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在宝宝出生之后,都希望孩子又健康又整洁,毕竟每天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才讨人喜欢。但是一些缺乏经验的新手宝妈宝爸,很可能因为自己的“洁癖”,误解了正确给宝宝清洁的方法。

其实,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来讲,身体的有些部位并不能过度清洁,这样做反而会降低孩子抵抗力,容易被细菌病毒感染。因此,就算家长再爱干净,孩子身体的这些部位也不能过度清洁。

家长再有洁癖,宝宝的这些部位,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1、宝宝的头部:

宝宝在出生后,可以说头部是最薄弱的地方。而有些“强迫症”宝妈,看到宝宝的头上有一些污垢,总想去给宝宝抠掉。然而,宝宝头部的囟门位置,别说去清理上面的黄色物质了,连摸最好不要摸,事实上上面的黄色物质可以自行脱落。

另外,宝宝的头部还会出现乳痂,表现为厚厚的、鳞片状、带硬壳淡黄色或黑褐色的油腻斑块。而这种乳痂,是由宝宝头皮上的油脂和灰尘结合而成的,对新生儿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脱落。

家长再有洁癖,宝宝的这些部位,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2、宝宝的鼻孔:

虽然天气已经渐渐转暖,但是空气还是非常干燥,因此宝宝的鼻子里自然会堆积很多鼻屎。尤其是刚刚流完鼻涕的宝宝,难免会因为鼻屎的增多而阻碍呼吸、吃奶费劲,于是宝妈们大多会把孩子的鼻孔清理干净。

在给宝宝清理鼻孔的时候,甚至有些宝妈会直接上手挖鼻屎。然而这对宝宝的鼻孔发育并不好,总是挖的话,会让孩子的鼻孔越来越大。更何况过度清理鼻孔,会更容易让宝宝受到细菌感染,如果没有影响呼吸的话,宝妈还是别上手了。

家长再有洁癖,宝宝的这些部位,也不能洗得太干净

​3、宝宝的耳朵:

很多成年人认为清理耳屎,可以像洗头洗澡一样日常,于是总是定期给宝宝清理耳屎。事实上,耳朵有自排自洁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进行咀嚼动作就有利于耳屎外排,因此并不建议掏耳朵。

而且孩子的耳道要比成年人窄很多,再加上免疫力并不强,一旦掏耳不当就可能引起外耳道炎症。因此,除非宝宝的耳屎堵住了整个耳道,引起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才建议进行清理。

各位家长,你的强迫症可不能用在宝宝身上哦!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不妨留言告诉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