傳說:2000多年前,有一個叫“隨”的古王國曾在這裏建都,隨州的名稱就來源於此。而除此之外,這個古國的歷史及文化,何時產生又何故滅亡就統統不得而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人們還在爲這個問題所困擾的時候,工地上傳來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在墓葬南北兩坑相交偏西處發現了一個人爲挖開的洞,此墓顯然曾遭盜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個盜洞的出現大大打擊了人們的積極性,大家紛紛猜測可能墓中的寶貝已經被盜掘一空,一時間質疑聲四起。然而專家很快給出了新的意見:儘管有盜洞,但規模小,屬於早期的一種民間小型盜竊(事後,從盜賊留在洞口的物品分析,盜墓時間約在墓主下葬後300年左右的戰國至秦漢這段時間),不可能把文物全部盜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這樣,工作人員懷着忐忑的心情繼續發掘。經歷了大約兩個月的發掘,巨大的槨蓋板終於展露出來。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來了,這座古墓到底保存如何,是否曾經遭到盜擾,這一切的謎題就將在這一刻見分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揭開槨蓋板,人們不禁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有的文物都浸泡在3米深的渾水裏,一些棺木橫七豎八地浮在水面上。浸在水中的千年古墓,這對於考古工作者來說真是一塊燙手的山芋。由於墓室在早年滲入了大量雨水,使人們無法知曉水下的情況,誰也不敢貿然行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守得雲開見月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對眼前近3米的積水,不少人也表示出極大的失望,因爲這樣一座進水的古墓意味着不可能出土像馬王堆那樣的絲綢,像江陵鳳凰山那樣的古屍了。但是,直覺告訴大家,不能就此放棄,這座古墓中一定還保留着許多驚人的祕密。於是,艱難的排水工作又緊張地展開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古墓的排水工作進行得十分謹慎。因爲誰也不知道墓葬中隨葬品的保存情況到底如何,一旦墓中有漆器或者木器,倘若離開水浸泡的潮溼環境就會迅速乾裂,造成慘重的損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隨着槨室的水位慢慢下降,水裏的奇珍異寶逐漸露頭。人們的情緒也隨着它們的露面不斷升溫。突然,一隻“無頭小鴨”浮出水面——這就是後來被製作爲郵票的“鴛鴦形漆盒”。它的出現簡直就是一劑興奮劑——文物沒被盜光,水裏還有“寶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久,深埋地下的木槨構築露了出來,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個豪華寢宮,分東、中、西、北四室,其平面外形與墓坑相同。經過測量,墓坑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8米,總面積220平方米,就槨室而言,它比出土西漢女屍的馬王堆一號墓大6倍,比出土西漢男屍的江陵鳳凰山168號墓大14倍,比出土越王勾踐劍的望山一號楚墓大8倍,這樣龐大的一座墓葬,它裏面到底埋藏着怎樣的珍貴文物呢?隨着發掘的繼續進行,在西室發現了13具陪葬的女屍。而在墓葬的東室,8具木棺陳列其中。隊員們發現,有6具是東西向平行置於主棺之東;有2具南北向呈“一”字形列於主棺之西。棺木內各有1具人骨架。後來送往醫學解剖與鑑定,8名死者均爲女性,年齡在19~26歲之間,身高在154.25~160.53釐米之間。顯而易見,她們是作爲墓主人生前的妃妾或近侍宮女,爲墓主人殉葬而被埋入墳墓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樣算來,西室的13具陪葬女屍加上東室的8具,陪葬人殉的數目一共是21具。其實這個數字並不平常。而至於這個神祕“21”的不凡之處,就要從古人的習俗談起。古人認爲7是一個輪迴,而每個人只要輪迴3次便可以成爲上天的主宰,墓主當然早就知道這個虛幻的“規律”,於是認真挑選了21位如花似玉的年輕妃子和歌伎陪葬,這些活生生的人就這樣被埋入黃土中,去陪伴歸西的君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神祕的朱漆彩繪大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考古發掘還在繼續。人們發現,這座墓葬與以前發掘的古墓不同,整個墓穴呈現出不規則的多邊形,這在以對稱爲美的中國古代墓葬中並不多見。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13米深的墓穴直上直下,找不到任何階梯的痕跡。而存放墓主的棺槨也就直接存放在墓道直通的槨室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一個體形龐大,銅木結構的彩繪漆棺。