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上述董、監事會新成員的履歷來看,段玉林、張晉現分別擔任中國能源總經理、黨委書記、職務,呂志輝此前任中國能源副總經理,今年4月起,任ST藍科副總經理。此外,ST藍科監事會主席劉桂偉、監事王海波也已遞交辭職申請,經中國能源推薦,建議補選宋亞歐、劉健爲監事候選人。

原標題:ST藍科董、監團隊“換血” 控股股東中國能源人馬即將入駐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正式入主ST藍科(601798)半年後,中國能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能源)正着手對ST藍科的董、監事會實施“換血”。

ST藍科8月3日公告,公司董事長張延豐以及董事黃建洲、陳曉紅等三名董事會成員請辭;與此同時,經中國能源推薦,建議補選段玉林、張晉、呂志輝三人爲董事候選人。該提案已經ST藍科董事會審議通過。

此外,ST藍科監事會主席劉桂偉、監事王海波也已遞交辭職申請,經中國能源推薦,建議補選宋亞歐、劉健爲監事候選人。這項提案也已經ST藍科監事會審議通過。

從上述董、監事會新成員的履歷來看,段玉林、張晉現分別擔任中國能源總經理、黨委書記、職務,呂志輝此前任中國能源副總經理,今年4月起,任ST藍科副總經理;兩名新任監事同樣爲中國能源背景,其中,宋亞歐爲中國能源黨委副書記、劉健爲中國能源副總經理。

去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機集團)擬以所持ST藍科41%股權增資中國能源,今年2月,相應股權變更完成,中國能源正式成爲ST藍科控股股東。在對ST藍科董監團隊調整前,中國能源已經派員擔任ST藍科的副總經理職務。

不久前,ST藍科披露了2019年半年報,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5.7%,達4.18億元。目前,ST藍科主要從事石油石化專用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等業務,對於上半年業績增長,公司解釋稱,受益於一批重大煉化基地建設項目紛紛上馬,形成新一輪投資動能等因素。

2019年半年報顯示,ST藍科的主要子公司和參股公司有三家,分別是上海藍濱、上海河圖以及中紡院。三家公司中,只有上海藍濱是ST藍科100%持股;ST藍科在後兩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爲24%、16%,這兩家公司也未並表至ST藍科。

此外,ST藍科並表的子公司還有蘭州藍亞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機械工業蘭州石油化工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蘭州冠宇傳熱與節能工程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藍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ST藍科在後兩家公司的持股比例爲60%。

雖然ST藍科在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速較快,但業務的持續性仍然留有疑問。一方面,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及扣非淨利潤仍爲負,另一方面,上半年公司的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同樣爲負。從公司財務報表來看,ST藍科上半年應收賬款及預付款項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還有,ST藍科2016、2017年連續兩年虧損,在中國能源入主前後,ST藍科啓動了一系列資產出售行動,既而在2018年扭虧爲盈,成功保殼。其中主要的出售行爲包括向國機資產轉讓藍亞檢測100%股權以及轉讓上海藍濱持有的部分土地資產等。

資產出售無疑對ST藍科保殼貢獻頗多,事實上,公司2018年的扣非淨利潤仍虧損近1.6億元。從中國能源陸續派員擔任ST藍科董監高成員來看,相應人員級別並不低,後續將如何運作值得關注。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9月,招商證券有關負責人赴中國能源、中潤國盈考察調研,雙方在能源投融資、IPO及後期金融服務、企業發債、創新金融合作等領域做了深入探討並達成合作意向。

資料顯示,中國能源是國機集團旗下集能源投資運營、能源工程建設、能源技術研發、能源貿易服務爲一體的綜合性能源服務集團。中國能源聚焦能源領域,深耕電力、化工、環境三大產業。從中國能源官網披露的信息來看,近年來,中國能源在氫能產業及環境產業等方面部署頗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