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最早記載於《本草綱目》,李時珍記載三七生於廣西,有止血散血定痛等功效,用於金刃箭傷,跌撲杖瘡出血不止,嚼爛塗抹或者打粉覆,血即止。《本草綱目》還提到三七的別名有“三漆”、“金不換”等。

文山三七

三七主產於雲南文山、硯山、馬關、廣南、富寧等地以及廣西的百色地區。三七最早在廣西發現,所以稱之爲田七、廣三七,雲南產三七後來居上,稱爲滇三七,成爲繼廣西之後三七新道地產區,其中以雲南文山三七的質量最好。其餘四川、湖北、江西等地也有栽培。

中藥三七爲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乾燥根,三七爲五加科人蔘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爲陰生植物,喜散射光,溫暖溼潤的環境,忌烈日直射和嚴寒。適宜在冬暖夏涼,四季溫差下的地區生長,三七最適宜海拔爲1400-1800米,年平均氣溫15-17攝氏度。

三七未見野生種羣,在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廣東等地均有栽培,雲南文山,廣西田陽、靖西最爲適宜。

三七一般種植三年採收,採收期分秋冬兩季。8-9月,花蕾抽出,未開花前採收的三七叫"春七",若7月摘取花蕾,使其根充實飽滿,到9月中旬收穫更好。11-12月,果實成熟採種後採收的三七稱爲”冬七“,冬七乾癟不飽滿,折幹率低,質量不如“春七”好,收穫前半月拆去遮陽網,使植株得到充足的陽光,根莖長得更好。

雲南和廣西爲三七的道地產區,主產於雲南文山,硯山,馬關,西疇,麻栗坡,富寧等地以及廣西靖西,百色等地。最早廣西是三七道地產區,雲南產三七質量上乘,成爲繼廣西之後三七新道地產區,暢銷全國,雲南文山三七成爲具有地理標誌的道地藥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