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發力後,日本在這一領域或難再穩坐泰山

參考消息網8月5日報道 日媒稱,在人工智能(AI)時代,日本材料還能穩坐泰山嗎?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2日報道,近日,日本電氣公司(NEC)在股東大會上修改公司章程,在經營範圍中加上了“醫藥”。據稱,NEC將與法國的生物公司合作,利用人工智能(AI)開展癌症治療藥物的研發與生產。

報道稱,在該領域,最近突然出現一股跨行業合作潮流。在眼睛看不到的新藥研發領域,AI也被認爲值得關注。

AI有許多可以大顯身手的領域。不僅僅是藥品,包括原料和材料在內,整個化學領域都有可能誕生新的發明和發現。

報道稱,需要關注的是,中國正在推進材料學的創新與發展。中國的電池目前還主要面向國內。而在車載電池領域,中國被認爲力爭掌握全球一半的市場份額。

報道認爲,最容易受材料革命影響的當屬日本。在互聯網領域敗給美國、電視機和半導體領域敗給韓國和中國後,日本產業界許多企業都試圖在原料和材料領域尋求生存之路。

“日本今後還能繼續這樣穩坐泰山嗎?”報道稱,讓人感到些許不安的事發生在今年5月。日本在用於紙尿布的材料“SPA”領域曾獨佔鰲頭。但大型企業日本觸媒和三洋化成工業卻宣佈經營合併。據兩家公司透露,背後的推手是“中國企業出現迅猛崛起的苗頭”。

在材料工程和新材料探索領域,除了中國外,日本預計還要與谷歌等美國的IT企業羣展開競爭。日本企業擁有全球六成以上份額的材料和零部件被認爲達到256個領域,但與海外企業的攻防戰正在靜悄悄地展開。

報道認爲,日本目前或許需要轉變思維方式。首先要清醒地認識到現在的“256”個領域終究都會逐步成爲歷史;其次要從現在起,把“應該開發這樣的化合物和材料”作爲新的重心,提出多個相關的創意、構想和戰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