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禺專攻書法創作和書法美學研究,經過六十餘年的磨礪,他的藝術形成兩大風格:一是以魏碑的筆勢入草,將雄渾的方折筆法融入圓轉的草書,形成厚重的“方草”藝術,以此倡導大氣磅礴的“漢唐雄風”精神。\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前,由廣東省文史館指導,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和廣州圖書館、嶺南美術出版社等共同主辦的黨禺·《讀寫經典》書法藝術展在廣州市越秀區文化館開幕,展出黨禺《讀寫經典·黨禺藝術叢書》書法原作50餘幅。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Y6Sjppx7Srql\" img_width=\"370\" img_height=\"762\" alt=\"黨禺《讀寫經典》書法藝術展\"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em\u003E■黨禺書法 釋文: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u003C\u002Fem\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日前,由廣東省文史館指導,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和廣州圖書館、嶺南美術出版社等共同主辦的黨禺·《讀寫經典》書法藝術展在廣州市越秀區文化館開幕,展出黨禺《讀寫經典·黨禺藝術叢書》書法原作50餘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禺,河南南陽人,現爲廣東省文史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早年因“藝術創新”理論成名,40歲時以魏碑著稱;50歲後專攻狂草,尤愛懷素;60歲創立了雄渾的方草藝術;70歲後完成心象藝術,強調以畫入書,將傳統書法帶入現代視覺的表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黨禺專攻書法創作和書法美學研究,經過六十餘年的磨礪,他的藝術形成兩大風格:一是以魏碑的筆勢入草,將雄渾的方折筆法融入圓轉的草書,形成厚重的“方草”藝術,以此倡導大氣磅礴的“漢唐雄風”精神;二是將水墨技法引入書法,將漢字內容、內心情趣與書寫形式三者融合,形成書畫交融的“水墨”藝術,將傳統書法帶入當代藝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貴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點:廣州市越秀區文化館\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2098122722810317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