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粉了!这个非典型的矿大人竟然是来蹭课的?!

王家成

53岁,农民

1997年起在矿大旁听,2003年参加高考,外语专业,后肄业,曾在江苏师范大学学习,现在在矿大数学系旁听研究生课程,主要跟张玉峰老师学习。

和王家成大爷约定采访时间的过程有一点波折,前后协调了两三次,但是大爷人很好,每次都很谅解我们,周五的时候我们终于在图书馆见到了他。朴素是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他随身携带着一个破旧的蓝白相间的帆布袋,穿着最普通的袄子,手指有些粗糙有些黝黑,一看就是干过粗活重活,时光的痕迹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大爷操着亲切的徐州话,用一句“我就是王家成”打破了沉默,我们也开始了采访。

坚持

“我是97年来矿大的,那时候在农村没有读完高中,但是就是有一股劲,就是想上大学……”王家成大爷娓娓道来自己的经历,把我们带回了20年前的时光。

那时候,王家成大爷还只是一个小伙子,他出生徐州睢宁县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王大爷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熟悉了,难道真的要这样过下去吗?不满命运的安排的种子已经在王大爷心中生根发芽,虽然时断时续,但王大爷还是坚持读书到高中,在此期间,王大爷不断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认识到改变命运的途径——读书!上大学!当时王大爷在睢宁县的王集中学读书,可是那时候几乎没有人考上过大学,王大爷就萌生了进城边打工边学习的想法,他也是这么做了。

进入徐州市区,打零工之余依然坚持学习。偶然之余,路过矿大的文昌校区,王大爷被矿大浓厚的学习氛围所吸引,便开始了矿大蹭课的生涯。王大爷谈到蹭课的那段时间,他总结到:充实而快乐,他还提到:“矿大的老师们都很好,很包容我,不仅让我蹭课还帮我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我真的很感谢他们!”为了不错过每一堂专业课,王大爷认真的抄写了各门科目的课表,合理安排时间,课上课下也认真复习预习。

圈粉了!这个非典型的矿大人竟然是来蹭课的?!

2003年高考政策放开,考生年龄不受限制,已经38岁的王家成大爷终于可以参加高考,圆自己的大学梦了。可惜的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师资条件,王大爷没有在农村的中学系统学过地理历史等科目,所以他的高考成绩也因为这几门科目而拉下一大截,只能报了一个专科院校。虽然被专科院校录取,王大爷没有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一刻也不放松,继续努力。终于在专升本的考试中,如愿进入矿大英语系学习。

努力

因为一些生活上一些困难,在矿大英语系上了三年学的王大爷,没有继续坚持下去,而是拿了肄业证。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王大爷还是对学习知识念念不忘,萌生了读研究生的想法,因为政策关系,他无法继续考外语系的研究生,王大爷就把目标锁定了自己一直都很喜欢的数学,希望能考上数学系的研究生。行动派的王大爷一刻也没有闲着,先是找来了考研的相关资料,然后开始了在江苏师范大学和矿大两地蹭课,学习相关数学知识。

圈粉了!这个非典型的矿大人竟然是来蹭课的?!

圈粉了!这个非典型的矿大人竟然是来蹭课的?!

王大爷的数学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6年研究生考试初试中,王大爷的成绩高出师大数学系录取线30多分,遗憾的是,在复试阶段因为没能联系到导师,王大爷的研究生梦想一度面临破灭的境地。天无绝人之路,因为太极拳,王大爷和矿大数学系的张玉峰教授认识了。听完王大爷曲折的求学路,张老师也十分佩服他,便破格同意他进入矿大数学系学习,并担任他的导师,如今在矿大读研的王大爷还在偏微分方程方向进行着研究。谈到数学的话题时,王大爷的眼里放着光,他还说道:“我很喜欢数学,这是一门很古老的学科。”这是他真正热爱和喜欢的事业!

学习之于王大爷,就像水之于鱼儿,是永远离不开的。

这个大爷不一般

王大爷对学习的热情和勤奋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孩子们。家庭是人生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的女儿本科就读于徐州医学院,受父亲这个好榜样的影响,勤奋认真地学习,研究生成功保送到同济大学,在选择专业问题上依据他的建议下选了化学,硕士专业主修麻醉学,王大爷在化学方面也有自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等学科,父女两人经常一起讨论相关的知识,糖类,嘌呤等等,互相督促一同进步,他的女儿现在已经在同济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并且留在学校工作,成绩斐然。他的儿子现在新区清华中学读初二,成绩位居前列,王大爷经常辅导儿子的学习,为他解决疑问和难题。有了父亲和姐姐作为榜样,虽身为初中生,他有着很认真的学习劲头,对于学习的意义也有着很深的体悟,“业精于勤,笃学,学以勤,勉励习之”。王大爷以身作则,为这个家庭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淳淳教诲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也是最坚强的后盾。

王大爷的学生不只有他的孩子们,他在周末的空闲之余还在任职家教,负责辅导初高中生。“我也想为这个社会献一份力,分担一份责任”,看着这些学生们在自己帮助下如愿迈进理想的学校,是王大爷感到十分满足和开心的事情,谈起自己学生的成绩,他很是骄傲地跟我们说道:“有一个学生考上了科大,还有一个学生考进了南艺,我很高兴我教的学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要好好培养他们啊!”作为师者,他孜孜不倦,造育栋梁;作为学生,他积极进取,勤奋务实;他对知识的态度始终严谨认真,心无旁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圈粉了!这个非典型的矿大人竟然是来蹭课的?!

学问是珍宝,知识是力量,王大爷印证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从之前的农民到现在的学生、老师、农民的多重身份,这个转变也带给王大爷很多不同的体验。在学习了化学相关的知识后,王大爷学以致用,掌握合理密植的应用,适当的种植间隔可以保证作物得到充分的阳光避免相互的遮挡,在施肥方面,各种土地需要微量元素、稀土产量合适的比例配合可以充分提高产量,增加收成,另外家教的职业带给王大爷更多的收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带来的改变是我们不经意地察觉却又一直存在的,努力充实自己,努力汲取知识是取得成绩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王大爷学习的脚步从未停下,“别看我五十多岁了,我心态还很年轻啊!”,王大爷笑着说道。知非之年。依旧向往更大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愿望考取南京大学的博士生,也在不断地努力着。喧嚣的世界给了我们很多的干扰,当散漫走神成为常态,全身心的投入就难能可贵。王大爷说自己没有什么学习技巧,只要能全身心投入进去,产生兴趣,勤奋认真努力,年龄已经不是学习的限制。每天旁听完课程必须在第二天上课之前巩固复习一遍,认真完成作业,由于他扮演的多重身份不得不要求他有极高的学习效率。也再一次印证了年龄不是学习的桎梏,学,无止境。

王大爷也很亲切。每每在矿大自习时看到同学们眼睛离书本很近时都要善意的提醒他们保护眼睛,坐姿要端正;看到自习室有同学在玩手机是也会拍拍他的肩膀和他说韶华易逝,要珍惜时间。王大爷感概道,我们这一代身为青年是国家的主力军,要努力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要对自己负责,要对这个社会负责任,这样国家更昌盛,民族更有希望。

王家成大爷用热枕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让我们看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只要保持热爱,心无旁骛,勤奋认真,都能有所成就。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我们的青春更应该用来奋进,拼搏,让人生充满期待。

相关文章