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愛賦予書畫家胡詩月的“新生”

青年書畫家胡詩月

紅色文化主題展

胡詩月畫展

胡詩月書畫創作中

胡詩月作品

  10月9日,嵐縣總工會“慶國慶促黨建”紅色報刊書畫專題展盛大開展。用紅色文化主題展的表現形式,讓觀看者能夠直觀感知革命的不易,從而更加堅定未來的道路,是紅色文化的魅力所在。據瞭解,此次展出的主要專題報紙有歷屆黨代會專題報紙、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論黨的建設專題報紙、習近平地方從政的實踐與探索專題報紙等黨史、黨建類報刊約300餘份。其中,報道中國共產黨“一大”到“十九大”的系列報紙,比較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建設成就和重大理論成果。參展報刊時間跨度長達97年,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獻價值和學習參考價值。在此次紅色報刊展出的同時,還有部分紅色書法作品也同期展出。山西省青年書畫家、國藝軒風水畫創始人胡詩月女士的部分紅色書法作品和山水人物畫作品,成爲展覽活動的一大亮點。
  胡詩月,法名妙音。1979年生,幷州人氏,受外公影響,她六歲起便書畫同修,得山西書畫院名師王朝瑞指點,迄今三十多年來小有所成。其作品厚積衆家所長,將所汲取精華融合後自成一體,筆墨蒼勁、渾厚、拙樸、形神兼備。山水、花鳥、人物等均有定型作品。現爲國藝軒風水畫創始人、禪意書畫苑承辦人、山西省大愛慈善基金會副會長兼藝術總監、山西地產人俱樂部副會長兼藝術總監、中國書畫家協會山西分會副主席。
  由於常年捉筆,2012年胡詩月被診斷爲腱鞘炎,再也不能將心中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行雲流水于丹青水墨。但是,告別繪畫生涯的她,機緣巧合在接觸了慈善公益事業之後,驟然喚起了她內心深處更爲廣博而深沉的大愛情懷。2016年,她加入了“大愛慈善基金會”並擔任藝術總監。一次次的慈善之旅讓她重拾人生樂趣,並一發不可收拾。2016年7月份,由胡詩月牽頭,山西省大愛慈善基金會向呂梁嵐縣一名患惡性骨肉瘤的學生髮起首例捐助3.5萬元。2016年8月19日,胡詩月個人爲一名剛考入大學的貧困女孩捐助5000元。同年,胡詩月分三次在自己的朋友圈發起專項爲一名八歲的白血病女孩捐贈九千七百元整,還通過幫助家屬通過輕鬆籌平臺籌集近十萬元。自打做慈善以來,胡詩月自身對受捐者幾百幾千的捐助不勝枚舉。2017年8月,她再次通過希望工程爲兩名研究生進行入學幫扶捐贈行動。2018年8月,胡詩月慈善組又通過希望工程,捐贈了4名貧困大學生,爲他們點燃開啓未來的希望之光。
  “公益慈善,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錢,幫助了多少人,而是你喚醒了多少人的愛心。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喚醒良知、喚醒善良。它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有意義的事情。”如此,便是胡詩月對於慈善最簡單,也是最真誠的理解。

紅色報紙展覽、黨史講座者簡介:
  衛石東,山西五臺人,紅色報紙收藏愛好者,媒體人。從1998年開始集報,主集山西創刊號報紙、中國字頭報紙、號外報紙及重大事件專題報紙,是最早參與山西集報聯誼會(協會)籌備組建工作的早期會員之一,現爲山西省報業協會集報分會副會長。主要專題報紙成果有:歷屆黨代會專題報紙、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題報紙、歷屆人民政協會議專題報紙、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論黨的建設專題報紙、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專題報紙、黨內製度法規和黨章專題報紙、歷屆黨代會專題報紙、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題報紙、歷屆人民政協會議專題報紙、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論黨的建設專題報紙、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專題報紙、黨內製度法規和黨章專題報紙、黨建理論學習與研究專題報紙、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專題報紙、人民領袖習近平專題報紙、國防和軍隊建設專題報紙、港澳迴歸及臺灣問題專題報紙等。
  收藏小報紙,胸懷大中華。把報刊收藏、展覽展示、紅色文化傳播、基層黨建工作結合起來,開展主題展覽和黨史黨建愛國主義教育講座,衛石東在全國集報界走出了一條開創性的收藏研究之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