在過去的古墓發掘中從未見過,確屬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根據測量,人們發現主棺的規模令人喫驚,它有3.2米長,2.1米寬,2.19米高,分兩層,在外棺裏還放着內棺。而工程師則估計主棺可能重4噸左右。更令人稱奇的是外棺一側的下方,還開有一個門洞。有人猜測,這也許是爲了讓主人的靈魂能夠自由出入而設。和外棺相比,內棺顯得無比精美,內外塗滿了硃紅的漆,兩側各畫有一個窗戶。在棺槨的周圍,佈滿了繁複而神祕的裝飾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槨蓋頂部的圖案由136條龍組成,共4行,每行17組,每組兩條龍,首尾相接。棺的兩側的主體圖案都相同,即以對開的格子門爲中心,繪一些神獸武士持雙戈戩守衛,描繪得十分森嚴可懼。左邊有6個神獸,分上下兩排,均右手持雙戈戩。最左邊上下兩個神獸形象一樣:人首,人面,頭頂上有一對尖角,兩耳肥碩,軀體着鱗甲,除上肢和下肢外,還伸出三對羽翼狀的東西,胯下有一條大長尾;從軀體看,似龜非龜,似獸非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些奇禽怪獸到底是用於辟邪還是預示祥瑞呢?抑或這些動物曾經是曾侯乙一族的圖騰?我們又該如何解讀這些神祕符號和圖案背後所蘊藏的信息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人認爲這是古代傳說中驅邪避鬼的“土伯”。何爲“土伯”?漢代屈賦大師王逸說,“土伯,后土之侯伯也”“言地土伯,執衛門戶”。也就是說土伯乃陰間之門衛。屈原在《楚辭·招魂》裏有一節詩云:“魂兮歸來,君天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約,其角觺觺些。”並描述土伯“其身若牛”“參目虎首”。而這些信息都與曾侯乙墓棺槨上的神祕形象基本吻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棺材出土時,旁邊還站着這樣一個青銅動物,它長着鹿一樣美麗的角,卻有鶴的長頸和翅膀。在古代中國,鶴和鹿都是吉祥的動物,神仙經常乘坐仙鶴飛翔。也許,這個鹿角立鶴就是準備馱着主人昇天的神鳥。\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803186719f347ed81703298725d764b\" img_width=\"399\" img_height=\"249\" alt=\"曾侯乙編鐘發現始末:墓穴中深達3米的積水被抽乾後的神奇發現\"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遠古悠揚的編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人們還來不及爲這個驚人的發現欣喜的時候,墓中的積水抽乾了,一個更大的世間奇蹟出現在了眼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這是一組罕見的編鐘:65個青銅的編鐘整齊地掛在木頭的鐘架上,彷彿剛剛被埋入地下。而當考古人員輕輕敲打編鐘時,竟傳出了清脆如新的美妙音符,彷彿這組巨大的編鐘就在昨日剛剛鑄造而成,而非經歷了千年的滄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仔細觀察,編鐘分三層,每層的鐘形態各不相同。最上面一層的叫鈕鍾,中間及下一層的叫甬鍾。編鐘的大小差異很大,使得它音域寬廣,可以奏出完整的一組音律。此外,更爲神奇的是,一般的物體只能發出一個樂音,但是這組編鐘的每件單鍾都能發出兩個樂音,並且互不干擾。而整套編鐘的總重量更是達到5噸左右。此外,編鐘上還刻有3000多個雋永的中國古文字,包括對編鐘的編號、記事、標音以及樂律,稱得上是古老的音樂教科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編鐘鍾架爲銅木結構,呈曲尺形,橫樑木質,繪飾以漆,橫樑兩端有雕飾龍紋的青銅套。中下層橫樑各有三個佩劍銅人,以頭、手託頂樑架,造型獨特,製作精良,引人注目。銅人身着長袍,腰束金帶,神情肅穆,是青銅人像中難得的佳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春秋時代的編鐘向來以氣勢恢宏聞名於世,而曾侯乙墓出土的這一組更可以說集大成之作。由於後世仰慕,所以也多有仿造。而崇古尚古的宋徽宗,就曾仿照當時出土的六件春秋時期的編鐘鑄造了一組,稱“大晟”編鐘。鍾爲橢圓形,扁體雙夔鈕,飾多層蟠虺紋,但其形制呆板,紋飾模糊,是典型的宋仿銅器,與曾侯乙的這組編鐘不可同日而語。2000多年來,這座編鐘一直穩穩地站立在原地,見證日轉星移,成就了世界考古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幕,也是擂鼓墩古墓出土的最瑰麗的珍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對如此精美絕倫的曾侯乙編鐘和衆多精美的隨藏品,人們在欣喜若狂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絲疑惑,發掘時明明發現了盜洞,可爲什麼墓葬中的器物絕大多數能夠完好無損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來,古墓墓區岩石和底下1~9米處都含有水,這些積水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長期呈酸性,對人的身體是致命的。