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海一家小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負責人王女士告訴記者,公司在宿遷雪楓公園附近開發了第一個樓盤,下一步將不考慮繼續拿地投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就民營企業融資、房地產開發和白酒產業發展等問題,致電致函洋河股份、洋河新區管委會和宿遷市政府,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具體回應。

"\u003Cp\u003E劉頌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蘇北城市宿遷,在江蘇省13個地級市中,經濟總量屈居末位。而且,近年來,其引以爲傲的支柱性白酒企業,在營業收入方面與同行業龍頭企業相比,差距逐漸擴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國經營報》記者實地調研瞭解到,爲擺脫“差生”現狀,近期,一方面由市長帶隊赴省外奔走考察,學習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另一方面研究部署“中國酒都”建設工作,決定做大做強酒類產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明確提出今後3年打造7個千百億級產業的宏偉目標之下,宿遷市中小企業尚且面臨融資難和投資信心不足的問題。與同類白酒產業名城四川宜賓相比,宿遷對於洋河酒廠的依賴度強,中小型白酒企業多數爲家族式企業,企業主的管理能力不高,產值貢獻微薄,二三線品牌呈現“斷檔”局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前任市委書記受賄案的後遺症未能消除,“瘡疤”般的爛尾樓依然殘留在宿遷市的核心商圈和偏遠郊區。民營企業拿地意向不高,甚至轉戰其他城市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昔日乾隆下江南留宿之地,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正在“強敵環伺”之中尋求經濟突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記者就民營企業融資、房地產開發和白酒產業發展等問題,致電致函洋河股份、洋河新區管委會和宿遷市政府,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具體回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劉半城”後遺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宿遷市西湖路青海湖路口的霸王舉鼎廣場,是當地最爲著名的地標之一,在市中心核心商圈範圍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不走近些看,不知道外表富有現代感的大樓,內部還是未裝修的毛坯狀態。靠近樓道口的牆體表面,大拇指粗的鋼筋沒處理完便草草收工,被藍色鐵皮擋在裏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當地知情人士介紹,該項目是宿遷市中心最大的爛尾項目中豪國際廣場,四年多前建成以後,便一直荒置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中豪國際廣場的營銷辦公點,一張商務辦公房源銷控表上顯示開發企業爲江蘇中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其中,三號樓的數套5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已售出。一名在場的工作人員說,每天有人員上班,負責銷售寫字樓和住宅房源,目前高樓層還有較多寫字樓房源未售出。“原先的董事長劉衛高出事以後,項目停工幾年。接下來,應該很快就要動工,昨天有人在地下室安裝水電。”該名工作人員介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開資料顯示,來自浙江的商人劉衛高曾是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中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因背靠原宿遷市委書記仇和的政治資源,其在宿遷開發的房產項目囊括住宅、商場、寫字樓和娛樂設施等,幾乎佔據了宿遷新城的半壁江山。劉本人因此被坊間戲稱爲“劉半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有繁盛場景在2015年3月份,仇和被調查的消息公佈之後戛然而止。檢查機關起訴指控稱,仇和非法收受、索取劉衛高等13人財物,共計摺合人民幣2433萬餘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牆倒衆人推。公司實控人捲入官員受賄案帶來的連鎖效應是,旗下的房產項目悉數停工。一位在宿遷投資房地產開發的企業主介紹,多家建設公司直接受到衝擊而倒閉,一些項目的開發商捲款跑路,大量購房者因項目爛尾而維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4日,記者在宿城區洋河火車站對面看到,多幢未建設完工的商業辦公樓被荒置在圍牆裏,部分樓棟的外立面還未裝修,工地的大門緊鎖,裏面無人看管。綠化坪的雜草瘋長,接近一個成年人身高,工地的項目部也已人去樓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宿遷市統計局此前通過座談走訪和電話調查的方式,跟蹤調查全市25家房地產企業形成一份調研報告。該報告顯示,有繼續拿地意向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不到四成,僅六成企業有在建項目,房地產開發投資支撐乏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對比近六年來宿遷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可以發現,以2015年爲分水嶺,2015年之後,宿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明顯下滑。據宿遷市統計數據顯示,2013~2018年及2019年前兩個月,宿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約爲305.46億元、377.14億元、362.53億元、309.76億元、243.00億元、(未公開)、(未公開),同比增速分別爲39.7%、23.5%、-3.9%、-14.6%、-21.6%、4.1%、-5.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海一家小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負責人王女士告訴記者,公司在宿遷雪楓公園附近開發了第一個樓盤,下一步將不考慮繼續拿地投資。“地價太高,很難做下去,今年公司準備轉戰河南省民權縣去拿地開發項目。市內樓盤多,房價水平低,開發起來利潤微薄,不划算的生意誰愛做?”王女士反問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房地產開發投資的積極性不如從前的狀況,得到宿遷市政府一位處室負責人的認同。其告訴記者,政府仍在積極推進解決劉衛高遺留的爛尾項目,短時間內沒辦法給出確切的答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圍繞企業和官員的政商關係問題,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祕書長陳耀在調研山西等省份之後發現,這是很多城市當前最爲突出的問題,其影響到城市大體量項目的運營,甚至影響地區經濟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個別官員的落馬,一方面讓背後的關聯方受到牽連,建設公司和購房者的投資回報落空,項目本身還將受到追查,工程會被凍結進行評估。