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檢修過程中,水泵故障的診斷是一個關鍵的環節,以下給出幾種常見故障及消除措施,供大家有的放矢地進行水泵故障的診斷。

故障大全:水泵故障診斷及消除措施,有了它,你還在煩惱嗎?

1、無液體提供,供給液體不足或壓力不足

1)水泵沒有注水或沒有適當排氣

消除措施:檢查泵殼和入口管線是否全部注滿了液體。

2)水泵速度太低

消除措施:檢查電機的接線是否正確,電壓是否正常或者透平的蒸汽壓力是否正常。

3)水泵系統水頭太高

消除措施:檢查系統的水頭(特別是磨擦損失)。

4)水泵吸程太高

消除措施:檢查現有的淨壓頭(入口管線太小或太長會造成很大的磨擦損失)。

5)水泵葉輪或管線受堵

消除措施:檢查有無障礙物。

6)水泵轉動方向不對

消除措施:檢查轉動方向。

7)水泵產生空氣或入口管線有泄漏

消除措施:檢查入口管線有無氣穴和/或空氣泄漏。

8)水泵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損,使空氣漏入泵殼中

消除措施:檢查填料或密封並按需要更換,檢查潤滑是否正常。

9)水泵抽送熱的或揮發性液體時吸入水頭不足

消除措施:增大吸入水頭,向廠家諮詢。

10)水泵底閥太小

消除措施:安裝正確尺寸的底閥。

11)水泵底閥或入口管浸沒深度不夠

消除措施:向廠家諮詢正確的浸沒深度。用擋板消除渦流。

12)水泵葉輪間隙太大

消除措施:檢查間隙是否正確。

13)水泵葉輪損壞

消除措施:檢查葉輪,按要求進行更換。

14)水泵葉輪直徑太小

消除措施:向廠家諮詢正確的葉輪直徑。

15)水泵壓力錶位置不正確

消除措施:檢查位置是否正確,檢查出口管嘴或管道。

2、水泵運行一會兒便停機

1)吸程太高

消除措施:檢查現有的淨壓頭(入口管線太小或太長會造成很大的磨擦損失)。

2)葉輪或管線受堵

消除措施:檢查有無障礙物。

3)產生空氣或入口管線有泄漏

消除措施:檢查入口管線有無氣穴和/或空氣泄漏。

4)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損,使空氣漏入泵殼中

消除措施:檢查填料或密封並按需要更換。檢查潤滑是否正常。

5)抽送熱的或揮發性液體時吸入水頭不足

消除措施:增大吸入水頭,向廠家諮詢。

6)底閥或入口管浸沒深度不夠

消除措施:向廠家諮詢正確的浸沒深度,用擋板消除渦流。

7)泵殼密封墊損壞

消除措施:檢查密封墊的情況並按要求進行更換。

3、水泵功率消耗太大

1)轉動方向不對

消除措施:檢查轉動方向。

2)葉輪損壞

消除措施:檢查葉輪,按要求進行更換。

3)轉動部件咬死

消除措施:檢查內部磨損部件的間隙是否正常。

4)軸彎曲

消除措施:校直軸或按要求進行更換。

5)速度太高

消除措施:檢查電機的繞組電壓或輸送到透平的蒸汽壓力。

6)水頭低於額定值,抽送液體太多

消除措施:向廠家諮詢。安裝節流閥,切割葉輪。

7)液體重於預計值

消除措施:檢查比重和粘度。

8)填料函沒有正確填料(填料不足,沒有正確塞入或跑合,填料太緊)