因此,我們可以假想推測盜墓時的情景:古墓墓坑中積水很深,而且積水有很強的酸腐蝕性,當盜墓賊鑿開槨木後發現墓坑積水,哪敢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只得悻悻離去。2400多年前的墓主恐怕也沒有想到這種自然物質居然能讓他躲過盜墓賊的劫掠,從而避免了自己被拋屍荒野的命運,更重要的是墓中寶藏也免遭被盜的厄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8ec9efd63414cb5a47536b42025ff98\" img_width=\"598\" img_height=\"349\" alt=\"曾侯乙編鐘發現始末:墓穴中深達3米的積水被抽乾後的神奇發現\"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神祕的曾侯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解決了盜墓的疑惑,接下來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墓主身份的確定了。爲了解決這個疑問,專家們開始仔細研究出土隨葬品的情況,希望能通過銘文得到解開墓主身份之謎的鑰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工夫不負有心人,主棺旁的一件短柄銅戈引起了專家的關注。在銅戈上依稀可見一行銘文:“曾侯乙寢戈”。古人視棺如寢,此戈顯然是墓主人近衛武士所持。隨後,在之前出土的編鐘上的銘文也指出,這套編鐘是屬於“曾侯乙”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統計,在擂鼓墩一號墓出土的125件青銅禮器、雜器中,109件上共計117處出現了“曾侯乙”的銘文,幾乎全是“曾侯乙作持用終”七字,個別爲“曾侯乙作持”五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衆多例證之下,墓主人確定爲曾侯乙似乎已經問題不大。可是傳說之中這裏明明是隨國的領地,而且《春秋》《左傳》《國語》等文獻中也出現過對隨國的記載,這裏怎麼又會出現曾國國王的墓葬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關於這個問題,有人提出,唯一的解釋就是曾國即爲隨國,而史書上的“隨”實爲“曾”之誤。首先,通過文獻記載,兩國國君姓氏相同,其次,兩國統治疆域相合。從已發現的12批曾國有銘銅器看,曾國的勢力範圍大致以今隨州市爲軸心向四周延伸,西起襲陽,東過隨城,北到新野,南達京山。與此同時,據記隨事較多的《左傳·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漢淮之間”“速記”等地名來看,其境域當包括今漢水以東,桐柏山以南,廣水以西,鍾樣、京山以北地區。這是一個驚人的巧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三個理由便是曾、隨存在的年代相當。從已知的文獻和考古材料,人們發現曾、隨都是從東周初到戰國時期活躍於同一個地方的國家。吻合的地方如此之多,除了得出曾、隨是一個國家的結論外,其他的解釋似乎都是多餘的,歷史長河中的事物就是這樣撲朔迷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弄清了隨國和曾國的關係之後,人們最關心的莫過於曾侯乙生前到底是怎樣一位國君?爲什麼人們對歷史上的曾侯乙和曾國知之甚少?這一連串疑問的答案都隱藏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和撲朔迷離的地宮之中,我們只有層層剝繭,才能窺探其中的玄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屍體的骸骨,可以知道墓主人的身高大約1.63米,年齡在42歲左右,由於頭骨保存比較完好,人們復原了墓主人的頭部雕像。這是一個相貌平平、身材矮小的男人,可是他的墓穴如此豪華,說明他曾經擁有至高的權勢和無窮的財富,他的人生一定有着非凡的經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根據文獻考證和碳14測定,可以推定曾侯乙的死亡年代在公元前433年到公元前400年之間。那正逢從公元前五世紀到公元前三世紀,即戰火紛飛的戰國時代。那麼,在這樣一個亂世出英雄的特殊時代,曾侯乙究竟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統計,曾侯乙一共給我們留下了125件古代樂器和百餘件青銅器。在衆多莊重的禮器中,有一套被稱爲“九鼎八簋”。它們是祭祀祖先的祭器,規格很高,只有貴族才能使用。僅憑着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確信,曾國曾經擁有相當強的實力。而在隨葬品當中,還有大量楚國的王、太子和大臣饋贈的禮物,在出土的編鐘中,就有一個是楚王贈送的。