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说,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他曾多次表示“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刚刚过去的201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也已经交出了一张靓丽答卷:国家统计局 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必须坚定必胜的信心,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着力补齐干部作风建设这块短板。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脱贫攻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也是对干部作风的大考。如何答好这道“考题”?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五要”,把自己与贫困群众放在同等位置,向群众“掏心窝”,努力探求符合当地实际、有市场前景的脱贫致富之道。

一要坚定信心不动摇。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二要咬定目标不放松。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三要整治问题不手软。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四要落实责任不松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五、要转变作风不懈怠。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脱贫攻坚是硬骨头,如期脱贫是硬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应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以贫困不除、有负时代的使命感,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以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不负历史和人民期望,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石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