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ye創始人徐磊:區塊鏈並不是一個萬能技術|筱靜觀察

徐磊

武漢大學軟件工程學士、碩士

曾任職於P&G,並獲得2013年度P&G大中華區總裁獎

2016年創立互金信貸平臺快惠金服

2016年底進入區塊鏈領域,創立LinkEye

01

區塊鏈不是萬能技術

新的經濟模式誕生,原有的經濟模式陷入瓶頸,這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一個全球性的經濟困境,區塊鏈與產業的結合能否互相救贖?LinkEye創始人徐磊做客《筱靜觀察》闡述了他對區塊鏈、區塊鏈與產業的理解。

作爲一個區塊鏈信仰者,徐磊認爲區塊鏈從本質上講是一個跨學科、跨領域的複合型前沿技術,具有分佈式存儲、加密算法、共識機制等一些特點,在這些特點之上根據不同行業的特性尋找不同的結合點,能夠解決一些行業問題或者尋求出新的發展機會。但是區塊鏈並不是一個萬能的技術,並不能與所有的產業都有很好的結合點來解決行業問題。

目前市場亂象紛飛,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區塊鏈項目,徐磊認爲版權、票據、徵信行業比較適合區塊鏈技術,但有些行業只是抱着圈錢的不良動機而來,實質上並不能解決問題。

02

邏輯推演要落實執行

目前中國以央行體系爲主的信用體系並不能完全滿足市場的發展速度。從事互聯網金融領域,在支付和消費信貸行業薅羊毛現象是徐磊面臨的一個很直觀的問題,結合區塊鏈的特點以及自己對技術的理解,徐磊認爲通過區塊鏈技術能夠重新構建信用機制,於是創立了以信用生態爲中心的LinkEye,也是第一家基於區塊鏈的徵信聯盟。

LinkEye自成立至今共發佈了兩期產品,一是2017年開始商用的一條聯盟鏈,在各金融公司之間共享黑名單數據。二是一個金融生態的供應鏈,徐磊認爲區塊鏈對於金融行業產生的是實質性的不可逆影響,供應鏈就是結合每個人的信用體系相對應的搭建一些金融產品來完成定向服務。

鏈改的三個層面,一是底層技術層面,二是在應用層與其他產業結合方面,三是證券化方向。徐磊認爲目前這三個層面的探討都只是邏輯上的推演,而推演要落地就需要有人去執行,LinkEye也是在實踐中尋找真知。

03

區塊鏈發展困擾

首先是監管問題,監管局目前並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引,從業者都處在一個探索階段,但同時,徐磊認爲在一個行業發展尚早的時候過度監管也並非一件好事。比如我們所談的泡沫現象,儘管處在熊市也依然有泡沫的成分存在,泡沫在帶來極大負面影響的同時其實也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個行業,一定程度上能夠帶來行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和資本這兩大核心需求,這對行業的發展而言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作爲一個公司或者這一個項目,自身遇到的不確定因素是:目前行業的機會很多,但方向的選擇是一個難題。很多時候要根據自己擅長的方向以及邏輯推演來做出決定,這個行業尚早,整體上資源有限,容錯空間就相對狹小,尤其對於小公司來說所有的選擇都帶有無法扭轉性,於是風險就會很高。

LinkEye在研發之初就受到了融資、推廣等各方面的阻力,基於對技術的理解以及對當時市場的考察,徐磊做了聯盟鏈這個方向的選擇,其實也是一個不可扭轉的選擇。

04

區塊鏈唯技術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

面對新的經濟趨勢,儘管寶潔已有二百多年的發展經驗但也出現了各式危機,爲了應對市場的變化寶潔也在不斷自我調整,曾經在寶潔有過五年從業經驗的徐磊認爲,如果區塊鏈與這種實體企業結合,從電商入手會是一個很好的結合點,但同時會對原有體系帶來衝擊。

站在一個從業者的角度,區塊鏈和產業是否是一種互相救贖,徐磊認爲兩者相輔相成,他認爲區塊鏈不能唯技術論,只存在於實驗室的技術研究並不能使它價值最大化,目前區塊鏈代表了一個新的經濟模式,一定要應用到產業當中以帶來新的創造點,要給產業提供新的思維和解決方案。

我們並不知道這種新的思路是否一定成功,但它帶來了新的嘗試機會,也帶來了新的生機。就像電商在改變線下渠道商這種模式時也帶有衝擊性和不確定性,但很快誕生了阿里巴巴、京東這樣的體系,所以重要的是迎對新的經濟模式的不斷嘗試。

LinkEye創始人徐磊:區塊鏈並不是一個萬能技術|筱靜觀察

徐磊做客《筱靜觀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