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 人民艺术家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他笔酣墨饱,意境淳厚,书画中洋溢着生气勃勃的气息;他曾“衰年变法”,十载闭门修炼技艺,66岁终于功成;

齐白石说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群虾图》

欲立艺者,先立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葡萄飞蝗》

我是学习人家,不是摹仿人家,学的是笔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红叶草虫》

善写意者专言其神,工写生者只重其形。要写生而后写意,写意而后复写生,自能神形俱见,非偶然可得也。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山中小幅》

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海棠花卉画

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梅兰芳作花卉 齐白石添蝶

画中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胸中,不要古人之皮毛在笔端。学古人,要学到恨古人不见我,不要恨时人不知我耳。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葫芦》

作画先阅古人真迹过多,然后脱前人习气别造画格。乃前人所不为者,虽没齿无人知,自问无愧也。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秋叶孤蝗》

寿高未死羞为贼,不辞长安作恶饕。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欲立艺者,先立人

百年巨匠·齐白石

时光荏苒,岁月迁移。从历史的长河中捧上一掬,回望齐白石的经历与故事,便可明白坚持果断,忠于信念的人生意义。

苦研篆刻,础石化泥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年轻时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石头都变成泥浆,你的印就刻好了。”别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睬,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钻研。

一边刻,一边拿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最后,一担础石竟都化为泥,他也练得一手绝妙的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以死相搏,画讽汉奸特务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抗日战争时期,特务头子过生日,硬邀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四周,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他更是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齐白石为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

毫不松懈,补昨日闲过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有一次,齐白石过生日,家中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他再也支持不住很快便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一早就起床,顾不上吃饭便到画室去作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等五张画完成,家人原以为他会休息片刻,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家人问道。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齐白石的人生“七戒”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他一般睡得早,每夜保证足够的睡眠,而且讲究睡眠质量。

一戒饮酒:他深知饮酒有害健康,只偶尔饮少量酒,平时从不喝烈性酒。

二戒空度:他每天绘画不止,逝世前一年仍作画600余幅。

三戒吸烟:齐白石不吸烟,亦不备烟。

四戒懒惰:坚持自己料理生活,洗碗、扫地等活都亲自去做。

五戒狂喜:隐乐于心,平静坦然,毫无常人的狂喜之态。

六戒空思:思想不能杂乱无章地忆旧,不能自制。

七戒悲愤:齐白石处世悠然,既不大喜过望,也不大悲大泣,始终保持平静乐观的人生态度。

齐白石乐观豁达,且坚持锻炼身体。虽年近百岁时,他仍然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运笔作画毫不费力。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

齐白石的“北漂”人生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1864年1月1日,齐白石生于湖南湘潭,名纯芝。27岁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他出身贫寒,早年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住在北京法源寺,以卖画度日。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北京故居

当时,他的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平时一般画家的价码还便宜一半,却仍鲜少有人问津。某天,齐白石的卖画摊位无人理睬,梅兰芳便与他寒暄了几句化解尴尬。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与梅兰芳

“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是认识陈师曾后才得以转变。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十多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于是齐白石开始“衰年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陈师曾

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面貌。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所说的:“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英年早逝,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同行的口诛笔伐。1929年,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然而,此时的他年已66岁。为提升齐白石的地位,徐悲鸿在展览会上预定他的画作,为他编画集,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与徐悲鸿

为万虫写照,要画就画出自己的面目

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他还推崇徐渭、朱耷、石涛、金农。尤工虾蟹、蝉、蝶、鱼、鸟、水墨淋漓,洋溢着自然界生气勃勃的气息。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齐白石 花卉草虫 册页

山水构图奇异不落旧蹊,极富创造精神。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齐白石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齐白石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传神,要画就画出自己的面目。”

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齐白石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授予齐白石国际和平奖金。9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授奖仪式,周恩来总理亲自到场祝贺。

观禾赏析 | 看齐白石那些不为人知的事,说出来都难以置信

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9月22日在嘉兴寺举行公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参加公祭。

毕加索感慨道,“齐白石先生画的鱼虽没有上色,但却让人看到了长河和游鱼,他的墨竹和兰花更是出神入化,我完全临摹不出来。”作家余秋雨曾说,“大地赋予齐白石至高的艺术成就,而他的性格与“天趣”密切,农民般的朴实,孩童般的天真。”

观《百年巨匠--齐白石》有感

该纪录片从“木匠到画匠,画匠到画家,画家到巨匠”这三个时间段介绍了齐白石的一生,儿时的生活片段,中年时期的“五出五归”,游历天下,对大自然的切身体验,让他的作品更显淳朴天真,更有动感,更具生命力,起起落落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他晚年的辉煌。纪录片中介绍他的生平的同时也展现了他早年的雕刻作品以及各时期的绘画作品,他不循规蹈矩,在临摹前人作品的同时加以创新,创立自己的风格流派,在不求似中的似,得其神韵。此外,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伯乐的重要,知音的可贵,胡沁园、陈师曾和徐悲鸿等人对他的帮助,成就了巨匠齐白石,给中国绘画历史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自律,自强的强大生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只要肯下功夫,,不放弃,就会有所成就。记得之前在课上有讨论过绘画是否会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发展的衰落,在看了齐白石的绘画作品后,更加肯定了我的答案,不可能!绘画作品所呈现的似非似的神韵,以及每一笔的生命力,摄影作品永远也无法取代。且自己最近在学习刀画,每完成一幅作品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远远超过完成一幅摄影作品,这也许就是绘画作品的魅力所在!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