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

是烏龍還是實錘?關於薩摩耶金服使用“探針盒子”被曝光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而這家成立3年就謀求上市的公司也引起注意。

日前,在3·15晚會上,薩摩耶金服被央視點名稱其涉嫌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據央視報道,薩摩耶涉嫌通過放置探針盒子收集用戶個人信息。對此,薩摩耶金服很快就回複稱,“我司已召開緊急會議,併成立專項調查組,正在對節目中提及的問題進行全面摸查。”

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

聲明發表3個小時後,薩摩耶金服公佈摸查結果,從三方面否定了央視報道:

1、薩摩耶從未購買過探針盒子產品;從未向使用過類似產品的第三方公司違規獲取用戶信息;從未偷偷將該裝置放在便利店或商超等場所;

2、視頻中的“薩摩耶吳經理”是另一家的員工,並非薩摩耶金服的員工。

3、吳經理系僞裝成托兒,幫助聲牙科技的李某某銷售,吳經理包括其公司並未購買使用探針盒子。

不過,吳某某確跟薩摩耶金服有關。薩摩耶金服稱,吳某某是深圳紫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紫康網絡”)的員工。紫康網絡由薩摩耶金服離職員工創辦,曾在2018年10月10日與12月4日期間與薩摩耶金服共享辦公室。

券商中國記者進一步瞭解發現,這家成立僅3年的公司,發展腳步很快,2018年9月,薩摩耶金服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書,擬融資8000萬美元,股票代碼“SMY”,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和中金公司爲其聯合保薦。且自創始起,薩摩耶金服便得到了數家知名投資方的青睞。其中不乏阿里系、湧金系、中信資本等身影。

央視點名薩摩耶金服

3月15日,3·15晚會曝光了一款用以採集個人信息的“探針盒子”,該產品能夠探測用戶手機的MAC地址之後轉換成電話號碼,通過這些數據甚至能夠對個人進行精準畫像,進行產品推廣。央視稱,該探針盒子由薩摩耶金服生產,薩摩耶金服將這款盒子放入商場、寫字樓等公衆場合,通過這種方式偷偷採集用戶信息,涉嫌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

3月16日,薩摩耶金服官網發佈聲明稱,薩摩耶金服從未向聲牙科技購買過探針盒子產品,從未向使用過類似產品的第三方公司違規獲取用戶信息,也從未偷偷將這種探針盒子放置在便利店或商超等場所。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16日發佈的這份聲明中,薩摩耶金服表示,經查明2018年11月12日,聲牙科技的李某某(3·15晚會中的聲牙科技李經理)接待了兩位“客戶”。這兩位“客戶”聲稱要購買聲牙科技的產品。然後,李某某向這兩位“客戶”介紹了聲牙科技的探針盒子產品,即片中對於探針盒子的介紹。兩位“客戶”表示,希望瞭解一下深圳有哪些客戶在使用。聲牙科技的李某某找到了朋友吳某某,即視頻中的“薩摩耶吳經理”,並提出希望吳某某能夠扮演使用過聲牙科技產品的客戶。

薩摩耶金服表示,吳某某是深圳紫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康網絡”)的員工,並非薩摩耶金服的員工。紫康網絡是薩摩耶金服離職員工創辦的公司,在紫康網絡初創階段,爲節約辦公成本,於2018年10月10日至12月4日期間,與薩摩耶金服深圳職場共享了辦公室。因此,吳某某接受李某某的委託後,於2018年11月12日週一中午公司午休期間,在薩摩耶金服深圳辦公室會見了兩位“客戶”。

薩摩耶金服稱,在與兩位“客戶”的會談中,吳某某並沒有明確說明是薩摩耶金服購買並使用了探針盒子。但由於使用了薩摩耶金服的辦公場所,所以造成了是薩摩耶金服購買並使用探針盒子的誤會。公司也徹查了所有合作公司、項目的情況,經查,包括紫康網絡在內的所有合作公司、項目均未購買和使用過類似探針盒子一類的違法產品。

天眼查數據顯示,紫康網絡成立於2016年12月16日,主營業務爲網絡科技、信息科技領域內技術開發、技術諮詢等。該公司由自然人康超和薩摩耶金服共同出資成立,其中康超認繳金額100萬,佔股75%,薩摩耶金服認繳33.33萬,佔股25%。

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

薩摩耶成立三年謀求上市,股東大有來頭?

