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在肢體局部表現,主要表現爲動脈內膜出現粥樣硬化斑塊、中層組織變性或鈣化,腔內可繼發血栓形成,破壞動脈壁,最終使管腔狹窄,甚至完全閉塞,使患肢發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肢端壞死。第三階段(靜息痛期):當下肢缺血加重,側枝代償嚴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經出現缺血性疼痛,最常見的表現是患者徹夜難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則加重缺血,這個時期,患者精神和軀體者感到巨大痛苦。

下肢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種表現,據統計,65歲以上的人羣中有超過17%的人患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而真正就醫的比例遠低於該比例。可見人們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瞭解遠不及心腦血管疾病。

中老年人腿疼不容忽視,警惕是下肢血管惹的禍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種什麼病?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症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在肢體局部表現,主要表現爲動脈內膜出現粥樣硬化斑塊、中層組織變性或鈣化,腔內可繼發血栓形成,破壞動脈壁,最終使管腔狹窄,甚至完全閉塞,使患肢發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症狀,嚴重時可引起肢端壞死。

患者有什麼樣的症狀?

第一階段(輕微主訴期):感覺患肢皮溫降低、怕冷,或者輕度麻木,活動後容易疲勞,容易發生腳廯而且不易控制,皮膚變薄,缺乏營養,毛髮減少,容易脫落;

第二階段(間歇性跛行期):患者行走時,由於缺血和缺氧,小腿肌肉產生痙攣,疼痛和疲乏無力,需要停下來休息片刻,等症狀有所改善才能繼續行走,如此症狀反覆;

中老年人腿疼不容忽視,警惕是下肢血管惹的禍

第三階段(靜息痛期):當下肢缺血加重,側枝代償嚴重不足,下肢肌肉和神經出現缺血性疼痛,最常見的表現是患者徹夜難睡眠,抱膝而坐,小腿下垂,不能上抬,否則加重缺血,這個時期,患者精神和軀體者感到巨大痛苦;

第四階段(組織壞死期):缺血肢體出現組織壞死,皮膚溫度明顯降低,肢體末端出現潰瘍,足趾呈現暗紫色壞死表現,並逐漸向上發展到足、踝甚至小腿,毒素經過血液進入身體,發生全身中毒,嚴重威脅生命。

哪類人容易得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雖然動脈硬化是隨着年齡增長不可避免的一種生理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的發病率逐步遞增,男性患者的發病率略高於女性患者。

中老年人腿疼不容忽視,警惕是下肢血管惹的禍

還有很多因素是加劇動脈硬化過程的幫兇,典型的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等。

對於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高危人羣來說,應定期檢查下肢血管健康程度,積極做好以防措施,降低該病對自身生活帶來影響的風險,一旦發病,要及時就醫治療,將危害降到最低。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