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在上海,。她在上海看到了中国人的诗意生活。

上海生活 / Life in Shanghai

上海是一座摩登城市,

上海是一座复古之都。

那里有最璀璨的夜,

也有最平凡的街。

时光从未怠慢文化,

过去的岁月在记忆里永恒!

插画家Sveta Dorosheva出生于乌克兰,

生活在以色列,她的创作,

以情感的深度和优美的技巧打动人心,

将个人记忆与童话意象、神话与

对当代生活的观察融合在一起。

她的系列作品《上海生活》(Life in Shanghai)

就是她运用情感和技巧创作的一个例子。

Sveta用黑色线条勾勒出

记忆中上海街头的五彩斑斓,

而红色是她对中国的第一印象,

在黑色线条的衬托下,

红色成为异常显眼的颜色。

而这一抹中国红成了

点缀上海街头的人情冷暖。

少女着汉服飘飘然穿城而过,

老人着现代时装三两街头聚集,

这一出戏剧的对比

仿佛让人穿越了时空。

杂货店里商品琳琅满目,

从一角五角到五元十元,

经历了百年风霜,

它仍然不改面貌地伫立在路边,

吸引着路过的人来车往。

麒麟身后高楼耸立,

这双石头眼看过灯笼高挂的街,

也看过霓虹闪烁的夜,

一条红绸缎传承至今,

中国风在前,中国味在后。

穿过高楼林立的市区,

来到上海古镇。

墙上的“古人前辈”

似乎也在羡慕手拉着手

走在青石板上的情侣。

生活在上海,

利用弄堂晾衣服,

充满生活气。

在弄堂口,

摆一桌棋局,

和棋友“大战三百回合”,

这就是生活中的“小确幸”。

在上海曲径通幽的花园走廊后,

有玩球的活泼小孩儿。

不仅仅是在上海,在整个中国,

街头都少不了小吃。

民以食为天,街以食为生。

街拍,一项新兴的文化。

街边蹲着手持相机的男子,

街上走过一位打扮清新脱俗的女孩,

街拍文化就产生了。

外滩街头的铜牛雕塑,

寓意着“牛市”常在。

一幅未着颜色的画,

而这接天的莲叶却染满嫩绿,

带着荷叶清香扑鼻而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Sveta用墨水,

一笔一画勾勒出中国诗歌,

她在上海看到了中国人的诗意生活。

这些几乎全是单色的

插图用墨水印在宣纸上,

吸引着你走进这座城市,

让你想起传统木刻的元素。

让你沉浸在过去,

同时又把你拉回到现在 ,

原来,上海普通人的生活,

从来都是如此生动。

Sveta笔下的上海,

线条细腻,色彩简单,

却比照片里灯火璀璨的夜上海更有温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校对:顾米一

审稿:王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