作爲一家2015年成立的公司,薩摩耶金服經歷了3年的快速發展很快就開始謀求上市。

資料顯示,深圳薩摩耶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薩摩耶金服)成立於2015年5月,經營範圍包括依託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務(根據國家規定需要審批的,獲得審批後方可經營);信息技術服務與開發;金融信息諮詢、網上信息諮詢等。

其中,薩摩耶金服目前提供的信貸服務分爲信用卡代償、預借現金服務及信用卡貸款,旗下主推產品爲“省唄”。“省唄”官網顯示,薩摩耶在深圳、上海分別設有總部實行創新管理的雙總部模式,公司創業團隊成員來自招商銀行、平安金融等國內知名金融機構,曾參與國內大型消費金融公司籌建工作,擁有豐富的金融科技創新實戰經驗。

自創始起,薩摩耶金服便得到了數家知名投資方的青睞。根據其官網披露的信息,薩摩耶金服的多輪融資投資方都大有來頭。2015年8月,公司成立僅兩月有餘,即獲得了友信金服千萬級別融資;2016年4月,薩摩耶金服獲得達晨創投的A輪融資;2016年5月,即薩摩耶金服成立一年時,又進一步獲得了“阿里十八羅漢”之一吳泳銘領銜的元璟資本、前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領銜的微光創投的A+輪融資,數額達數千萬人民幣;2017年1月,薩摩耶金服再次獲得由中信資本領投,“湧金系”投資方湧鏵資本跟投的逾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2017年11月,薩摩耶金服還接受了PAG太盟亞洲的C輪融資。

2018年5月,薩摩耶金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出IPO申請,同年9月,遞交IPO上市申請文件。招股書顯示,薩摩耶金服境外主體Samoyed holding limited,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爲其IPO承銷商。

招股書顯示,經過多年發展,薩摩耶金服的用戶數、營業淨收入和淨利潤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截至2017年年末,省唄累計註冊用戶達到1700萬;截至2018年6月30日,省唄註冊用戶數已達到2440萬。在用戶數量增長的同時,薩摩耶金服的放款總額也從2017年末28.38億元,增至2018年6月末的37.6億元。

此外,澎湃新聞也指出,薩摩耶金服的其中5家機構投資人分別是以阿里系元璟資本爲背景的杭州圓景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以“湧金系”掌門人、胡潤女富豪榜前十名陳金霞爲背景的上海聚澄投資合夥企業和上海泓成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前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領銜的北京微光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北京中商聯鑫商貿全資控股的宏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探針盒子纔是罪魁禍首

除薩摩耶金服外,製造和生產探針盒子的聲牙科技也應該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在3·15晚會曝光智能機器人撥打騷擾電話行爲的新聞中,指出了一批問題公司包括中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壹鴿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聲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聲牙科技)、智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央視指出,聲牙科技研發的探針盒子可以在用戶手機無線局域網處於打開狀態時,會向周圍發出尋找無線網絡的信號,探針盒子發現這個信號後,就能迅速識別出用戶手機的MAC地址。類似探針盒子的安全漏洞看似都只能盜取一些信息碎片,但經過大數據精準匹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就會暴露無遺。非法竊取、販賣信息的公司從中賺到了利潤,卻讓用戶淪爲了各種騷擾電話輪番轟炸的對象。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目前在薩摩耶金服聲明中提到的聲牙科技的官網已經無法正常登陸。

在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中稱,聲牙科技的李經理介紹:“公司有全國6億用戶的信息資料,包括用戶手機號等各種信息,只要將搜到的MAC地址和公司系統後臺大數據進行匹配,就可以轉換出用戶的手機號碼。”該公司還自稱匹配率處於業內較高水平。“目前我們基本上相當於國內最高的匹配率,假設說你有一百個人,如果我們只能匹配到60個,那麼不會有另外一家超過60。”李經理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聲牙科技成立於2015年8月12日,總部位於深圳市南山科技園,公司的主業爲微波脈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業引爆"深水炸彈"!經紀併入網金部震憾業界,90後開始擔綱負責人,1/4人員變動,這是華泰轉型全細節

就在週六,98家券商董事長或總經理齊聚上交所,參加科創板動員大會,從投行到經紀部門各領任務

吳曉波要上市了!15年的股王要收購旗下巴九靈96%股權,4年竟涉20起併購,剛因商譽減值計提6.4億

3·15後A股緊急48小時!波及19家上市公司,有的無辜躺槍,交易所第一時間發函詢問,8家已回應

震撼!A股史上第一牛股竟是它,漲了274倍,超百倍有6只!兩大祕訣熬出大牛股,價值投資仍是不二法門

從信心滿滿到惴惴不安,也就是一根長陰線的距離,3000點拉鋸戰心慌慌?能控制情緒的纔是最後贏家

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央視3.15點名的薩摩耶金服,被指涉嫌違規收集用戶信息,原來正謀求上市,股東也大有來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