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路由要跨越多類網絡,有基於IP地址的互聯網路由協議、基於標誌的移動通信網和傳感網的路由算法,因此我們要至少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多網融合的路由問題;二是傳感網的路由問題。前者可以考慮將身份標誌映射成類似的IP地址,實現基於地址的統一路由體系;後者由於傳感網的計算資源的侷限性和易受到攻擊的特點,要設計抗攻擊的安全路由算法。

目前,國內外學者提出了多種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路由協議,這些路由協議最初的設計目標通常是以最小的通信、計算、存儲開銷完成節點間數據傳輸,但這些路由協議大都沒有考慮到安全問題。實際上由於無線傳感器節點電量有限、計算能力有限、存儲容量有限以及部署在野外等特點,使得它極易受到各類攻擊。

無線傳感器網絡路由協議常受到的攻擊主要有以下幾類:虛假路由信息攻擊、選擇性轉發攻擊、污水池攻擊、女巫攻擊、蟲洞攻擊、Hello泛洪攻擊、確認攻擊等。針對無線傳感器網絡中數據傳輸的特點,目前已提出許多較爲有效的路由技術。按路由算法的實現方法劃分,有泛洪式路由,如Gossiping等;以數據爲中心的路由,如Directed Diffusion、SPIN等;層次式路由,如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TEEN(threshold sensitive energy efficient sensor network protocol)等;基於位置信息的路由,如GPSR(greedy perimeter stateless routing)、GEAR(geographic and energy aware routing)等。

TRANS(trust routing for location-aware sensor networks)是一個建立在地理路由(如GPSR)之上的安全機制,包含兩個模塊,即信任路由(trust routing module,TRM)和不安全位置避免模塊(insecure location avoidance module,ILAM),其中信任路由模塊安裝在匯聚節點和感知節點,不安全位置避免模塊僅僅安裝在匯聚節點。另一種容侵的安全路由協議爲INSENS(intrusion-tolerant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它包含路由發現和數據轉發兩個階段。在路由發現階段,基站通過多跳轉發向所有節點發送一個查詢報文,相鄰節點收到報文後,記錄發送者的ID,然後發給那些還沒收到報文的相鄰節點,以此建立鄰居關係。收到查詢報文的節點同時向基站發送自己的位置拓撲等反饋信息。最後,基站生成到每個節點均有兩條獨立路由路徑的路由轉發表。第二階段的數據轉發就可以根據節點的轉發表進行轉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