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最大學術出版商Elsevier再惹爭議,他們又把槍口對準了提供論文免費下載的Sci-Hub。Sci-Hub不僅包含Elsevier,還提供Springer、IEEE旗下期刊、ACS等出版商的文章,覆蓋範圍非常廣。

Photo by Blair Fraser on Unsplash,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量子位(ID:QbitAI) ,作者:魚羊、曉查

全球最大學術出版商Elsevier再惹爭議,他們又把槍口對準了提供論文免費下載的Sci-Hub。

而且, 頗有“趕盡殺絕”的意味。

提供文獻整理工具的Citationsy發表博客文章表示,因爲自己在博客中提供Sci-Hub的最新網址,收到了Elsevier的律師函。

這一情況,讓這家非營利機構感到很不爽,因爲Elsevier有強大的律師團隊,自己根本不是對手。

他們在社交媒體上說,任何人都可以用谷歌輕易搜索到Sci-Hub的網址,維基百科的相關詞條也提供了網址,他們博客中的鏈接也是引自維基百科。

“爲什麼Elsevier沒有把這兩家網站也一起告了?”

”欺軟怕硬“的感覺,油然而生。

不僅如此,還有細心網友發現,Elsevier在指責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在網站中將鏈接導向了Sci-Hub。

Citationsy說:“他們無法關閉Sci-Hub,就阻止別人提供鏈接,這是荒謬的。”

這則消息很快在國外網站上引起熱議,網友的態度也多有糾結。

一方面,Sci-Hub存在的盜版問題,另一方面是Elsevier被指責貪得無厭。

支持哪一邊,似乎都有道理。

Sci-Hub的游擊戰

雖然面臨着盜版的指控,但是免費下載學術文獻的需求實在太大,Sci-Hub和它的用戶一直在和出版商們打着游擊戰,網址變了又變,所以Citationsy纔會不斷提供新的地址。

Sci-Hub網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11年,一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研究生Alexandra Elbakyan在完成學業回國後創辦了Sci-Hub,原因她在國內無法獲得一些學術資料。

△ Sci-Hub創始人Alexandra Elbakyan

Sci-Hub不僅包含Elsevier,還提供Springer、IEEE旗下期刊、ACS等出版商的文章,覆蓋範圍非常廣。Citationsy在博客裏說,99%的付費文章都能在Sci-Hub裏下載到。

由於Sci-Hub可以繞過絕大多數學術論文的付費牆,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就等於是斷了學術出版商們的財路。

因此早在2015年6月,Elsevier就把Sci-Hub告上了紐約聯邦法院,根據美國《計算機欺詐和濫用法》指控Elbakyan侵犯其版權。

當年10月,法官發出禁令,裁定Sci-Hub侵犯了Elsevier期刊內容的版權,要求關閉其在美國的服務器,從此Sci-Hub開始了流浪之旅,遷移到美國無法管轄的地方,網址在8年間幾度更換。

而同時在流浪的還有創始人Elbakyan,她爲了躲避被引渡到美國的風險,開始四處躲藏。Science網站評價她是“可敬的利他主義抑或大型犯罪組織,而這取決於你的立場。”

在出版商和法律面前,Sci-Hub成了“過街老鼠”,在一些科研人員眼中,Sci-Hub極大地方便了他們的工作。

連美國本土的科研人員也在悄悄藉助Sci-Hub。Science網站2016年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在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期間,美國有115萬次的下載請求,僅次於俄羅斯位居第五。

這一切的原因都在於Elsevier等出版商高昂的訂閱費用,每年1100萬美元連美國的加州大學都覺得難以承受。上個月Elsevier停止了向加州大學10所學習提供其付費期刊內容。

Elsevier收費過高的爭議

Elsevier等出版商在學術出版物上的鉅額收費,一直被認爲是在阻礙科學開放、知識民主。

在此前的“反愛思唯爾浪潮”中,愛思唯爾學術溝通主管William Gunn的一番言論就曾在網上炸開了鍋,他在回應學術出版平臺賺多少利潤率合適時,是這樣說的:

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說,答案是“看市場能承受多少”。

這個策略具體是怎麼實施的呢?

Elsevier訂閱費每年都在上漲,到了2018年,加州大學 (UC) 系統平均每年要向Elsevier支付約1100萬美元 (約合7377萬元人民幣) 的訂閱費用。這還沒完,在協商簽訂新協議的時候,這家出版商還要求繼續提價。

而早在2012年,Elsevier公佈的利潤率就已經超過了40%。這賺錢能力,甚至超過了蘋果、微軟等科技巨頭。

學界爲出版商無償審稿,看論文卻還要被提價?Elsevier的如此策略讓不差錢的名校都快受不了了。

於是在今年3月,耗時8個月的談判破裂之後,加州大學系統宣佈不再繼續訂閱Elsevier。

不僅是加州大學,在德國,從2018年開始不再與Elsevier簽約的機構有接近200家。

知名高校尚且苦於出版商收費之巨,就更別說想要閱讀最新學術論文的個人了。

甚至不能免費閱讀自己的論文:

我不小心弄丟了自己文章的PDF,只能跑到Sci-Hub上重新下載,畢竟在出版商那兒他們會讓我重新交錢。

如果有人組織愛思唯爾FFF團,請帶我一個。

針對Elsevier的新指控,有網友言辭激烈:

寄生蟲又在對主人開戰了。

有網友則指出了互聯網時代本不應如此,但Elsevier樹大難倒,有其特殊原因:

互聯網本應該改變這種訂閱收費的模式。但出版商多年以來積累的名望已經形成了另一種價值。科學家們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發表在著名期刊上。而這一點也會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產生重大的影響。

有些諷刺的是,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的教授Martin Paul Eve指出,在控告別人放出Sci-Hub鏈接的同時,Elsevier自己也鏈到了Sci-Hub上。

在Elsevier自己的網站ScienceDirect上,Martin教授找到了這個:

通過這些違法的超鏈接,可以自由訪問到其他出版商的出版物。

不過,也有網友不贊成用Sci-Hub這樣侵權的方式去抵制Elsevier:

一方面這有道德問題,另一方面它也並不合法……

參考資料:

Martin Paul Eve 博客:https://eve.gd/2019/08/03/elsevier-threatens-others-for-linking-to-sci-hub-but-does-it-itself/

BoingBoing:https://boingboing.net/2019/08/02/publicsphere-v-elsevier.html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 量子位(ID:QbitAI) ,作者:魚羊、曉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