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来时常想该如何才能保持一段长久的良好关系。

其实说白了,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回顾过去3月,我被新的工作冲昏了头脑再无暇顾及其他,对方无法感同身受,只能用自己现有的经验给我指明方向。只是方式激烈了些,让我无法接受。

无法感同身受,另外一个视角的焦灼,我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些都是暂时的,都会过去。并非本质的问题。

可我狐疑的点是在于,对方眼中两个人的关系是否一定得是,只有你怎么怎么样,我才能怎么怎么样。

只有你给了我一个苹果,所以我才能给你一个。因为你上次没有给我尝一口巧克力,所以我也不能给你尝我的。

以及,对方想要的是我。还是一些漂亮的头衔。

因为如果只是要后者的话,也不一定非得是我嘛。如果只是要一个有一二三等等东西的人,那就去找那样的一个人就好了。

到底想要什么,这是每个人自己都必须想清楚的事情。

我从一开始就说过了,人是无法被真正改变的。我不会奢求别人变成我理想中的样子,同样别人也不能。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按照另一个人理想中的轨迹去过人生。

我不会要求对方一定要升官发财,我希望对方能过得开心,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想加速那就奔跑,想休息那就睡觉,这些我都不会去干涉。

你说累了,我不会说那你去运动,你说想看肥皂剧,我不会说美剧才比较高级。

我不会说话。

因为不管我说什么,都不过是在拿我的想法去强加给你,都是在拿我认为的正确,去凌驾于你的体验。

我希望你是在做你自己。而不是我希望的你,和我塑造的你。

还有我想需要弄清楚的一点是,对方给予的,到底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这也是我一直一直在追问自己的问题。

当然,我也反问了自己能给予什么。

我是太温和的人,没办法对另一个人进行人格上的职责。说一句,我觉得你怎么怎么样,我都觉得很重。

我深知人生艰难,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又那样高,要求又那样苛刻。

耐心的开导,温柔的拥抱,不需言语的包容。这是我能给的。也是我认为,我能给亲近之人最好的东西,因为别人我没有闲暇去给。

如果换算成父母的角色,我的小孩可能不会学习非常的优秀吧。但是他一定很快乐的,自由的,被包容的长大了。

如果小孩可以选择父母,那我想有的小孩不会选择我。

也许有的小孩想要的,是成为那种成绩很好,钢琴十级,需要很严厉的父母敦促。

两个小孩都没有错。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更为看重的东西。

你想要什么呢。

我能给的,到底是不是你最想要最需要的呢。

但可能,我们都是给了对方我们认为最好的东西,却没有问问对方需要什么。

我给你的,恰恰是我最需要的,是我认为爱一个人的方式。也许你给我的也是。

但是你必须要意识到一点,这一点你现在还没有意识到。

就好比,两个从不同家庭成长起来的小孩,一个小孩家里顿顿都是四菜一汤,而另一个小孩家里不常做饭。

而他们都认为,这就是一个家庭饭桌应该有的样子。

可是不是这样的。

还想说什么呢,啊,对了。

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好职业,也不是只有一种好人生。对吗。

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第一名呀。如果只有学习好才能被称之为优秀的话,才能有资格被爱的话,那后面的人该怎么办才好呢。

这几个月以来,我的自私在于,沉溺于自我的世界,忘了给火里添柴扇风。我始终感到很抱歉,但是却琐事缠身,无法从中挣脱开来转移视线。这是等我闲下来时候才意识到的事情。

求同存异。我们是否,能够允许另一个人有一种不同于我想法的存在。这点我觉得是最重要的。

是不是我认为一加一等于一,另外一个人认为一加一等于二就是大逆不道,我就必须要去改变,去告诉他/她这是错的,一加一就是等于二的。

如果他坚持不听,那就是无知愚昧。

你知道吗,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我读了那样多书,最后了解到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包容。

