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諸葛亮的《隆中對》無人不知,這個宏偉的戰略構想一舉改變了整個天下局勢,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的最強戰略,體現了諸葛亮超卓的智慧,不愧爲“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後第一人”。但三國時期除了《隆中對》外,曹魏、東吳和袁紹勢力都曾經有遠大的戰略構想,那麼哪個更厲害?爲什麼?

3:沮授《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很多三國迷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不過很多人都以爲這是曹操陣營的人先提出的。這並不對,先提出這一說法的是毒士賈詡,他提出這一計劃時還不是曹操的人,賈詡是個爲求自保不擇手段的人,董卓被殺後他向李傕獻策“奉國家以徵天下”,鼓動這些西涼將士攻打長安以挾持天子自保。但這僅僅只是一個自保的計策而已,還上升不到戰略構想的程度,也沒有遠大的目標。他的原話是:“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衆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衆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爲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真正提出詳盡戰略構想的是沮授,沮授先是韓馥手下,袁紹佔領冀州後才成爲他的謀士。他向袁紹提出了許多計策,如果袁紹真能聽他的就沒曹操什麼事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公元191年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沮授的完整策略是消化冀州後以冀州強大的人力物力向東剿滅黃巾吞併青州,然後掉頭攻打張燕滅黑山取幷州,取幷州後北向擒公孫瓚得幽州。佔領四州之地後就可以清除周圍蠻夷對中原的威脅平定匈奴,迎接漢獻帝號令天下羣雄,凡是不服從的人就攻打,這樣天下很快就可以平定了。可惜優柔寡斷的袁紹並沒有聽從他的計劃,沮授苦心孤詣構想出來的戰略根本沒有施展。

反而是曹操在毛玠的提議下果斷在公元196年迎獻帝到許縣,然後利用漢天子的大義名分討伐不臣並逐漸統一了天下,不過毛玠的戰略和沮授的有一個字不同,他的叫“奉天子以令不臣”。因爲毛玠提出這個戰略時曹操的勢力還不夠強,對漢天子還是要保持必要的尊重的。沮授除了“挾天子而令諸侯”外,在袁紹攻打許都時提出穩紮穩打的持久戰,官渡之戰時勸阻袁紹不要讓顏良獨自領兵,再次提出和曹操打持久戰,建議派蔣奇帶兵護送糧草到烏巢,每一次袁紹都沒有聽。結果我們都知道了,袁紹的糧草被曹操奇襲烏巢燒掉導致戰敗,此後沮授被曹操捉住後曹操百般相勸也沒有投降,最終密謀逃走失敗後被殺。

2:魯肅《榻上策》

魯肅和沮授都是三國時期被低估的一流謀士,他的《榻上策》一開始是二分天下,而且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早了7年,是公元200年提出的。《榻上策》簡單來說就是魯肅認爲漢室不可能再復興了,咱們先把江東全部佔下來,然後消滅黃祖,攻打劉表佔領荊州,將長江防線弄到手和北方爭奪天下。劉表死後他又勸孫權聯合劉備抵擋曹操,變成了三分天下。其實《榻上策》遠不如沮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高明,沒有預測到天下的變化,曹操的南下,而且對長江上游的巴蜀也沒有考慮,自古以來面對統一了北方有佔據巴蜀的政權江南根本抵擋不了。更何況僅僅滅黃祖奪取江夏東吳就花了8年時間,魯肅死之前都沒有奪取荊州。

1:諸葛亮《隆中對》

毫無疑問《隆中對》是最厲害的,要知道《隆中對》提出的時候曹操正率領大軍南下,而劉備當時不過寄居荊州的小人物而已,兵將不過數千,這個時候不想着怎麼保命就算了,居然想着三分天下有其一!這是何等荒謬的事情?這是何等遠大的抱負和氣魄?隆中對簡單說就是先聯合東吳抵擋曹操的進攻,然後在曹魏和東吳兩頭老虎打架的時候劉備這隻貓虎口奪食佔領荊州,然後西進巴蜀佔領益州。此後和東吳交好,剿滅南方的蠻夷,在北方曹魏內部出問題時捉住機會從荊州和漢中兩路北伐奪取中原。事實上前幾步都完美達成了,公元218年劉備斬殺夏侯淵,曹操親率大軍和劉備爭奪漢中失敗退走。公元219年關羽在荊州北伐大勝曹軍,擒拿于禁斬殺龐德威震天下,嚇得曹操甚至要遷都。如果不是東吳二五仔從背後偷襲和曹魏聯手攻打導致關羽死亡,關羽能做到什麼程度難以想象。

事實上《隆中對》和上面兩個最大的區別是提出時的形勢,當時劉備連個獨立的勢力都算不上,在曹操大軍南下時可以說九死一生,這個時候諸葛亮卻想着瓜分天下,一般人這麼說大概會被當做神經病吧?而魯肅和沮授提出戰略時袁紹和東吳已經擁有很大的勢力了,能想出這些戰略並不奇怪,難度和《隆中對》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這就像諸葛亮帶領中國男足打進世界盃三強,魯肅沮授也帶巴西進世界三強一樣;或者說有人給非洲一個小國領導制定戰略瓜分世界並最終將這個小國發展成世界三強,羅斯福和斯大林領導美國蘇聯成爲世界兩強。這其中的難度差別太大了,世界幾千年的歷史上只有這麼一個諸葛亮做到。李世民、劉秀、朱元璋、成吉思汗、亞歷山大和拿破崙這些人戰績都比孔明強,但他們有誰在卑微的時刻就能預見天下局勢的變化制定這樣的戰略並最終完成大半?論戰略能力全世界歷史上能比諸葛亮強的我還沒聽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