消除措施:檢查填料,重新裝填填料函。

9)軸承潤滑不正確或軸承磨損

消除措施:檢查並按要求進行更換。

10)耐磨環之間的運行間隙不正確

消除措施:檢查間隙是否正確。按要求更換泵殼和/或葉輪的耐磨環。

11)泵殼上管道的應力太大

消除措施:消除應力並廠家代表諮詢。在消除應力後,檢查對中情況。

4、泵的填料函泄漏太大

1)軸彎曲

消除措施:校直軸或按要求進行更換。

2)聯軸節或泵和驅動裝置不對中

消除措施:檢查對中情況,如需要,重新對中。

3)軸承潤滑不正確或軸承磨損

消除措施:檢查並按要求進行更換。

5、軸承溫度太高

1)軸彎曲

消除措施:校直軸或按要求進行更換。

2)聯軸節或泵和驅動裝置不對中

消除措施:檢查對中情況,如需要,重新對中。

3)軸承潤滑不正確或軸承磨損

消除措施:檢查並按要求進行更換。

4)泵殼上管道的應力太大

消除措施:消除應力並向廠家代表諮詢。在消除應力後,檢查對中情況。

5)潤滑劑太多

消除措施:拆下堵頭,使過多的油脂自動排出。如果是油潤滑的泵,則將油排放至正確的油位。

6、水泵填料函過熱

1)水泵填料函中的填料或密封磨損,使空氣漏入泵殼中

消除措施:檢查填料或密封並按需要更換。檢查潤滑是否正常。

2)水泵填料函沒有正確填料(填料不足,沒有正確塞入或跑合,填料太緊)

消除措施:檢查填料,重新裝填填料函。

3)水泵填料或機械密封有設計問題

消除措施:向廠家諮詢。

4)水泵機械密封損壞

消除措施:檢查並按要求進行更換。向廠家諮詢。

5)水泵軸套刮傷

消除措施:修復、重新機加工或按要求進行更換。

6)水泵填料太緊或機械密封沒有正確調節

消除措施:檢查並調節填料,按要求進行更換。調節機械密封(參考製造商的與水泵一起提供的說明或向廠家諮詢)。

7、轉動部件轉動困難或有磨擦

1)水泵軸彎曲

消除措施:校直軸或按要求進行更換。

2)水泵耐磨環之間的運行間隙不正確

消除措施:檢查間隙是否正確。按要求更換泵殼或葉輪的耐磨環。

3)水泵殼上管道的應力太大

消除措施:消除應力並廠家代表諮詢。在消除應力後,檢查對中情況。

4)水泵軸或葉輪環擺動太大

消除措施:檢查轉動部件和軸承,按要求更換磨損或損壞的部件。

5)水泵葉輪和泵殼耐磨環之間有髒物,泵殼耐磨環中有髒物

消除措施:清潔和檢查耐磨環,按要求進行更換。隔斷並消除髒物的來源。

修泵時容易忽略的一個小問題:

我要講的是在修理後組裝時容易忽略的一件小事。

渦殼泵中葉輪出口中線即葉輪出口寬的中線應與渦殼進口中線對齊。如果對不齊時,應在葉輪輪彀與軸肩通過加設墊片調整。應將兩中線控制在0.5毫米的範圍內。對於比轉數大的泵稍差些對泵的性能影響不大,對於中低比速的泵由於葉輪出口很窄,例如葉輪出口寬僅10毫米,如果與渦殼中線偏1毫米,對水泵的性能就有明顯的影響。建議調整後可將兩中線(葉輪及渦殼)誤差控制在葉輪出口寬的5%以內爲好。

導葉多級泵也是如此,是控制葉輪出口中線與導葉進口中線的誤差。

空間導葉泵,最好用總裝圖給出的數據來確定葉輪在空間導葉中的位置。如果沒有圖紙,或憑經驗,或通過試驗結果調整葉輪的位置。

泵的汽蝕餘量、吸程及各自計量單位表示字母。

泵在工作時液體在葉輪的進口處因一定真空壓力下會產生汽體,汽化的氣泡在液體質點的撞擊運動下,對葉輪等金屬表面產生剝蝕,從而破壞葉輪等金屬,此時真空壓力叫汽化壓力,汽蝕餘量是指在泵吸入口處單位重量液體所具有的超過汽化壓力的富餘能量。單位用米標註,用(NPSH)r。吸程即爲必需汽蝕餘量Δh:即泵允許吸液體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許的安裝高度,單位用米。

水泵吸程=標準大氣壓(10.33米)-汽蝕餘量-安全量(0.5米)

標準大氣壓能壓管路真空高度10.33米。

例如:某泵必需汽蝕餘量爲4.0米,求吸程Δh?

則:Δh的計算還要考慮汽化壓力和管損

Δh=Pc-Pv/ρg-NPSHa-hc米

討論Δh公式

Δh的計算還要考慮汽化壓力和管損

Δh=Pc-Pv/ρg-NPSHa-hc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