另外,一些關聯配套項目,比如學校、醫院和公共服務設施都可能因此暫停,個別項目會陷入長時期停頓期。陳耀認爲,多數地方在經歷上述問題過後,很多投入的資金打了水漂,給地區經濟帶來負面衝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民企投資低迷\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宿遷市政府官網曾坦言,一家企業扛不起“中國酒都”建設的大旗,應該加大對中小酒企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差別化競爭、兼併重組,推動酒企抱團集聚發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在實際運營中,不僅上述房地產企業投資支撐乏力,宿遷市部分民營白酒企業同樣存在投資信心不足,抱有觀望情緒的表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5年前,江蘇商人蔣鐵軍在宿遷市洋河新區建造兩間廠房開始闖入釀酒行業。如今,他的酒業公司已擴大到20餘畝,工廠、倉庫和辦公樓一應俱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的一個工作日下午,記者走進蔣鐵軍的酒業公司時,倉庫裏堆積着成箱的白酒,空氣中依然瀰漫着一股酒香。6~9月份是洋河鎮釀酒的停產期,整個廠區沒有工人開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蔣鐵軍早年在當地農商行貸款註冊公司,還清貸款之後,由於利息過高便再沒有融資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宿遷開公司,找親戚朋友借款融資是非常正常、而且普遍的現象。”他談到,公司的設備和硬件已不能滿足發展需要,但其仍在觀望政府的實際政策,纔敢進一步融資,如果有貸款方面的優惠政策,則可以加蓋辦公樓,提供更好的環境方便外來客商前來談生意,“參觀過外省的白酒企業,感到很慚愧,我們的公司只能算是小作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融資是制約宿遷市實現產業跨越發展的一大“瓶頸”。2018年,宿遷市統計局對全市規下工業、規下服務業、限下批零住餐和建築業小微企業開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小微企業經營狀況不容樂觀,企業家投資信心不足,融資難問題突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述調查發現,近九成宿遷市企業對公司或行業的投資前景信心不足,部分小微企業因環保整治階段性停產,降低小微企業的投資意願,過半企業因成本高影響投資意願。調查顯示,13家企業因經營成本高、狀況不佳而不願投資,10家企業因投資成本高、只想保持現狀而不願投資。累計達23家,佔全部調查企業的54.8%,是影響企業投資意願的主要因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外,有七成企業反映融資困難。銀行貸款門檻高、環節多、時期長、額度小,民間貸款利息高是融資難的首要表現。資金投資大、融資渠道窄、融資成本高、企業無可抵押擔保資金位列次席,是融資難的主要表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於大多數小微企業在創建伊始就未建立起規範的財務管理制度,會計資料不連續、不完整,資金較少而且設備價值不高,無論是固定資產還是流動資產存量都相對較少,企業經營狀況難以把握,造成銀行在對企業放貸時存在較大顧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宿遷市政府官網顯示,目前宿遷共有白酒企業近150家,其中規模以上白酒企業32家,去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1.51億元。也就是說,除去龍頭酒企洋河股份的241.6億元營業收入,其他百餘家酒企的總營收僅60億元,約爲洋河股份白酒企業的四分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宿遷的白酒企業的話,除了洋河酒廠一枝獨秀,其他企業的規模都不行。”前述宿遷市官員直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江蘇乾隆江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綜管部主任王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白酒是非常依賴品牌知名度的產業,大品牌受歡迎度高,其他品牌企業想要做大規模是比較困難的,能生存下來都不容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宿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曾公開指出,宿遷的白酒企業沒有形成梯隊發展的局面,“小巨人”白酒企業“斷檔”,酒業大王、龍頭企業如何更好地帶動行業發展是一個亟待突破的課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千億產業豪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2年,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正式授予宿遷市“中國白酒之都”稱號。宿遷作爲中國東部城市中唯一的“酒都”,已經歷七年的發展。然而,酒都建設的成效並不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據宿遷市政府官網援引的文章指出,近年來,雖然宿遷持續放大“中國酒都”品牌效應,但酒都的品牌知名度不響、認可度不高、影響力不強等問題依然突出,還沒有真正形成宿遷特有標識,知道洋河不知道宿遷、知道宿遷不知道“中國酒都”等現象仍然存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從宿遷市在江蘇省內的經濟情況來看,根據江蘇省和各市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宿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50.72億元,位列省內13個地級市中最後一名;增速爲6.8%,位列第五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橫向對比茅臺酒所在的遵義市,2014~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爲1874.36億元、2168.34億元、2403.94億元、2748.59億元、3000.23億元,宿遷市則分別爲1930.68億元、2126.19億元、2351.12億元、2610.94億元、2750.72億元。自2015年起,GDP一直低於遵義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食品飲料產業作爲宿遷的傳統支柱產業,是宿遷實施千億級產業培育計劃的重點方向。7月11日,宿遷市召開食品飲料行業重點企業解難幫扶工作會辦會,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愛軍強調,對於企業家提出的困難,各部門要拿出有效辦法,加快解決企業存在的用工難、招工難、融資難、物流貴和運營成本高等問題,爲企業高質量發展掃除“攔路虎”和“絆腳石”。\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75216966385716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