這些證據說明,曾國和楚國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據這些歷史的碎片和文獻的記載,我們嘗試這樣描述這位傳奇的曾侯乙:曾侯乙生活在春秋末年和戰國初年。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曾國也是在這樣一個大動盪的時代中逐步走向消亡的,而曾候乙就是這個時代具有戲劇性的一個國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出生於越王勾賤臥薪嚐膽吞滅吳國後的第20個年頭(公元前456年)。曾侯乙的父親是一個懦弱無能的君主,他一味地依賴楚國的庇護,隨着楚國西進計劃的實施,曾國成了楚國第一個要吞併的小國。曾侯乙承繼王位的時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外患,他試圖勵精圖治,但由於國力太弱,在經過幾年的抗爭之後,最終屈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元前420年,曾侯乙向楚國稱臣,曾國成爲楚國的附庸。在後來的十幾年時間中,曾侯乙縱情聲色,強納民間少女充實後宮,並聽信讒言,放逐伯勤等忠臣,國力日趨衰落。曾侯乙想讓曾國萬世水存,於是每月派人送曾國的一個美女給楚王,還四處給楚國的重臣送禮,這在無形中削弱了曾國的地位和實力,以至於曾侯乙死了(公元前400年)不到3年,楚國使藉口曾國不朝貢,便出兵滅掉了曾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們不禁感嘆,在歷史的洪流中,多少曾經繁盛一時的文明和呼風喚雨的君王都變成了“逝者如斯夫”的轉瞬。千百年後留下的只有不解的謎團和後人扼腕的感嘆。正如這座曾侯乙墓一般,我們既不知道它從何處而來,也不知道它將會把我們引向何處。曾侯乙和他的陵墓對我們來說還是一個尚未破解的謎題,或許多年以後,我們的孜孜以求將揭開這段塵封已久的歷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更多內容,敬請關注《謎案重重的王陵》,京東套裝滿100減50~\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style\u003E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u002F*pc 樣式*\u002F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u002F\u002Fs0.pstatp.com\u002Fpgc\u002Fv2\u002Fpgc_tpl\u002Fstatic\u002Fimage\u002F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u003C\u002Fstyle\u003E\u003Cdiv id=\"pgc-card\" class=\"pgc-card\"\u003E \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item.jd.com\u002F12492782.html?dist=jd#crumb-wrap\" target=\"_blank\" class=\"pgc-card-href\"\u003E \u003Cdiv class=\"pgc-cover\" style=\"background-image:url(http:\u002F\u002Fimg12.360buyimg.com\u002Fn0\u002Fjfs\u002Ft28498\u002F326\u002F815890620\u002F255690\u002Fcb18cdea\u002F5bff9517N8ab9ae52.jpg)\"\u003E\u003C\u002Fdiv\u003E \u003Cdiv class=\"pgc-content\"\u003E \u003Cdiv class=\"pgc-content-title\"\u003E神祕消失的王陵+寶藏+古國+文明(套裝全4冊)\u003C\u002Fdiv\u003E \u003Cdiv class=\"pgc-content-desc\"\u003E\u003C\u002Fdiv\u003E \u003Cdiv class=\"pgc-content-price\"\u003E¥168\u003C\u002Fdiv\u003E \u003C\u002Fdiv\u003E \u003Cdiv class=\"pgc-card-buy\"\u003E \u003Cdiv\u003E\u003Ci class=\"pgc-icon-buy\"\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div\u003E \u003Cdiv class=\"pgc-buy-text\"\u003E購買\u003C\u002Fdiv\u003E \u003C\u002Fdiv\u003E \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93820351728897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