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考虑到申请人的特殊情况,陈威副局长本着以人为本和执行为民的理念,决定自掏腰包,垫付王某的生活费用,解决眼前的生活困难。案件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被执行人无能力一次性偿还欠款,陈威作为执行法官,冻结了被执行人刘某的工资账户,并为其每月预留必要的生活费。

“谢谢陈威副局长,为我维护权益的同时,还得让他垫钱,实在不好意思”。 近日,在建华区法院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到底是什么样的案件,需要让执行法官自掏腰包,为当事人解决困难?

记者通过了解得知,2010年申请人王某与被执行人刘某因债务纠纷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刘某偿还王某10余万元。案件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被执行人无能力一次性偿还欠款,陈威作为执行法官,冻结了被执行人刘某的工资账户,并为其每月预留必要的生活费。

近日,申请人王某突然来到法院,称其目前生活困难,想通过法院提请领取执行款。但被执行人刘某本月的工资尚未打进账户,暂时无法进行扣划。但考虑到申请人的特殊情况,陈威副局长本着以人为本和执行为民的理念,决定自掏腰包,垫付王某的生活费用,解决眼前的生活困难。陈威副局长让王某稍作等候,当即去附近的银行营业网点,取出了3000元钱,回到法院交给了王某。

王某从陈威副局长接过了这3000元钱,既感动,又有些不好意思,王某表示因为自己的案子事,陈威副局长在近10年的时间里不停奔波,现在因为自己的原因还要麻烦他为自己掏钱解决生活困难。陈威副局长则让王某不要放在心上,人民法官的职责和使命就是服务人民,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垫付生活费,无疑它流露出了执行法官满满的暖意。在执行路上,陈威副局长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执行的“温度”,不仅用人文的姿态诠释了“法律无情执法有情”,使其真切感受法院的人文关怀和浓浓司法为民之情。

看齐记者王丽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