这种包容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包容,不是我比你强,强者对弱者的包容,不是我对你错,优胜者对淘汰者的包容。

这种包容,是站在二者平等的角度,是你喜欢苹果而我喜欢梨,可以呀,是你有信仰我没信仰,可以呀。是这种包容。

我要的不是假意的平等,不是因为怕对方生气而不去开口的平等,不是嘴巴里说着好呀好呀,眼神却透露着不屑的平等。

这是任何一种长远关系发展都需要的最基本的尊重,和建立在这种尊重上的平等。

可是你知道吗,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这种平等。

就好像我跟你说过的那些故事一样。一个人当了领导,一个人却还是职员,所以他们分开了,因为人生轨迹不再相同。

但是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步调完全一致的两个人呢。一个人当了医生,另外一个人就一定要是护士吗。难道只有这样,两个人才足以匹配,才能水乳交融。

那些我们曾一起迷惑,嗤之以鼻的故事。我不想它真实的上演。

况且我们总归是不同的人。如果连一个小小的喜好我们都不能够平等、尊重的去对待,那之后的漫长岁月,又该如何是好。

我们又都不是,能忍的人。

还有就是什么才是为对方做一点事情。

在我看来,做事情就是,你说眼睛痛,我就把眼药水递到你手里。

可是你在做的呢,就好像父母对学习不好的小孩,只一直催促着小孩子说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

“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啊,知道我为什么逼你吗,因为除了父母不会有人在意你的前途,不会有人这样逼迫你,我今天逼你,等你考上了大学,你会感谢我的。”

可是,这个父母却从来不会陪着小孩子做作业,不会给他讲题。

如果你是小孩子,你会喜欢这样的父母嘛?

你也会觉得,这样的父母也不过只是会说漂亮话,却不做一点实际行动,去为小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升做些什么吧。

况且小孩子身边还有老师,还有同学,每个人都会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如果小孩子学习不好,他也知道身边的人会用怎样的眼睛去看待他的呀。

社会也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身边,都还是萦绕着这样的老师和同学。

当然,这只是一件事,可我想要声明,言语绝不是行动。言语常常,只是懒得行动上面漂亮的幌子。

没有人是在靠言语爱人的,就好像没有人是在靠空气填饱肚子一样。我们都不要再自欺欺人。

其实你有没有想过呢。父母,人生导师,朋友,在我们的人生里,这些角色都已经有人充当了,而且有人不断的在充当。

但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想要一个这些之外的角色,是想从这种亲密关系里,寻求一些别的角色无法给予,也不能索取的东西。

爱人这个角色,它可以在充当爱人的同时还像父母,像朋友,像老师。但它不能太像。

太像其他的角色,就不是爱人了。

对吗。

我一直在学习应该如何在这段感情里做个好的爱人,也知道我的弊病,有问题第一反应总是退缩而不是去解决。

我这三个月反反复复,站在我的,你的,局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

为什么现在我们会不舒服,不快乐,为什么我会对你感到惊诧,隔阂,想要逃避。

我今天不想要再去指责,像你一如既往讨厌的那样。但我希望这样把问题解剖开来的方式,你能够看得明白。

也许有的人可以糊糊涂涂的过下去。就好像有的人可以一开始就跟不是很喜欢的人在一起,过得不舒服也可以继续过下去。

但是我不行。我是活的太清醒的人。

我找了三个月,想了三个月,找到了问题所在,也找到了我不舒服的根源。

你向来是比我理性,比我聪明的人。两个人是0.5+0.5=1。

这些问题,我一个个罗列,是希望你能知道我们彼此身上的问题,也希望你能问问自己,有没有办法改变或者解决。

我必须要知道你的答案,我必须要。就好像我不能嗓子里卡着鱼刺喝汤。

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是鱼刺能不能够被某种方法消化,然后接着喝汤。如果不可以,那也许我们都需要干脆一点,拿掉这根鱼刺,然后从此不再吃鱼。

2019.3.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