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瞿老师在这点上可能已经超越全国90%的人了)而近年来,因为两人经常同台表演,瞿弦和还常根据爱人的演出服,提前配好一套“情侣装”,在台上秀秀恩爱,为观众带去欢声笑语,真是羡煞旁人。张筠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瞿弦和则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随父亲回国并定居北京。

他是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是多才多艺的朗诵艺术家,是文艺界诸多艺术人才的伯乐;她从事影视工作多年,后致力于广播演播事业,给无数人的童年留下美好印象;他和她携手走过52年,相互照顾,彼此扶持,是文艺界受人敬仰的伉俪楷模;他是瞿弦和、她是张筠英。

近日,在央视3套《回声嘹亮》的节目中,这对金婚夫妻罕见同台献唱,以一曲《最浪漫的事》打动全场观众。

他们不是专业的歌唱家,却用最平实的演唱触动人们的心扉;他们的歌声算不上完美,却饱满深情、直击内心;他们之间每一个眼神和动作的互动都显得无比真实,引人慕羡。

其实,作为该作品的推荐人,歌中所描绘的情节,亦是瞿弦和与张筠英这对老艺术家的往事经历。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张筠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瞿弦和则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随父亲回国并定居北京。在中学以前,两人其实并不认识,却都有着一个令当时所有小孩子都羡慕的共同点——曾代表全国少年儿童为毛主席鲜花。不过,张筠英(1953年)要比瞿弦和(1955年)早上两年当“花童”。

资料图:孩童时期的两人,分别为毛主席献花

有人说,瞿弦和与张筠英是天生的一对,因为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守,都颇具戏剧性。1955年,两人都成为了北京市少年宫艺术团招收的第一批学员,瞿弦和也开始留意到张筠英的存在。后来,他们又同时被中央戏剧学院提前录取,在学习生活中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

资料图:校园生活中的两人

有意思的是,在当时“禁止恋爱”的校园里,老师和同学们其实都察觉到这两人有“早恋”的迹象。然而,因为他们专业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找不出任何可批评的行为,大家也只好选择性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光飞逝,很快到了毕业之时,本该一起留在北京工作的两人,却因故分开了8年。

原来,瞿弦和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他放弃了北京的优越待遇,自愿前往青海,而张筠英则留在了“中戏”当老师。由于路途遥远,两人要想见面,必须坐上两天两夜的火车,但这都无法阻隔两颗炽热的心。1967年3月,瞿弦和与张筠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之后,两人的处境其实没有太多的变化,探亲的机会依然极少。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张筠英要坐火车去看望瞿弦和更加不易,但她的心中却毫无怨言。转眼到了1973年,瞿弦和调回了北京,这才结束了八年的两地奔波,全家得以团圆。之后的日子里,两人相互扶持,在事业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资料图:全家福

瞿弦和曾表示,如果没有爱人的支持,就不会有自己的今天,故他也将她的喜爱全都放在了心头。在很多人眼中,瞿弦和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不仅嘴巴甜,行动上的表示也堪称模范。在两人婚后的52年中,每逢爱人生日、结婚纪念日、情人节,瞿弦和都会早早准备好礼物。

按照他本人的说法:“每年的重要节点没有一个落下和忘记的,而且每次送的礼物都不重样。

瞿老师在这点上可能已经超越全国90%的人了)而近年来,因为两人经常同台表演,瞿弦和还常根据爱人的演出服,提前配好一套“情侣装”,在台上秀秀恩爱,为观众带去欢声笑语,真是羡煞旁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